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摆脱这两大约束,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高于国际预期

热点资讯2023-01-19 09:08:07智慧百科

只要能摆脱这两大约束,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高于国际预期

导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国该怎么做?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近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以“新的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发表演讲,对中国的经济、制造业等“硬实力”及其未来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并谈及了中国智库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

【文/陈文玲】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智库的责任与担当》。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期。对此,党的二十大已经作出了新的重要判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大报告将这一表述改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挑战风险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说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演化正在加速。

我个人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关键的是近十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近五年。美国战略界认为,这十年对美国来说也是决定性的——能否在这十年间遏制住中国,决定了美国能否战胜唯一可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全面挑战美国的对手。



人大重阳举行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讨论“新的动荡变革期下的中国与世界”(图源论坛官方)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爬坡过坎的十年,我们可能面临极为错综复杂、艰难险阻的外部环境。这十年既会决定中国的命运、美国的命运,也会决定世界的命运——世界的未来走向,取决于中美两个大国不同的战略方向、战略方位和战略目标。

中国的战略方向是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明确勾勒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下一段伟大历史进程自今而始,2023年是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

但是,近两年,我们国家遭遇了一些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压力。2020年至2022年,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三件事:第一是中美的大国博弈;第二是俄乌冲突下世界格局的演化;第三是百年疫情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困扰,尤其是2022年,中国经济首先因疫情大面积反弹而遭受重创,随后又受到疫情政策转变后调整适应期的影响。

去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中国2022年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5%左右”。目前,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今年的经济数据(注:作者讲话时数据尚未公布,1月17日,统计局发布2022年GDP比上年增长3.0%),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中国年度GDP增幅约为3.2%,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但纵观全球,这样的表现已属极佳,中国很可能是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对于今后的中国经济,我想提出四个观点。我的第一个观点是:中国经济尽管受到了一些挫折,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矛”。

现在,世界经济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据国际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急剧放缓:经合组织(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2%和2.7%;世界银行更是在最新的报告中将预期下调至惊人的1.7%,几乎将其去年6月预期的3%“腰斩”一半。倘若上述预期属实,2023年将成为继2009年、2020年后,近30年来全球增长速度第三低的一年。


近20年全球GDP增速(图源人大重阳)

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长周期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向远、稳中向优的基本要素依然稳固。国际机构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复苏——1月10日,世界银行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3%;其他国际机构纷纷紧随其后,较乐观的预期达到5%以上。中国的智库和学者也提出了种种预期,多数集中于5%至6%区间,最乐观的预期则超过8%。

我认为,只要能摆脱疫情等“硬约束”,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前年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合成谬误”等制度性“软约束”,2023年中国经济定将强劲反弹。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2023年中国经济将历经修复、恢复、反弹三阶段,进而为2024年和今后更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一向强劲。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6%,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6%)高出4%,较同期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3.7%)高出2.9%。2022年,中国经济遭遇多重压力,不过我认为,到了2023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这三重压力将得到缓解。随着稳预期、稳信心取得成效,2023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甚至可能比国际组织的预期更高。


1980年来中国、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速(图源:人大重阳)

如果我们2022-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能达到5%左右,就能基本满足“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就这一角度而言,稳经济既是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长周期增长目标所必须迈出的关键步伐。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稳住经济发展的大盘,使中国经济尽快回到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快车道。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需仰仗四个优势:超大规模人口、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制造业体系和超大规模人力资本。

第一个优势是“超大规模人口”。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总数高达141178万。尽管印度人口即将超过中国,但印度经济仍与中国有相当大的差距——印度去年超过了英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但其GDP总量(3万多亿)仍然只是中国的1/3。

第二个优势是“超大规模市场”。抛开受疫情影响的三年不谈,以2019年为例,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物流市场总规模300万亿,国际贸易总额32.16万亿,房地产市场总规模18万亿,资本市场总规模80万亿。即便不考虑要素市场真正的培育、交易,不考虑大规模市场的集聚效应,仅仅将上述几项数据相加,中国的市场总规模就已达到500万亿以上。

更何况,所谓“市场”不单指商品市场,还包括物流市场、贸易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乃至数据市场、碳交易市场。我认为,如果将这些不同市场都考虑在内,可以说中国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

中国市场不仅存量巨大,增速也颇为强劲,年均增长7%到8%。照此速度,截至2035年,我国的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000万亿以上。我想,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

第三个优势是“超大规模制造业体系”。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2013年到2021年间年均增长6.4%。比起去年,2023年制造业还会有较大的回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高阶化、现代化步伐在加快。近十年来,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6%,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9.2%。


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图源:人大重阳)

近年来,中国的部分产业链、供应链转移,但仍然保持了中间品贸易的优势。比如,苹果公司将部分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至越南、印度等国,但仍有25%的中间品来自中国市场。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强弱与稳定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国竞争的胜负。所以,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只能强化,不能削弱。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的最高值为32.67%,现在回落到26%点多,回落了6个百分点。根据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2035年之前,我国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能低于25%。我认为比重比25%稍高一点会更好。

2023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四重压力:其一,美国的遏制打压;其二,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及其与周边国家的比较优势递减;其三,关键核心零部件等短板尚未补全;其四,当今国际贸易对中国市场的进口需求在收缩。这会给我国的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带来很大挑战。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制造业在结构调整优化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集成、产业配套体系和中间品的竞争力方面的大幅进步,中国有能力应对上述挑战。

第四个优势是“超大规模人力资本”,这也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这四大优势是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基础性支撑,同时也是使中国保持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世界投资者吸引力的关键。

我的第四个观点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赋予中国以强大的“软实力”,为中国提供了“硬实力”之外的另一重底气。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的丰厚滋养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2021年3月22日,习主席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曾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定了中国一定能和平崛起、成为可亲可敬可爱的大国与强国。

中国文化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当前国际舆论场的博弈和交锋,很大程度就是话语权之争、叙事能力之争和舆论引导能力之争。所以,中国智库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使世界能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这是中国智库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在这方面,我认为,人大重阳研究院、外文局的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一些其他智库走在了时代前列,发挥了重大作用。

刚才谢锋部长谈到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旗帜下,互联互通将通过提高经济的连通性,使世界经济保持强大的动能和动力,进而改变世界的命运。现在,“一带一路”已建成一些标志性的项目,比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铁路、蒙内铁路和一些机场、港口等,这些工程已经让世界为之震撼。但是,我们的舆论宣传还没有让世界真正听到。


中老铁路(图源:新华社)

去年11月,我到新加坡参加会议,泰国国家研究院“一带一路”中心主任在会上对泰国的铁路和中老铁路做了比较,称前者已是“历史文物”,后者则是现代化的产物。他的发言非常有说服力。所以,诚如王文院长所言,我们要学会利用外国的智库和名人、名嘴来宣传介绍中国、使世界读懂中国,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形势下,中国智库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对外宣传好、展示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推动文明交流,展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让世界能够信服中国、认同中国、与中国形成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在强国的道路上,中国智库要成为理论的创造者、舆论的引导者、政策的设计者、国家战略的探索者、国际交流的贡献者。这是中国智库的历史责任。

谢谢各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中国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