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舟四号)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进入天舟四号。
相关阅读:
神舟十四号乘组"入住"中国空间站:计划做2至3次出舱
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约7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实现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
图源/载人航天小喇叭微博
作为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在此次任务期内“书写”多个中国航天的“历史名场面”。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神舟十四号与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首次迎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访问”,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乘组将亲身见证并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
图源/载人航天小喇叭微博
此外,在任务期内,神舟十四号还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太空中也将首次出现两艘中国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景象。届时,神舟十四号乘组也将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同时在轨驻留5-10天,6名中国航天员齐聚太空,见证逐梦太空征程上的新奇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在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航天员们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包括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进行状态监视,必要的时候实施手控操作进行交会对接;还要首次进驻问天舱和梦天舱两个实验舱来完成载人环境的建立;还要在这两个舱完成十几个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等工作;以及日常组装、建造、维护维修等各方面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将首次利用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黄伟芬介绍:“我们计划要做2至3次的出舱活动,是首次利用问天实验舱的小机械臂进行出舱。后面还会用小臂和大臂的组合臂进行出舱活动。这些都是全新的状态,对航天员而言挑战很大。他们还要进行太空授课,开展一些其他的空间教育活动及公益活动。所以说这一次神舟十四号乘组的任务是极为复杂的,对航天员的应急和故障处置能力要求,也比以往更高。”
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及2次舱段转位,此次在轨飞行任务的复杂程度堪称历次之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程师郭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任务中,空间站组合体目标数量也将由最多时的四个变为六个,这些状态的变化都将会对参试测控设备的正常跟踪测控带来干扰。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改进中心计算机系统,优化轨道计算模式,并采取基于地基与天基遥外测,并将北斗卫星定位数据的多元数据融合实时计算方法,确保任务各重要节点万无一失。
而在此次任务中,三位航天员还携带了一些个性化的私人物品,黄伟芬介绍称,从神舟十三号任务开始,就给航天员提供了个性化的服装,神舟十四号也是如此。
时隔十年再度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刘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这次会带上去了一些个性化的衣服,所谓“个性化”的衣服是指平常休闲的时候可以穿,“我当时就在衣服上写了一句话,我写的是:最亮的坐标是祖国。”刘洋称。
据了解,在完成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的在轨轮换之后,神舟十四号乘组将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快速交会对接以及完成驻留任务后的快速返回,将成为神舟载人飞船的常用模式。此外,邵立民还透露称,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也在同步研制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