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牛“钉子户”:废墟生活13年,有人要1亿才搬,不给就硬抗

热点资讯2022-05-31 18:02:06未知

上海最牛“钉子户”:废墟生活13年,有人要1亿才搬,不给就硬抗

在上海普陀区,有一条光复里小街。

这条街现在别看小,但在20世纪早期的老上海,

这里可是最兴旺的居民区。

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过去,过去的光鲜亮丽,

被新上海的其他地区所拥有。


拆迁后的废墟

光复里的这一带,还在2000年,就已经变成了破旧的棚户区。

2003年开始,上海就想对光复里一带进行拆迁改造。

但是,一晃13年的时间过去了,

截止到2016年左右,这里还有十多户的居民,依然没有搬走。

而经过十多年的上涨,周围的房价,达到了8万一平米。

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是“中国最贵的废墟。”

这片废墟的范围,东至新湖明珠小区,南到光复西路,

西面,则是规划东新支路以西,北面是东新路。

这片仅剩的废墟,早已被一堵墙围圈了起来。

废墟的周围,都是价值千万的住宅。


废墟旁都是豪宅

两边比较起来,反差很大。

在这片废墟里,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

老人姓徐,是地地道道的老上海人。

他现在和老伴儿住的地方,是父母当年留下来的。

徐姓老人说,上世纪50年代,父母住进来的时候,是一间9平方米的平房。

父亲后来去世,母亲又改嫁,家里又有了三个弟弟。

人多家里住不下,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平房上面,加盖了三层。

最终,这里就变成了四层楼房。


钉子户内部

如今,徐姓老人和老伴儿,仍旧住在一楼的房间里。

上面的三层,则是他同母异父的三个弟弟在住。

由于房间太小,平时洗澡,只能用澡盆端水来冲洗。

上厕所,则是用便盆在屋里解决。

吃饭的桌子,用过后可以收起来。

沙发和床是两用的,白天用来坐,晚上用来睡觉。

甚至于在大衣柜和冰箱的上面,

也被老人改造了一下用以住人。


旧房内的居民

墙上被钉了三角铁,放上一个板子,就是临时的床铺。

徐姓老人说,有时候儿子回来家里住不开,

他就爬上衣柜,睡在临时的板子上。

而他们一家的厨房,则完全是放在室外。

可以明显看出来,徐姓老人和老伴儿的生活质量很差。

在废墟里,还有另外一家与徐姓老人相类似的住户。

不过,这一家的房子有35平方米,比徐姓老人的稍微宽敞一些。

然而由于这一家弟兄姊妹7个,

平均分摊下来,宽敞的房子,立刻又变得非常逼仄了。


住户

这一家住户同样是老上海人。

由于兄弟姊妹多,当年也是把平房,加盖成了二层楼房。

姐姐结婚后都搬走了。

一楼是他们夫妻住的,二楼归三个哥哥所有,有时会轮流来住。

家里的条件也不好,虽然丈夫已经55岁了,平时还得出去打工。

妻子由于身体有病,只能常年在家里休养。

为了省钱,附近的房子拆了后,

两口子还在附近的空地上,种了菜、养了鸡。


住户养鸡

根据此前记者的走访观察,这片废墟的楼房,几乎都是在平房的基础上加盖的。

而理由都是由于家里人口多。

如今,废墟里绝大多数住户都搬走了。

那么,仅剩的十几户,为何还在坚持呢?

还在2003年,普陀区政府,就打算对光复里这片进行拆迁改造。

不过由于住户的意见不统一,所以相关工作一直没有具体进展。

一直拖到2014年,项目才被正式确立。

经过统计,这里的房屋一共是980栋。

涉及到的居民住户一共是1496户。


待拆废墟

2014年7月,拆迁工作正式开始。

一个月后,居住在这里的八成以上的居民,签订了安置协议。

此后,大部分的居民都搬走了。

至于一直没有搬走的住户,自然是对补偿标准有异议。

比如其中一个没有搬走的陶女士的家里,

家里的房子也是四层,一共是77平方米。

一楼是陶女士和丈夫住,二楼是姐姐一家住。

三楼是嫂子住,四楼则是侄子们住。


聊女士家

不过,房产证上登记的房屋面积,只有38.5平方米。

拆迁补偿方案,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

在拆迁办眼里,他们只认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

而对于私自加盖的楼层,并不会给予补偿。

以陶女士家为例,按照38.5平米的面积,可以得到补偿款240万。

此后,他们可以在划定的区域,购买限价房。

也就是低于市场价格的住房。

在嘉定区和青浦区,限价房一平米是一万六千多元。

虽然每平米算下来,比市场上的价格便宜了一万三千多元,

但是房屋总价算下来,也得三百多万。


陶女士家拆迁账单

而补偿款只有240万,剩下的60多万,只能是陶女士自己家里补齐。

陶女士说,自己和丈夫下岗多年,家里一分钱都没有。

要是真有钱,何必跑到嘉定或者青浦去买那种房子,

肯定是在市区买房子。

此外,即便陶女士答应了这个补偿标准,

但是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还是意见不统一。

还有一位江姓住户,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是33.3平方米。

但是,家里一共生活了27个人。


江姓住户家登记了27口人

2011年,为了满足家里人的居住需求,

他们就在自家平房上,又加盖了四层。

所以,江姓住户,希望拆迁办能够按照实际情况,按人头来计算补偿。

但是,拆迁办的方案是建筑面积。

到最后,这家人二十多口,同样没有搬走。

总结下来,拆迁办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

有的住户是希望按照人头计算,有的住户是希望按照实际面积计算,

巨大的分歧,最终导致拆迁迟迟推进不下去。


强拆画面

2016年夏天,普陀区政府决定对仅剩的十几户人家强行动手。

江姓住户由于人口多,也没有搬走,他家的心里也很着急。

他们家的房子,最初竣工于1946年。

根据当时的登记,建筑面积是33.3平方米。

2011年加盖的四层楼,不算在建筑面积内,还被视为违章建筑。

虽说是五层楼房,但根据不少媒体的走访发现,

每一层的面积,实际上只有七八平米。

一家四代人,挤住在这栋房子里。

每一个房间,放一张床,一个餐桌,还有一个卫生间。


相关报道

对于这样的布局,一位已经签了字的邻居却表示了怀疑。

他认为,江姓家里,住不下27口人。

哪怕是两个人睡一张床,至少也得是14张床。

五层的楼房,放得下14张床吗?

所以在有些人看来,他们迟迟不肯搬走,就是想多要一点补偿款。

与此同时,在2016年,也有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说这片区域里,没有一栋房子里,有27口人的住户。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这片区域人口最多的一家,是22口人。

而这户人家,在此之前已经搬迁了。

此外,根据拆迁办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6年7月,

这片区域已经拆迁953户。


相关报道

此前,江姓住户表示,自从2014年动员搬迁以来,

拆迁办的人,前后只找他们谈过两次。

而拆迁办的说法是,不只找过两次,不可能不找他们谈这个事情。

还有一个细节是,根据拆迁办的规定,

对于坚持留守的住户,每动迁一户,

此前已经搬走的住户,每户则可以得到两万的奖励。

所以,那些已经搬走的住户觉得,剩下的人不搬走,就让他们的利益受损了。

一些搬走的住户还向记者透露,有时按照政策,最多给300万。

如今有的住户张口要500万,那么双方肯定谈不拢。


相关报道

在那些仍旧没有搬走的住户看来,

他们不搬走,ZF一定会着急。

不过,拆迁办方面则认为,一些住户不搬走,则是对他们没好处。

因为,房价还在不断上涨,但是补偿款不会上涨。

拆迁办的做法,并不是“分房子”。

就是让住户拿到拆迁款,然后购买在郊区的限价房。

ZF此前划定的限价房的区域,在嘉定、青浦和江桥。

对于不算在补偿标准范围内的建筑,包括房屋内的装潢,


相关报道

拆迁办也有一定的补贴。

有一户的房屋建筑面积是86.8平米。

其中,无证建筑面积的补贴是5万元。

此外,室内装潢面积的补贴是5.2万左右。

因此,按照拆迁办给出的这唯一的补偿方法,

越是早搬家,对于居民越有利。

毕竟房价一直在上涨,估价不变,居民的补偿在一直缩水。

之所以拆迁办采取这唯一的补偿方式,

是因为在此之前的拆迁中,动迁户总是能想到办法狮子大张口。


动迁现场

上海作为发展较早的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动迁工作了。

以往,在拆迁补偿的过程中,会按人口计算补偿数额。

于是为了多获得补偿款,一些住户就会在户口上做手脚,多增加一些户口人数。

拆迁办最初会提前冻结拆迁区域住户的户口登记,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住户增加人口数。

于是到后来,按户籍人口计算补偿的方法,就不再使用了。

除此之外,按房屋面积计算,在过去一段时间也施行过。

由于很多住户,会在拆迁之前加盖房屋,

所以到后来,这种方法也不再使用。


补偿办法

因此到现在,都是按照产权证上的面积来核算。

不过,即便是按照产权证上的登记面积计算,

有些住户也能想到别的增加面积的办法。

由于这些房子都年代久远,大多数的产权证也还是过去手写登记的。

比如有个51.1平米的住户,房产证上经过涂改,成了57.1平米。

后来经过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对原始资料进行核实,

最终确认面积是51.1平米。

不过,这家住户在2014年10月,属于第一批签订拆迁协议的住户。

他们家里获得了四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相关报道

三套在嘉定,每套面积六十多平米。

还有一套房子在江桥,面积是八十四平米。

此外,由于他们是按时签约,还获得了二十多万的额外补偿。

不过,即便签约了,这一家后来还一直没有被拆。

因为,他们一直想让拆迁办,给他们一个少算面积的说法。

拆迁办后来一直提醒他们赶紧搬走,但一直没给过任何说法。

除此之外,也有住户在拆迁过程中狮子大张口,要一亿元补偿。

后来因为下令强制拆迁,因此就按照原先的标准签协议了。

2016年7月,是强行拆迁的最后期限。

此前的徐姓老人一家,他和老伴儿已经决定,在强行拆除前要搬家了。

不过,老伴儿记错了时间。


拆迁前后对比

拆迁是在7月29日进行的,老伴儿记成了7月30日。

于是,徐姓老人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搬走。

而根据拆迁办当时的最新登记资料显示,


墙上写上拆字

最后剩下的住户里,已经签约了18户。

此外,还有动用行政司法程序(俗称强行拆除)两户。


政府公告

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过去的光复里,渐行渐远。


房屋被强拆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拆迁办  拆迁  平房  楼房  废墟  补偿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