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中立”的瑞典与芬兰,军事实力几何?

热点资讯2022-05-23 10:23:18佚名

“武装中立”的瑞典与芬兰,军事实力几何?

记者 | 钱伯彦

随着瑞典与芬兰于5月18日正式联合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或即将迎来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七次东扩。

与北约在2017年和2020年吸纳的两个小国黑山和北马其顿不同,瑞典与芬兰两国在战略意义层面虽不能与这些巴尔干国家相提并论,但其军事实力却将是对北约的重大补充。

瑞典与芬兰:北欧五国军力最强两国

目前,瑞典与芬兰分别拥有现役军人2.4万人和2.3万人。相较于两国1040万和550万的总人口规模,其军人比例略高于美国、德国等北约大国。但由于芬兰始终坚持义务兵役制,瑞典也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的2017年重启了征兵制,两国的后备役兵员十分充足。尤其是拥有87万至90万后备役的芬兰,该国拥有部队服役经历的人数已经相当于适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作为富裕的北欧国家,瑞典和芬兰的国防开支为86亿美元和63亿美元,高于4400万人口乌克兰约54亿美元的国防开支。


相比于陆军以T-64、T-72、T-80这些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武器作为骨干的乌克兰,瑞典和芬兰则拥有一支规模较小、但装备精良且现代化的海陆空军。

其中瑞典陆军以121辆Strv 122(即德制豹2A5)和350余辆CV90装甲战车为主力设备;海军则以哥特兰级常规动力潜艇与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为主力舰艇;空军则拥有70余架JAS 39鹰狮战斗机。

国家体量更小的芬兰,则因与俄罗斯拥有1340公里漫长的边境线而保持着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其中芬兰陆军主力装备为200辆德制豹2A4/A6、100辆瑞典制CV90装甲战车以及100辆苏联时代的BMP-2步兵战车;空军则以55架美制F/A-18C为绝对主力,并已经于去年12月斥资113亿美元订购64架五代战机F-35A。由于缺乏海军基地,芬兰海军在芬兰军事力量中无足轻重。

瑞典与芬兰两国虽然在国防战略方向上始终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军事体系特点完全不同。瑞典以健全、独立的军工体系和巨大战争潜力著称,而芬兰则以常年高度战备状态和独立地缘条件闻名。

北欧小霸王:武装中立的瑞典

自从拿破仑战争之后,瑞典并未经历过包括一战二战在内的任何一场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世纪的中立国瑞典已经武备松弛。相反,它是北欧五国之中唯一拥有较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早在1646年的30年战争时期,瑞典就由国家出面开始建设独立的军工企业。如今依托于成熟的高精尖工业力量,瑞典的军工系统依旧能够相对独立地制造陆海空三军的几乎所有主战设备,可以等效视为缩小版的独立大国法国。

具体到军工制造行业,瑞典拥有独立的航空工业、汽车工业以及较为独立的军用造船工业甚至核工业。

这其中又以瑞典军工巨头萨博集团最为知名。早在1941年,感受到身处轴心国与同盟国夹缝中生存不易的瑞典就开始了包括萨博-17、萨博-21、萨博-29一系列飞机的研制,尤其是萨博-21R率先在1947年就已经研制喷气式引擎,也标志着瑞典在二战后独立于美苏自研武器设备的决心。之后1960年代的萨博-35更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做出眼镜蛇机动的战机。

时至今日,萨博集团的拳头产品无疑便是多功能四代战斗机JAS 39鹰狮。鹰狮不仅装备瑞典本国空军,同样也出口至捷克、匈牙利、南非、泰国和巴西,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与法国阵风、英德西共同研发的台风并称为欧洲三雄。

萨博集团目前还有名为Flygsystem 2020的五代战机研发计划,也是法国达索主导的神经元无人机项目的合作伙伴。


图源:萨博集团

航空发动机方面,位于特罗尔海坦的沃尔沃航空(现为GKN收购)曾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生产过F404的改进版RM12航空发动机,在鹰狮与F/A-18上均有使用。

与萨博集团齐名的另一瑞典军工巨头则是博福斯公司。

创建于1646年的博福斯一开始就以国营火炮厂闻名,并曾与诺贝尔公司合营。二战期间,其拳头产品博福斯40毫米炮畅销全球,成为盟军最常见的标准防空炮,在美国海军所有的大型作战舰只上都能找到。

博福斯与瑞典兰德斯维克(Landsverk)公司的合作催生出的,则是瑞典陆军体系之中独立的Strv系列坦克。冷战时期,瑞典就结合了英国百夫长坦克和法国AMX-13坦克研发了自家的Strv-74坦克,在北约换装L7线膛炮之后,又独立研发了特立独行的无炮塔坦克Strv-103。


无炮塔的S坦克。图源:Saumur_Museum

虽然博福斯与兰德斯维克在冷战结束之后就在军工行业并购潮之中被BAE收购,但所有生产基地均继续保留在瑞典本土。其另一拳头产品“弓箭手”自行火炮至今仍在瑞典陆军序列之中。

足以支撑瑞典独立陆军设备制造的,不仅仅是两家军工企业,还依托于瑞典一批知名的民用工业企业。其中就包括商用车制造商斯堪尼亚的军用载重车辆和特种车辆设计能力、瑞典钢铁公司SSAB的特种钢制造能力、沃尔沃商用车的底盘设计制造能力、SKF轴承和山特维克集团的配套能力等等。

另一个能被称为瑞典工业和军工领域隐形冠军的便是乌斯维肯制造公司(Ursviken)。

作为生产液压剪板机和折弯机的行业巨头,乌斯维肯拥有全球最强的卷板加工能力,在冷战期间更是潜艇耐压壳制造的唯一提供商,以至于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也只能寻求乌斯维肯的帮助。美国军方更是通过刻意追加订单占用乌斯维肯产能,以排挤苏联核潜艇使用乌斯维肯的机会。这也导致苏联潜艇不得不使用多层耐压壳。

乌斯维肯与瑞典马尔默市的考库姆公司(Kockums)则共同撑起了瑞典海军舰艇的制造能力。尤其是1990年代初研发的隐身护卫舰维斯比级以及哥特兰级常规动力潜艇。该级潜艇率先使用了独特的斯特林发动机,也是绝气推进系统API的首次尝试。直至今日,日本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威慑性武器苍龙级潜艇的发动机就依然源自瑞典考库姆。

在轻武器方面,瑞典的诺玛精密(Norma Precision AB)拥有3000 万发 110 种口径弹药的产能。

在电子战方面,爱立信拥有军用电子通讯产品研发制造能力以及雷达部门,还与瑞典通用电气ASEA(日后工业巨头ABB的组成部分)合作研发爱立眼预警机。瑞典CybAero则拥有无人直升机研发能力,IMINT Image Intelligence AB拥有为无人机提供视频分析与优化的能力。

瑞典甚至还曾经有过详尽的核武器研发计划。早在1947年苏联尚未拥有核能力时,瑞典就已经开始核武器研发的十年计划,并选择了民用核电站为基础、提取核燃料棒之中的钚以生产100枚核弹头的稳妥路线。虽然最终因核武器载具耗资过于巨大而放弃,但瑞典仍成功于1953年成为全球第三个建立核反应堆的国家。该反应堆就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皇家理工学院 KTH地下。

除了工业体系之外,瑞典还拥有欧洲著名的铁矿与铜矿,其丰富的矿藏不仅足以支撑其长期战争,更是使得瑞典冶金工业起步及早,至今瑞典依然是元素周期表上第二大元素发现国。

萨米人之国:芬兰

相比于瑞典完备的工业体系,芬兰的工业实力仅能在轻武器以及装备维护等一小部分领域维持技术能力。

芬兰最为著名的军工企业无疑是帕特里亚公司(Patria),其155K98式155毫米榴弹炮被誉为世界最佳榴弹炮之一。由芬兰政府拥有50.1%股份的帕特里亚目前主要负责航空工业的维护、维修和运营服务(MRO),服务对象除了芬兰军方之外还包括波兰和瑞典空军。帕特里亚公司也是空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供应商,并有能力对BAE的鹰式教练机进行现代化改造。

轻武器方面,芬兰萨科公司(Sako)拥有研发制造S20、萨科-85、萨科-75、TRG-42狙击步枪、Valmet M60步枪的技术实力。

陆军武器方面,顶着“西苏精神”名头的芬兰西苏公司拥有生产军用高机动性战术车辆的能力,旗下产品包括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频频出镜的XA-180/186以及出口到立陶宛的E13TP。

相比于相对薄弱的军工能力,“西苏精神”以及独特的地理条件才是芬兰军事意义的最大体现。

“西苏”意味着力量,意味着坚持不懈地完成一项在有些人看来疯狂、几乎无望的任务。民族意识诞生于芬兰内战以及苏芬战争的芬兰人,不仅是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发明国,至今仍将这段历史纪念于各大博物馆之中,并将民族英雄曼纳海姆的名字放置于各大城市之中。


北极博物馆之中的苏芬战争纪念。钱伯彦摄

芬兰人战备的充分不仅体现在占适龄人口三分之一的后备役力量,更体现在随处可见的人防工程。根据芬兰欧洲事务部部长Tytti Tuppurainen的描述,“自二战结束以来我们就为最糟糕的情况做足了训练”,其中就包括燃料、粮食等战略物资6个月的储备、所有制药企业必须确保进口药品10个月的储备、战斗机能够在野外高速公路上进行起降标准、重要航道随时能够布置水雷的紧急计划等。

在地缘层面上,与俄罗斯拥有1340公里国境线的芬兰不仅将以一己之力将北约与东部邻国的边境线延长一倍,更是能够直接在波罗的海和北极两个方向上掌握优势地位。

北极方向上,芬兰的萨米人保留地直接威胁到北方舰队的摩尔曼斯克基地以及俄罗斯军事区科拉半岛。苏芬战争期间,苏联就逼迫芬兰割让其北冰洋的唯一出海口佩察莫以确保苏联海军的安全。

政治层面上,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也意味着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被孤立。目前北极理事会由8个成员国组成,除去俄罗斯之外将均为北约成员国。北极理事会在西北航道以及东北航道问题上拥有极大的政治力量,将直接决定俄罗斯北极战略成功与否。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作为时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的俄罗斯反而被其余七国联合冻结了其身份,并禁止俄罗斯参与任何相关会议。


芬兰在苏芬战争期间失去了北极出海口与卡累利阿地峡以及芬兰湾诸岛。图源:wiki

目前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总部位于欧洲大陆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其舰队基地则为圣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即科特林岛)和波罗的斯克(即皮劳)。虽然苏芬战争时期苏联人割走了芬兰的芬兰湾诸岛以确保喀琅施塔得舰队的进出方便,但是芬兰的奥兰群岛依然能够堵死波罗的海舰队。

如果再加上位于波罗的海中心位置、正对波罗的斯克的瑞典哥特兰岛,那么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两大基地在战时将直接被瑞典芬兰两国切分为两个分舰队。

不过,在苏芬战争结束之后,芬兰在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时,依托地理条件坚守待援的条件已经变得恶劣。丧失了卡雷利阿地峡沼泽地带以及曾经第二大城市维堡的芬兰已经难以再次建立第二条曼纳海姆防线。

本文标签: 瑞典  芬兰  俄罗斯  法国  美国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