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澳政府对华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走偏的?

热点资讯2022-05-20 18:00:56未知

【环时深度】澳政府对华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走偏的?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于金翠】“澳大利亚大选将于21日进行,澳总理莫里森将其对中国的鹰派立场置于竞选活动的最前沿。”这是路透社等西方媒体关注澳大选的一个焦点话题。近些年澳政府严重跑偏的对华政策已将中澳关系引入歧途。今年是中澳两国建交50周年,两国如何改善关系,并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向前发展都值得关注。《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分别采访澳政治评论家和前外交官布鲁斯·黑格,以及中国澳大利亚问题专家、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和2016年至2018年曾常驻澳大利亚的《光明日报》记者王传军,请他们讲述最近几届澳大利亚政府是如何让对华关系一步步从稳定走向对抗的。


资料图

“最成功的招募对象之一”

环球时报:过去15年,先后有来自工党的陆克文(2017年到2010年及2013年6月至9月)、吉拉德(2010年至2013年),以及来自自由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的阿博特(2013年至2015年)、特恩布尔(2015年至2018年)、莫里森(2018年至今)出任总理。您认为这些年,澳对华政策最稳定的阶段是什么时期?这与执政党有直接关系吗?


资料图

黑格:因为自身对种族主义问题的态度以及冷战时期形成的世界观,自由党一直对亚洲,特别是中国持怀疑态度,没能抛开对“共产主义”的偏见。这也是他们卷入越南战争的原因。自由党的世界观非常狭隘。过去15年,双边关系最糟糕的时期就是现在,最好的时期是吉拉德时期,阿博特也把吉拉德时期开创的良好关系延续了一段时间。

于镭:莫里森政府的对华政策最令人担忧。吉拉德执政是中澳关系最为稳定的时期。她继承并保持前总理霍华德(1996年至2007年)的对华策略。霍华德在经历与中国低烈度对抗后态度有较大转变,进而在新世纪后开创了在中美间平衡的新策略。吉拉德执政时期也是美国深陷中东乱局和阿富汗战争期间。

王传军:如果看最近10年的中澳关系,2014年双方决定把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非常重要,随后双方又签署中澳自贸协定。最差的应该是莫里森执政时期。这与澳执政党有一定关系,工党执政的对华政策相对好些。

环球时报:近一年,我们联系专访的一些澳方学者表示,他们不愿意看到两国关系再“失调”下去,但也担心自己在中国媒体上发表言论而被贴上“亲华”标签。为什么澳政府对华关系会越来越脱离正轨?

于镭:澳大利亚对华关系脱轨是战略、政治、经济等层面因素合力所致的结果。从亚太战略层面分析,中国的快速崛起并没有遵照美国意愿成为“另一个日本”。相反,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和平与反对霸权的坚定力量。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体系护持国因而视中国发展为威胁,“阻止一个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挑战美国霸权的新兴超级大国的崛起”便成为美国及其盟国的战略共识。美国对中澳关系,特别是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极为不满。奥巴马自“重返亚太”战略后一再向澳施压,直接导致特恩布尔政府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限制中国对澳投资,双边关系逐渐恶化。因此,美国施压是中澳关系蜕变的最重要的外生因素。


资料图

从澳国内政治层面分析,其主要政党与美国有着长期密切联系,任何政党的关键人物如果得不到美国的认可和支持,都很难提升在党内地位,更无法当选总理,即使当选也无法稳固执政。前工党总理陆克文和联盟党特恩布尔遭遇党内“政变”而下台,其背后均有美国因素。因此,澳国内政治角力和右倾化是中澳关系蜕变的内生因素。

从经济层面分析,澳对华依存度接近40%,这令澳政界、军界和学界对本国经济安全担忧快速上升,为减少对华依赖,经济伙伴多样化成为对华经贸合作下行的重要推手。

黑格: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态度变得强硬,澳中关系脱离正轨。美国对华敌意加深,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并试图招募其他国家来一起遏制中国,而澳大利亚则是“最成功的招募对象之一”。美国利用了澳方对“联盟”的忠诚度、担心美国不履行安全保证的恐惧。随着美国态度的强硬,中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各方都变得不那么宽容。这使外交变得没那么简单。

“澳自认为已是世界大国”

环球时报: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去年曾发表研究报告,结果是“美国是中澳争端的最大获益者”。报告作者、该院院长罗震(詹姆斯·劳伦森)曾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以来,澳国家安全机构开始主导堪培拉对北京的看法,特别是莫里森政府越来越从意识形态差异的角度看待中国崛起。澳外交政策是否因为紧紧跟随美国而正在失去自主性?

王传军:我是2018年6月到2020年9月在澳大利亚常驻,正好亲历澳政府对华关系走偏的一个阶段。中澳关系的“自由落体式”恶化基本上也是从2017年、2018年开始,并逐渐加剧。至于澳政府对华关系越来越脱离正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中国崛起及中美博弈升级的大背景影响。特朗普上台后,美极右翼势力开始对华实施遏制打压政策。澳是美国的盟友,也是“五眼联盟”中与美情报交流与合作最密切的一员。尽管澳政府多次声称执行的是独立的外交政策,但事实上其对外政策基本上唯美国马首是瞻,有时为讨好献媚美国,甚至在遏华反华问题上比美国跳得还高,限制打压华为以及2018年底实行的针对性极强的《外国影响力透明度计划法案》都是很好的例子。二是澳国内的政治生态决定,反华已成“政治正确”,特别是自由党及其执政联盟是比较保守偏右的,而且近十年来一直是自由党或其联盟党执政。自2018年以来,澳媒体基本上一边倒,铺天盖地渲染“中国威胁”“中国渗透”等言论,以此误导民众,而政客们为了选票也不惜打起“反华牌”。现任总理莫里森2019年“意外连任”后更是变本加厉,将反华作为捞取选票和维持政治生涯的重要“王炸”。


资料图

于镭:澳大利亚一直以美澳同盟为其外交基石,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其外交政策选项受到严重制约,基本形成“中美关系稳则中澳关系稳”,反之亦然。霍华德之所以能推行平衡策略主要得益于美国反恐战略上需要中国支持和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黑格:澳外交贸易部被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和情报机构边缘化了。有时情报官员还被派去执行外交任务(指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署中所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后,澳方紧急派最高级别情报官员到所罗门群岛施压——编者注)。澳战略政策研究所的部分资金来自美国武器制造商,以及美国政府通过大使馆提供的资助。总而言之,澳紧随美国政府,深受美国机构和企业的影响。

环球时报:客观说,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的局面,但它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什么近些年澳大利亚没能这样做呢?

黑格:的确,澳大利亚没能平衡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这两个:不能独立于美国制定外交政策,自由党的不成熟和缺乏远见。

于镭:澳大利亚总是认为,中国崛起改变了亚太地区权力结构,其在“后院”太平洋岛国地区和“前院”东南亚地区的次霸权地位因中国崛起而受到威胁。

王传军:可以说,澳政府很多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都是在美国出台或与美国沟通后才制定的。近几届澳大利亚政府找不到对华及对美关系的平衡点,原因之一是,20多年来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莫里森“意外连任”让其本人及其领导的政府认为“澳已是世界大国”,澳必须显示自己的影响与作用,要“与众不同”。而且,澳方始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其铁矿石。

显示出澳外交无能

环球时报:中澳经贸关系趋冷后,很多澳大利亚生产商表示,美国人很快填补了他们在中国丢失的市场,而莫里森政府仍“反复强调美澳会肩并肩”。您怎么看美国从澳中关系“政冷经冷”中渔翁得利?

黑格:这主要归结于自由党对美国的盲目信任和幼稚。正如刚才所说,自由党试图打“中国牌”,但在处理所罗门群岛对华关系的问题时“被打脸”,这些都显示出他们的外交无能。

环球时报:今年正值中澳建交50周年。中方一再表示,“中国发展强大不应被澳大利亚视作威胁”,中澳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双方在扩大共识、加强合作的同时,妥善处理分歧对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澳方的一些政治人物能听懂这些忠告吗?

于镭:他们不是听不懂,只是他们想要的是:中国经济上繁荣,可以作为他们的倾销市场;政治上听话,没有自己的意志;军事上无能,任由西方摆布。今天的中国显然不是这样的,因此,中国成为他们眼中正在快速崛起的“异质化国家”。

环球时报:去年美英澳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它会对中澳关系正常发展埋下哪些隐患?

王传军:“奥库斯”的存在只会让南太地区局势更加复杂,也会让澳大利亚更被绑定在美国的“反华战车”上。

黑格:澳大利亚对“奥库斯”协议的考虑很仓促,缺少广泛和深度的研究。目前,“奥库斯”是利用澳方领土和美方资源对抗中国的一种安排,它只会使澳大利亚对华关系以及与该地区的关系更加困难。这是一种不必要的对抗性安排,将迫使中国不得不作出反应,也会迫使地区国家“选边站”。


资料图

环球时报:围绕哪些领域,澳大利亚政府对华关系可能还会继续走偏?

于镭:在台湾问题上,澳方可能还会继续挑事。

王传军:中国与南太地区岛国的安全合作持续升温肯定会刺激澳方,因为澳一直认为这些小国属于其势力范围,是受其保护并“听话”的国家,但这是关乎中国大战略的问题。太平洋岛国也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中澳关系前景?哪种情况下会出现转机的可能?

王传军:鉴于中澳两国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澳是美国坚定盟友和澳历史上总是抱住“世界老大”大腿的惯性思维等都决定了澳关键时刻会倒向美国一方。我们对澳方对华政策的任何变化都要高度关注,并避免误判。

黑格:关于澳中关系的前景,如果中美双方能就分歧进行谈判,那么澳中关系才有变好的可能。或者说,如果美方能停止“刺激”中国,澳方才能对美国说“不”并寻求制定独立的外交政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