东证资管刘辉:价值打底,寻找“有壁垒的成长”

热点资讯2023-02-06 19:53:54智慧百科

东证资管刘辉:价值打底,寻找“有壁垒的成长”

作为一名拥有16年证券投研经验、近12年基金管理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刘辉具有鲜明的成长投资风格,同时叠加了价值投资的思维,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投资框架。2022年,刘辉加入东证资管,其将充分发挥在业内多年的投研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为东证资管投研实力添砖加瓦。

刘辉于2023年2月4日起接手东方红睿丰混合基金(LOF),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

宏观思维与个股基本面研究相结合

从2006年开始,刘辉先后在华泰证券研究所、东吴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他从汽车、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研究入手,逐步构建优秀的思维框架,梳理总结经济与行业研究方法体系,形成了扎实的研究功底和缜密的研究逻辑。

随着行业研究的深入,刘辉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宏观周期与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上,研究每个行业20年、30年内的行业变迁过程,深入了解行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这使他对未来趋势的研判更有信心,更加准确。

刘辉曾经的制造业研究背景,尤其是机械行业的研究,让他对宏观经济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宏观思维模式,他表示:“这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方面的思考,有助于去识别宏观经济中阶段性的较大风险,并把握投资机遇。”他会结合中国经济的走向、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的变迁、消费习惯的变化等,判断行业大方向,从而对投资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2009年10月刘辉进入汇丰晋信基金担任研究员。基于深度研究与长期跟踪,在国民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之时,刘辉成功挖掘并推荐了数只汽车行业股票;2010年国家正式提出经济转型升级,他又率先挖掘了一些节能减排相关的股票。

刘辉凭借深厚的研究实力以及洞察能力,较快地实现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转型。2011年3月刘辉开始在汇丰晋信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之后在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管理过数只基金产品。刘辉之前的研究积累让他在投资中对宏观经济有着更强的把握度与敏感度,同时又能与产业发展、行业前景相结合进行研判。

“我认为超额收益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方向性的选择,一部分来自个股的贡献。这需要建立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其实自上而下研究非常有意义,提高基金获得收益的概率,而且能够帮助规避风险。”刘辉表示,过去三四年,A股盛行景气投资和趋势投资,这是建立在宏观经济没有明显波动的前提下,这种情况在2022年发生变化,因为宏观经济发生了较大波动。景气投资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投资模式,因为景气投资是基于行业各种变化因素去判断,很少基于自下而上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如果某个阶段对行业变化判断错误,投资风险就会很大。

作为一名研究型的基金经理,刘辉坚持和强调“自上而下”的宏观思维,与“自下而上”的个股基本面分析进行结合,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投资组合。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理念已成为刘辉的基本投资框架,他会结合全球经济前景、中国经济走向、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选择可投资的方向;与此同时,他又会对个股进行独立、深入的分析,实现优中选优,在长期持有中保持深入研究与持续跟踪,与上市公司共同成长,追求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收益。

成长投资叠加价值投资约束

刘辉对个股选择要求严格,希望能找到高质量的、能够可持续增长的优质成长型企业。“如果你想获得长期优异的投资回报,那么成长股或者成长型投资,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成长性很好的公司能够创造较高的未来价值。”刘辉表示,成长投资能带给投资者更高的投资回报,今天的价值股,也曾是成长股,比如某股份制银行股曾经估值也达到过40倍。如果投资者能够在早期或中期发现它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长期持有,往往能收获丰厚的投资回报。

“投资中的阿尔法其实都是建立在行业贝塔的基础上,阿尔法只能证明这家公司相较于同行是更优秀的。如果行业贝塔不行,行业都在下跌,阿尔法只能保证这家公司的股价比同行少跌一些。”刘辉强调在投资中既要有对公司阿尔法的识别,也要保持对行业贝塔的判断。

因此,刘辉认为,针对宏观经济与产业演进的长期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有效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握长期趋势,才能对成长、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很多成长型行业,某个时期来看成长很快,长期来看未必,很多成长型行业只是昙花一现。成长投资其实非常难,要找到长期成长的行业、投资到一个从成长型行业发展到价值型行业才是真正的成功。”刘辉表示,把成长投资做好需要保持很好的洞察力,因为很多标的是阶段性成长股,百年老店少之又少。最好的成长投资是寻找到“有壁垒的成长”,而不是短期的成长。

不过刘辉也坦言,在投资操作中,由于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其核心的发展点是在不断进化的,因此他在投资于一些阶段性成长股时,能够保持理性和冷静,短期价格涨高了、成长预期兑现了就会果断卖掉,而不会有留恋感,因为它体现的是阶段性的成长。

由于成长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刘辉在选择标的时,会结合价值投资的标准,像价值投资一样去认真评估标的,这样可以控制风险。

在考察投资标的时,刘辉会严格把控成长的标准,重点考察五个维度:第一,考察公司所在的市场空间、市场容量要足够大,在这样的领域做起来,就是事半功倍;第二,评估行业处于成长、成熟、衰退几个不同的生命周期的阶段,选择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尤其是处于成长的中期,竞争格局的变化不大,可预见性较强,会配置的相对重一些;第三,考察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选择龙头企业,出错概率降低;第四,评估技术壁垒是否足够高;第五,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价值投资相较于成长投资,最大的优势在于风险相对可控。”刘辉指出,坚持成长投资的方向不动摇,同时添加价值投资的元素去规避风险。价值投资元素的添加,让成长投资经过价值底线的评估,使得组合有一定的保护。所以,他会在“自上而下”确定了成长投资的方向后,从价值投资的本源出发,“自下而上”严选上市公司,把关基本面、研究管理层、分析护城河、评估竞争力。

这样选出的高质量的、能够可持续增长的优质企业,既拥有了成长投资的潜在空间,又结合了价值投资的优点,规避了成长投资的高风险。

刘辉对此进一步补充说明:“成长投资有自己的固有短板。比如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概念股涨了很多倍,但最终能够成功的公司非常稀少,事后来看投资者参与的风险巨大。许多当年的所谓成长股,最终并没有兑现业绩,而是变成了主题投资。因此,在坚定不移走成长投资的基础上,需要叠加规避风险的因素——补上价值投资的元素,从内在价值的角度找到有核心竞争优势、有较高壁垒、有成长空间的企业,而不要纯粹去做主题投资。当然,这对研究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长期的积累。”

行业均衡与交易优化来控制组合波动

“成长型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过程会有波折,如果没有相对均衡的投资组合保护,组合在单一年份的波动性会比较大。因此,我会让组合适度均衡。”刘辉在阐述自己的组合构建思路时表示,组合不会在单一行业上重仓,尽量追求均衡,分散到多个行业上。在每个行业当中评估和寻找真正有价值、有竞争力、有成长性的公司,力争在各个领域找出阿尔法。

即便是非常看好的行业,刘辉在组合中一般也不会配置超过20%。这种均衡的组合配置,虽然单一年度可能很难有特别亮眼的表现,但拉长时间来看,能够更大概率为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长期回报。

刘辉会严格控制单一行业的持仓比例,力求影响盈利和波动的因素来源多元化,避免单一行业和赛道的波动对于整体净值波动的影响。

从近年来刘辉的组合配置来看,涉及的行业较全面,主要配置医药生物、TMT、消费,其他行业辅助灵活搭配,对市场有较准确的把握能力以及较好的行业敏锐度。

经过多年的投资管理实践,刘辉认为,投资风险的控制,优于净值增长,对于基金管理来说更为重要。多年的实战中,他对于波动和风险的控制能力不断进化,也会通过一些低买高卖的交易,来控制组合风险。“如果我同时配置了医药行业和周期行业,而当时周期行业涨了不少,是市场热点,那我会减持一些周期股,再买一些医药股,以此来控制风险。”刘辉表示,组合管理中需要根据宏观和市场环境调整行业的配置比重,动态识别每个阶段的投资风险点。

为了优化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控制波动,刘辉还会给每一只重仓股设定一定的投资标准比例,在股价波动的过程中,由于股价上涨而超出标准比例的部分会进行减持,兑现盈利;由于阶段性股价表现不佳,导致仓位低于标准比例时,在判断基本面没有问题的基础上,会继续买入以达到标准比例。这种操作策略下,能有效平滑组合波动。

作为一位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刘辉在保持投资的锐度的同时,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而且强调良好的心态对于投资管理的重要性。

在淡定、成熟的心境下,刘辉在东证资管的职业新旅程正在徐徐展开,他也对自己的未来提出了这样的期许:“锐度与可持续发展相比,是不足道的。我希望的是力争使基金产品能够每年保持不错的增长,长期积累下来,依靠复利的力量,努力给投资者提供长期回报。在保持成长风格的同时,叠加价值投资元素的约束,做好风险控制,尽力带给客户更好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