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宋清影
北京时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许多外媒的报道都体现出对中国航天业的快速发展习以为常。
NASA官网头条报道神舟十四号 (图源 NASA官网)
外媒广泛报道神舟十四号
美国、英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媒体对神舟十四号发射进行了报道。
据CNN当地时间4日报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报道截图 (图源路透社)
据路透社5日报道,神舟十四号的发射令普通中国人民感到自豪。一名25岁的中国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小时候看过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在我们有了神舟十四号,我非常兴奋,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离成为太空超级大国又近了一步。”
日本《读卖新闻》5日报道,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的火箭在中国发射升空。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发射约20分钟后宣布“成功发射”。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中国于6月5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三名宇航员将前往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随着建设进入后期阶段,他们将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六个月。
越南之声5日报道,中国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的选拔是从多方面评估的,他们要面临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艰巨任务。
美媒关注三位宇航员个人情况
CNN报道指出,中国此次派遣了三名宇航员,他们将继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CNN报道称,六个月太空任务是许多国家的太空标准任务期限,这对中国宇航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他们习惯于在太空长期执行任务,并帮助未来的宇航员做好准备。
CNN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情况。2016年,任务指挥官陈冬成功执行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此前曾保持中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航天员刘洋在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中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这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执行太空任务。
美媒报道三名中国宇航员情况 (图源美媒报道截图 )
美国科技网站NASASpaceFlight不仅用头条报告了神舟十四号升空,更详细地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个人情况。报道中指出,该任务的指挥官陈冬1978年12月12日出生,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航天局航天员,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获航天三等功勋章。陈冬“已婚,有两个孩子”。
该网站还称,加入神舟十四号的刘洋将担任操作员一职,刘洋出生于1978年10月6日,中国国内的报道显示,她在2015年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CNN:中国对太空探索有着宏伟计划
路透社指出,中国空间站将于年底竣工,将成为中国长达30年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于1992年首次获批,最初代号为“921工程”。它还将标志着中国人在太空中永久居住的开始。
CNN则称,去年的神舟十三号任务是中国航天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计划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计划之一。
CNN表示,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才建立,当时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已经登陆月球多年,此后中国航天发展因各种因素推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
但在中国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帮助下,中国的太空计划悄然推进,直到2003年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此后,中国政府大力投入太空计划。中国于2020年12月成功登陆月球,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火星。
CNN称,中国的雄心跨越多年,对太空探索、研究和商业化有着宏伟的计划。
相关新闻
首位“飞天女”刘洋:这10年当了妈妈 从没停止训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瞄准6月5日10时44分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4日,3名乘组航天员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央视截图
时隔10年,中国首位“飞天女”刘洋再次执飞太空任务。镜头里的她神情坚毅,笑容温婉,比10年前显得更加从容、自信。
这10年里,刘洋有了很多新的身份,包括当了妈妈,成为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2018年还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环球人物》记者此前采访刘洋时,曾问她如何看待自己首位“飞天女”的身份,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毛主席接见首批女飞行员时曾勉励大家,‘要当战斗员,不当表演员’,这句话一直是我们女飞行员的座右铭。”
所以,不管身份如何变化,时刻为下一次飞行任务做准备,都是作为女飞行员的刘洋这10年间始终坚持的信仰。
如今,43岁的刘洋斗志满满,在向太空发出信号:我准备好了。
性别不是借口
从神舟十三的王亚平,到神舟十四的刘洋,这两次的“太空出差组”都有一位女航天员。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原因,也会更受外界关注。
“我们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曾表示。
但在太空环境下,“男女平等”,太空不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这一点刘洋深有感触。
从2010年进入航天员大队后,刘洋就用和男航天员们同样甚至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日复一日挑战极限、对抗负荷。
· 2010年,刘洋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
比如,增强航天员前庭功能(人体平衡系统)的转椅训练。这种“极具刺激的运动”,一般人连1分钟也承受不了,而航天员需要在高速转椅上连续旋转15分钟。
第一次上转椅训练时,坚持到5分钟,刘洋就开始浑身冒汗、头晕恶心。教员曾提醒过大家,一旦出现呕吐,身体就会产生记忆,下次再上转椅就会出现条件反射。
为了转移注意力,刘洋强迫自己幻想正站在海边看夕阳、看浪花。第一次挺了过去,第二次好多了,后来就一次比一次顺利了,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她终于闯过了这道难关。
· 刘洋在早期训练中受伤。
再比如,提高航天员抗过载能力的离心机训练项目。
火箭升空和飞船返回时,航天员需要承受巨大的过载(即加速度)。离心机训练就是提高航天员抗过载能力的重要项目。当机械臂高速旋转时,人的全身就像被巨石压住一样,丝毫动弹不得。体液分布也会发生变化,血液不能正常流向大脑。
懂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脑部缺氧几秒钟,就会造成“黑视”,甚至失明。训练中,航天员要用一系列对抗动作确保脑部供血充足。
进入航天员大队前,刘洋是运输机飞行员,从没做过离心机训练。第一次上机,她浑身使劲,“每根头发丝、每个手指甲都在用力,几分钟的训练,就如跑了万米赛,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
一次次训练,一次次煎熬。刘洋可以像男航天员一样,承受8个“G”的过载,即相当于8倍自己的重量压在身上,并能保持头脑清醒,正常操作。
· 刘洋资料图片。
《环球人物》记者曾问刘洋:“男女航天员的训练标准怎么会完全一样?运动员不也是男女有别吗?”
刘洋说:“太空环境不会对男女航天员区别对待。我到部队的第一天,队长就告诉我们,从今天起你们要漠视性别,不要总拿女性当借口,你们和男飞行员是一样的。所以,女航天员的训练要求严一些,将来到天上就更保险。”
“坚持,一定要坚持”
实际上,飞行并不是刘洋最初的梦想,她更没有想到自己会飞往蓝天、太空。
小时候,刘洋的理想有很多——医生、律师、白领丽人……直到高三那年,中国空军第一次在河南省郑州市招收女飞行员,她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当时,刘洋的学习成绩优异,是上重点大学的“好苗子”,再加上她视力好,身高也符合标准,班主任觉得机会太难得,就帮刘洋报了名。
没想到,刘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一名学生。她也是郑州市首个被录取的女飞行员。
· 飞行员刘洋的早期照片。
直到成为真正的飞行员,刘洋才发现,飞行非但不浪漫,还充满了风险与挑战。
2002年9月的一天,刘洋驾驶战鹰进行一项俗称“盲飞”的仪表飞行。飞机离开地面,刘洋刚发出“收起落架”口令,便听到“砰”的一声巨响,一股鲜血喷到风挡玻璃上,座舱内立刻充满了焦糊味。
机械师紧急报告:“右发(动机)温度升高,动力下降。”危急时刻,刘洋表现出少有的镇定,她集中精力保持住状态,和机组同事密切配合,在能见度不足2公里的情况下,实施紧急着陆。
成功降落后一检查,飞机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进气道。如果应急处理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资料图
2009年,刘洋等奉命去西安执行人工降雨任务。飞机刚从武汉起飞,就遇到了恶劣天气。没过多久,飞机外面开始结冰,螺旋桨甩出的冰块,打在机身上发出巨响。刘洋迅速关闭自动驾驶功能,用手紧握驾驶杆,不断修正飞行姿态。
“机组商量决定:坚持再往前飞一段,实在不行再找机场备降。当时大家都很紧张,担心飞机结冰会加剧。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盼着太阳赶快出来。飞了一会儿,感觉天慢慢变亮了,云层突然闪开了一道缝,太阳露出来了,飞机上大坨大坨的冰块慢慢融化了,那种喜悦的心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刘洋告诉记者,这次空中特情对她的影响特别大。“航天员有些训练项目是对人身体极限的考验,我总是对自己说:坚持,一定要坚持,也许就在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前面。”
记者追问:“坚持未必能等来阳光,还要靠运气?”
刘洋低头想了想,认真地说:“只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不会有遗憾。”
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作为“中华第一飞天女”,完成神舟九号的飞行任务后,刘洋又回到了以前的模式,和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一起积极参加训练,学习有关知识,熟悉飞行手册,了解实验流程和内容,担任飞控值班,提供地面技术支持。
针对未来空间站任务,她还对载人航天环境对航天员的情绪影响进行了细致研究。
“我们依然在训练,因为每次的任务都不同,技术更新很快,我们既要学习新东西,还要巩固过去已有的。”
虽然这样的生活很枯燥,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她所钟爱的事业。
· 2012年6月15日,“神九”发射前一天的下午,刘洋、景海鹏、刘旺穿着蓝色航天员服装第一次正式对外亮相。
最近几年,航天员刘洋又多了新的身份。2013年,她当选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并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6年,她当选为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有时,她也会到院校和机关做讲座,讲述自己的故事。
2020年4月24日,刘洋被选为“2020年三位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虽然距离第一次“上天”已经过去将近10年,但当刘洋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太空旅程”,她很庆幸自己选择的职业,很感恩自己的岗位为她找到了这样的太空体验,“到了太空,人的情感会被强烈地缩放——亲情、友情、家国情,会被无限地放大;名利、得失、恩怨,会被无限地缩小”。
· 2012年6月16日,刘洋在“神九”发射现场。
在今天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刘洋说:“2012年的6月,我代表中国女性进入太空,那时是无比的幸福、激动、兴奋。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曾向她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刘洋即将实现10年前的愿望。
图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