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载着三位航天员再次飞向天宫空间站,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10时44分。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他们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右)、刘洋(中)、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按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神舟十四号发射后,不仅将实现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次飞行乘组在轨轮换。更大的意义在于,从神舟十四号飞天开始,中国人将实现在轨不间断驻留。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看来,此次载人飞行任务不仅亮点纷呈,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会走得更远。”焦维新表示,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现实来看,可以完成很多地球上难以实现的科学实验,造福于地球、人类;从长远来讲,也为人类长期在太空存在,一点点地积累经验。
焦点1:
神舟十四号经历200多天“站立”应急待命,迄今为止待命时间最长的船箭组合体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在轨执行飞行任务6个月后,于2022年的4月16日返回地面。
杨宇光介绍,早在神舟十三号发射前,神舟十四号便已完成总装测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应急待命。
“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已经形成了固定流程,即有航天乘组上天执行任务时,下一艘船箭组合体处于备份和紧急救援状态,在垂直总装厂房里待命,以防飞船在太空执行任务时突发状况,确保在轨航天员及时得到救援。”
杨宇光表示,和大多数火箭水平状态放置储存,发射前“站立”相比,虽然此次发射的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经过了长达200多天的应急待命“站立”姿态,并不会影响其性能。紧急使用的时候,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测试,保证发射过程安全可靠,可况经过了充分准备。
▲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
焦点2:
首次实现飞行乘组在轨轮换,中国人将在太空不间断驻留
今年4月17日,也是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的次日,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我们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据介绍,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
“两个飞行乘组在轨进行轮换,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一次。更大的意义在于,从神舟十四号飞天开始,中国人将实现在轨不间断驻留。”杨宇光说。
杨宇光还介绍,飞行乘组在轨进行轮换及在轨长期驻留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解释道,宇航员在空间站的核心任务是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这些科学实验门类繁多,非常复杂,很多实验需要跨越乘组的轮换周期。因此,飞行乘组在轨面对面进行任务交接,要比回到地面交接高效和可靠得多。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 将要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有一套独立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届时可以支持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
焦点3:
建造国家太空实验室使命,为人类长期在宇宙存在积累经验
据新华社报道,在6月4日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林西强说,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国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充分借鉴吸收了国际空间站等设施的好的经验做法,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规模都比较大,将来开展的科学实验项目不仅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前瞻性;而且将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共同造福人类。
据介绍,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还支持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依托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焦维新介绍,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造宇航员常驻的太空实验室,不仅可以完成很多地球上难以实现的科学实验,造福于地球、人类,而且也为载人登月,甚至将来登陆火星等其他星球,提供了更加合适的模拟实验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会走得更远。”焦维新表示,从长远来讲,我国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为人类长期在宇宙存在,一点点地积累经验。
焦点4:
乘组三人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
6月4日,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人首次亮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见面。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他们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非常令人欣慰的,就是我们的第二批航天员目前已经挑大梁了。”杨宇光说。
他介绍,此前的载人航天任务,都是由第一批航天员担任指令长,而此次陈冬其实创造了一个历史,他是第二批航天员里面的第一个指令长。
神舟十四号飞天,开启太空探索新征程。我们面向星辰大海的探索之旅,也会一直处于进行时中。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