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姆·福迪,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过去几天围绕“流浪气球”产生的争议,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国的歇斯底里。
在一个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飘过美国上空后,美国的投机政客与媒体们忙不迭地掀起一场“狂飙”,结果是拜登政府决定炫耀武力,下令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海岸击落气球,一切只为政治上捞取一点无足轻重的得分。在美国,过去的几天里充斥着愤怒、轻蔑、狂躁以及人为制造的敌意,如同滑稽戏一般轮番上演。仿佛这世间万物,唯有一个气象观测气球能够最为恰如其分地代表对美国明目张胆的攻击。
任何人对此都不会感到意外。只要是与中国沾边的议题,美国政界已经养成了一种偏执心理的范式。这种“有毒”的氛围又被美国主流媒体呼应并加以渲染,终极目标是削弱美国行政部门试图打造稳定、可预测且成熟的美中关系的努力。尽管整天都在指责中国,但恰恰是美国自己在积极扮演让双边关系“脱轨”的角色,这源于美国政治体系的衰败,也对全球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美国陷入了一种“有毒”的政治氛围,何需多言?美国的政治文化始终离不开对任何议题的戏剧化夸张,刻意将歇斯底里作为武器,以及明目张胆地散布谎言。美国国内政治的竞选传统与叙事,不仅要无情地污蔑对手,还利用民众的恐惧作为武器,并将任何议题置于“最坏情况”的语境下展开。在美国,人人都可以加入这场“竞赛”。但在大众传媒的时代,“有毒”政治氛围带来的副产品就是一个日渐分裂与极化的社会,正如过去几年美国所发生的事情。
气球被击落后,有记者询问拜登“试图发出什么讯号”,他沉默一番后没有回答 图自:CNN
当然,这种制度文化对美国外交政策也有溢出效应。首先,自冷战时期开始,美国历届政府便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民众对美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偏执与恐惧心理,来塑造某项外交政策的民意基础。这种套路离不开类似的说辞:美国正遭受目标国家“迫在眉睫的威胁”,美国的价值观与民主危在旦夕(尽管其真实的目的是海外干涉)。美国用这招对付过前苏联,世人皆知。而冷战结束后,同样的套路被用于萨达姆·侯赛因(理由是他的国家“私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朝鲜(他们反复渲染朝鲜会先发制人地用核武器攻击美国)身上,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一言以蔽之,同样的话术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可美国人总是买账。从特朗普政府开始,从TikTok、中国留学生再到华为,美国社会在任何涉及中国的话题上,都会陷入一种被养成的偏执情绪。当我上周写这篇文章时,美国又出现了“家用冰箱”与“中国间谍活动”关联的话题。跟麦卡锡主义一个调子,这些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指控从来不是基于实际证据,而是基于情境联想的间接犯罪。最明显的证据是,美国媒体和政府以不容怀疑的语调,一口咬定那个气象气球就是“间谍气球”。这个标签一经提出,就被美国社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是一个歇斯底里和投机取巧的标签,却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认识,暴露出美国如何控制全球舆论的走向。
将事件升级为一场大范围的政治闹剧,是美国政府中鹰派势力的有意识选择。其结果是塑造一个国内政治的对抗性局面,令拜登政府无法让步。媒体稍早前透露,此类气球飞入美国的事件已发生过数次,仅特朗普政府时期就有四次,但却被当时的美国政府压了下去。虽然有人拿这一说法攻击特朗普的支持者,因为他们曾批评拜登政府“软弱”,但毫无疑问,美国政府当初是刻意选择不将事件公之于众。如今的公之于众,是一次教科书式的范例,证明美国政府主动将一场政治闹剧当做武器,以煽动对中国的愤怒与偏执心理,这是通过媒体操弄影响大众的具体表现。
正是诸如此类的事件,导致美中关系无法稳定下来。美国的头号鹰派人士已经学会了如何煽动对中国的广泛恐惧,进而打造国内政治闹剧,反过来对行政部门构成束缚,迫使他们试图软化立场、向北京妥协的行为将付出更昂贵的代价,于是安东尼·布林肯的访华计划被推迟了。这凸显当前的美国政治极度危险、不可预测且不可信赖。如今美国政坛正在上演一出极具攻击性、“以眼还眼”的闹剧,而且一年比一年更糟糕。全世界都不得不目睹这场由华盛顿政治群体主导的、在美国社会渲染偏执与歇斯底里的滑稽剧。从任何标准来看,这些人的行为都谈不上一分一毫的光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