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决战云端

热点资讯2022-12-16 08:21:12智慧百科

智能汽车决战云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车百智库,作者|陈重山,编辑|阿峰

2022年即将过去。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增长率达到90%左右。即将开始的2023年,则被称为“智能汽车竞争元年”。这时候,无论车企还是云厂商,把目光都瞄向了智能汽车最为重要的工具——汽车云。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数据逐渐成为了汽车新的“燃料”。如何高效挖掘并利用数据的价值,对车企十分关键。数据的挖掘与处理,离不开强大的算力,其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看,相当于电动化上半场的锂资源。

数据挖掘与处理离不开云的支撑,算力也来源于云计算,汽车云成为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所在。2022年,汽车云的发展速度就十分快,据《21CBR》,当年收入预计是2020年的2.5倍。

从云计算行业来看,汽车云已成为广大云厂商的必争之地。2022年下半年,阿里、腾讯、华为、百度等云厂商,均以各种形式“刷新”了其汽车云战略。

本文试图讲解三个问题:

1.汽车云到底有多重要?

2.汽车云市场有多大?

3.汽车云行业的玩家有哪些?

重要性

2023年,将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元年。在智能化时代,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所产生的车端数据量都会呈现指数级上升。据Garner估计,自动驾驶时,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各种传感器“观察”道路时,每天至少产生4TB数据。车企面对这些数据,需要找到存储与处理的方法。

在没有完全商业化落地的测试阶段,因为涉及车辆不多,处理数据尚不成为大问题。一些自动驾驶公司,甚至会用硬盘将数据拷贝,然后再进行数据挖掘。但是,一旦测试车辆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建设数据中心来支撑存储、算力需求。而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已经走上了自建超算中心(私有云)的道路。

譬如,2022年8月,小鹏汽车宣布建成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专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的数据处理,其具备60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而特斯拉发布的超级计算机Dojo,运算能力达到了exaflop级别,即每秒百亿亿次运算,被马斯克称为“如野兽一般”。

自建私有云的做法,有利于车企掌握核心数据以及全流程算法技术能力,打造产品差异化。但是,这种做法只适合IT实力较为强劲的车企,譬如造车新势力,且难度大、耗时长,关键是成本高。

从成本上看,一辆智能汽车一年产生的数据大约为1PB,单就存储,就需要28个36TB的移动硬盘。一个36TB的移动硬盘均价为6000元,总成本为16.8万元。因此,年销量10万辆智能汽车的车企,一年的数据存储成本能达到168亿。据媒体报道,某外资新势力车企自建超算中心,仅硬件耗资就高达1.4亿美元。如果算上运营维护、价值挖掘等花费,成本还要上升。

自建私有云的车企,未来随着旗下智能汽车持续批量上市,将面对越来越大的数据存储和高算力需求,就不得不不断扩容私有云,对硬件和资源的迭代要求大,势必又要追加投入。

因此,强劲的算力,数据管理能力强大的公有云,以性价比的优势,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重要选择。即使小鹏打造的私有云“扶摇”,也是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建设的。


(截图于阿里云官方微博)

市场规模

“汽车上云已是确定性趋势。”百度智能云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近期对媒体表示。

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方面有着较大竞争优势,它们对挖掘利用汽车运行过程中的交互数据,有着大量需求。 相较于私有云的建设,它们前端的数据采集、数据标注,后端的数据服务这类活计,更愿意交给性价比高的公有云厂商来做。

目前,汽车云正加快对头部车企的覆盖,国内销量Top15的车厂中,13家都是云厂商的客户。

另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达82%,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2030年将达到95%,约为3800万辆。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不断上升,汽车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未来,汽车云这块大蛋糕增长迅速。

首先,在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方面,车企的云服务需求增长确定性强。

全自动驾驶时代,每辆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即高达4TB。而且,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级别每提升一级,算力需求至少提升十倍,其对云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更大。而在自动驾驶时代,云计算的作用也十分巨大,甚至有人喊出:“谁能高效低成本地挖掘数据价值,谁就能成为竞争的王者。”

其次,车企持续数字化转型,也会产出大量数据需求。

新能源车企内部,同样蕴含大量的云服务机会。譬如,汽车制造环节,就是数字化转型的“洼地”,大量数据停留在企业本地服务器或机房,没有上云做深度的价值挖掘。未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与处理,将大有可为。

其三,汽车云服务更助力车联网孕育出新业态。

智能网联时代,云服务使得车企与用户的链接不再止步于交易的结束,将持续为车企创造了价值和收益。譬如,汽车云可以为车企推动远程诊断、道路救援、故障监控、状态检测、OTA云服务、UBI、二手车评估等应用场景,获得更大收益。


(截图于《汽车云服务白皮书》)

那么,未来汽车云的市场规模具体有多大?

从车企角度看,沙利文数据显示,单就2021年,国内规模较小的车企,汽车云等方面的年度预算在1000万元左右,而集团级大型车企预算在5000万元左右,且呈现较快增长局面。据“汽车之心”对某汽车集团信息技术部VP的采访,该公司的公有云采购规模连年大幅增长,单是云存储这一块,2022年预算比2021年增长30%左右,云计算增长了26%。

从总体数据看,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全国汽车云市场的总体收入,预计是2020年的2.5倍。另据《2021年中国汽车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汽车云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高达335.2亿元;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扶摇直上,达到800亿元,三年上升近3倍。


(注:LaaS、PaaS、SaaS是汽车云的三种服务形式)

汽车云市场,也是目前国内云厂商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进入2022年,中国云厂商告别高增长时代,进入发展的天花板。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头部云厂商的收入增速普遍从去年的50%-60%降至20%以下。正在崛起的汽车云市场,毫无疑问是这些云厂商的一个看得见的蛋糕。

玩家

近期,云服务厂商都针对汽车云服务刷新了自己的方案。

2022年9月6日,百度针对汽车行业正式推出集团云、网联云和供应链协同云三朵云,阿里云和小鹏汽车联手落成驾驶智算中心“扶摇”则发生在2022年的8月。2021年11月,腾讯云官宣推出汽车云,2022年6月又宣布战略升级,提出“车云一体化”。2021年6月,字节跳动也组建了汽车云团队。华为更是押注汽车赛道,已经构建了自动驾驶云服务一栈式服务,形成造、产、供、销、售后、应用的一体化方案。


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等头部云服务大厂,全部入局汽车云。不止大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云厂商明确推出汽车云的,目前已超过12家。

据沙利文的数据,华为云、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四家位于第一梯队,占据近70%的份额。具体到汽车云的各个领域,在自动驾驶领域,华为云占比26.9%,阿里云16%,腾讯云15%;在车联网领域,华为云20.2%,阿里云18.9%,腾讯云18.3%;在车路协同领域,华为云24%,百度云22%,阿里云18%。

具体来看,华为云早在2014年便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较早面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等应用场景储备技术,具有先发优势。而且华为具有“造车经验”,因此优势较大。2022年5月,华为云宣布,已经拿下中国汽车云市场第一名。

百度云一直致力于智能汽车发展,在自动驾驶等方面具备优势。目前,百度的“三朵云”就分别致力于建立车企自身的数字化底座,打通车企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并提供智能云解决方案。

阿里在自动驾驶、CAE仿真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而且已经落地了“小蛮驴”、以及自动驾驶卡车等产品,阿里和上汽合作开发的智己智能汽车,也是阿里云重点赋能的产品。

腾讯云针对车企,通过微信+企业微信的社交生态与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可以将一整套自研产品装进智能座舱等车端场景内,建立数据驱动的闭环,以形成云端、车端与移动端的一体化,降低车企的迁移成本。

火山引擎汽车云的目标是在2025年追赶腾讯。业务布局方面,虽然火山引擎推出了智能驾驶云、智能座舱云与智能营销云,但其重点放在了营销云上,从而达到差异化竞争的目的。

总之,面对即将蓬勃发展的智能汽车市场,云厂商可以摸着汽车产业过河,进入到一个更加深邃的实体经济数智化大海中,大幅提高营收能力。不过,云厂商要获得新能源车企的绝对信任,还是一个问题。

新能源车企对自身的核心技术保密要求甚高,这提高了车企全盘接轨公有云服务的难度。另外,数据保护也是云厂商需要面对的“一道坎”。新能源汽车所采集的数据储存在云端,若是缺乏有效保护,很可能因网络攻击而丢失或泄露,从而侵犯用户隐私。

全文参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