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吴蔚:美国知名杂志《美国保守派》前不久刊有一篇评论,标题颇为辛辣《美国将与俄罗斯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事实上我认为,几乎大半个西方世界似乎都在用实际行动妄图“与俄罗斯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在西方舆宣机器的全力鼓吹下,泽连斯基摇身一变成了所谓“和平捍卫者”,基辅则成了“网红打卡地”,西方国家政要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要前去造访一番。最好能在荷枪实弹的军警护送下,在残垣断壁前驻足一番,随行记者的相机快门发出机枪扫射般的声音。在我看来,麦康奈尔不过是一个姗姗来迟的过客,与其说他代表了美国不如说他代表的是美国共和党在这场冲突中虽迟但到的所谓“政治正确”站队。至于麦康奈尔那句“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直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此之前,不少西方国家政要也都在基辅许下过类似诺言。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口中的胜利与泽连斯基总统个人的胜利乃至整个乌克兰人民的胜利真的是一回事吗?我尝试界定一下。美西方口中的胜利,恐怕是把乌克兰战场变成又一个“帝国坟场”让俄罗斯深陷其中,进一步损耗其国力,最好能给普京带来一场全面的政治危机,其后效甚至直指所谓“后普京时代”。泽连斯基总统个人的胜利,恐怕是依托美西方支持进一步延续他在乌克兰的政治生命,成为“那个成功阻挡普京钢铁洪流的男人”。至于乌克兰人民的胜利,我想恐怕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却也万分珍贵的两个字:和平。一旦厘清这几种“胜利”之间的差异,我们恐怕会得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他们要的从来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事实上,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撕裂人类社会了,而美西方正致力于将这个撕裂具象化为:那些不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便是所谓“莫斯科的帮凶”。G7外长会的召开进一步印证了美西方火上浇油的心态。这种粗暴的“敌我划分”不仅不利于冲突降级,更可能让冲突双方不约而同地使用“底线思维”揣度彼此,进而让冲突的形态更血腥丑陋,让冲突的终结遥遥无期。
特约评论员 吴蔚:我也留意到这则新闻了。按照埃尔多安总统发言人的说法,他们提议将亚速钢铁厂包围圈中的乌军伤兵经由陆路运至别尔江斯克港,再由海路送往土耳其。据说,埃尔多安的信使两周前就在基辅与泽连斯基当面讨论过这个计划,尽管莫斯科方面目前不置可否,但该提议“仍在桌上”。我觉得,该计划不失为化解亚速钢铁厂僵局的一种新思路。我个人认为,俄乌冲突以来在乌东的许多战斗呈现出一些颠覆人类主流思潮的谬论,那就是一些被“纳粹思想”武装起来的乌军士兵正被美西方舆论机器粉饰为所谓“殉道者”。而某种意义上,亚速钢铁厂包围战成了这种谬误的放大器。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希望亚速钢铁厂的战斗千万不要“成就了那些纳粹恶棍”。说到土耳其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我想到了一个词:左右逢源。事实上,土耳其有多重身份。首先,它是北约成员国,它在过去八年亲身参与了乌克兰国防力量的重建。在此次冲突中为乌军立下汗马功劳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就是从土耳其采购的。俄军甚至在战场上发现了生产日期是2022年3月的TB-2无人机残骸。说得夸张些,这架无人机可能前天刚刚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昨天就参战了,直到今天被俄军击落。战场是军火商最好的广告平台,从这个意义上看,土耳其在这场冲突中狠狠地赚了一笔。其次,土耳其是环黑海国家,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这场俄乌冲突的域内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土耳其确实有责任义务参与这场局部冲突的居中调停。更何况,从领导人的私交上看,埃尔多安与普京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深入沟通。无论是叙利亚战争还是乌克兰危机,土耳其一直都试图扮演区域事务的平衡者角色。顺着这层逻辑往下说,土耳其可能是为数不多愿意为莫斯科说几句话的北约成员国了。至于埃尔多安这几天旗帜鲜明地反对瑞典、芬兰这些北欧国家加入北约,我认为他恰恰将土耳其的外交势能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章程,有新的国家想加入北约必须获得所有缔约成员国的一致同意。从这个意义上看,土耳其的反对声音是有含金量的。接下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西方许多国家领导人纷纷给埃尔多安打去电话,或游说,或施压。埃尔多安也许已经将他想获得的东西列成了清单,施施然放在了桌上。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