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之下,国内油价或将迎来“十元”时代。
6月14日24时,国内成品油将迎来今年的第11轮调整。截至6月7日,本轮10个计价工作日已统计过半,当前第5日的原油变化率为6.41%,油价预测上调约305元/吨。折合为升,当前预计下一轮油价上调幅度为0.23元/升~0.26元/升,按家用车油箱50升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2元左右。
事实上,在6月14日调整前,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历了10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出“9涨1跌”的趋势,国内汽、柴油每吨已累计分别上涨了2330元和2245元,这也意味着,一辆50升油箱的私家车目前加满一箱油要比年初多花约93元。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在本轮国内剩余的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仍不能出现大幅下跌的趋势,本轮国内油价将继续大概率上调,也将成为年内的第10次上涨。
然而各方对于国际油价的预期还在向上。
高盛于6月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再次提高了其原油价格预期,将其夏季峰值油价目标从125美元上调至140美元,同时还将2022年剩余时间和2022年的油价目标上调了10美元。
国际油价创3月以来新高
自5月中旬以来,围绕着地缘政治冲突、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制裁、OPEC+组织增产等议题,国际油价一轮震荡上涨,从100美元/桶左右的价位,一路上涨至如今的120美元/桶附近,攀上3月以来的新高。
6月3日,7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71%,收于118.87美元/桶;8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79%,收于119.72美元/桶。
此后,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盘中价格一度双双突破120美元/桶,这也是3月初国际油价涨超130美元/桶以来的新高。截至北京时间6月8日下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120.93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报120.21美元/桶。
图为布伦特原油期货指数
从消息面上来看,亚洲地区石油需求的恢复,欧盟对俄原油制裁方案的落地,以及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下降,都成为油价继续上升的动力。
6月2日,经过多轮谈判后,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即年底前禁止九成俄罗斯石油进口。
按照制裁方案,欧盟将在未来六个月内,逐步停止成员国通过海运方式采购俄罗斯原油,未来八个月内停止以海运方式进口俄罗斯炼油产品;但匈牙利等对俄能源依赖程度较大的内陆国家,将暂时获得通过陆上输油管道进口俄油的豁免。
预计到2022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减少超过90%。除此以外,欧盟官员还表示,欧盟公司将停止向俄罗斯为其它国家运输石油的船只提供保险。
俄罗斯方面则表示,制裁措施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价格上涨,破坏能源市场的稳定,并扰乱供应链。
华泰期货研报指出,欧盟的禁令将导致俄罗斯与欧洲的原油贸易大幅萎缩,保险禁令则将限制俄罗斯对亚洲的原油出口能力。未来,俄罗斯将进一步扩大对亚洲的原油出口力度,但总体出口仍将面临腰斩,欧洲炼厂将增加中东、美国等地的原油进口,以填补俄罗斯供应缺口。
OPEC+增产难让油价“退烧”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涨幅已经超过了五成,且仍没有明显“退烧”迹象。备受高油价煎熬的美国持续向产油国施压,希望OPEC+组织能够提高石油产量,为持续高涨的油价降温。
OPEC+组织此前一直坚称,当前高油价危机主要由于地缘政治危机带来的政治因素,与原油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无关。但随着美国与沙特政府之间关系的转暖,沙特方面也终于松口同意加速增产。
6月2日,OPEC+组织决定将7月和8月的原油产量增加64.8万桶/日,较此前43.2万桶/日的计划增加50%。
尽管产油国组织做出了这番表态,但油价却继续高位跳涨,市场对于OPEC+组织的增产执行程度,以及实际能够产生的效果并不抱有太好的预期。
按照惯例,OPEC+组织的增产配额仍将在各国之间按比例分配,而安哥拉、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等国产量增长原本就未能达标,其产量配额相应调高后,其实际产量仍会低于官方目标。
陈淑娴表示,下半年OPEC+组织的额外增产叠加印度自俄罗斯原油进口的增加,都无法弥补俄罗斯原油出口下降的额度。考虑到6月欧美出行高峰到来,以及中国原油需求的恢复,预计全球原油供需格局或仍将偏紧。
标普全球普氏分析称,美国已经宣称将禁止俄罗斯原油进口,欧盟也在禁止的过程中,这将使得亚洲成为俄罗斯原油的唯一出口地,因此,亚洲买家将在定价方面占据优势。而随着印度对俄原油进口量的逐渐增加,俄罗斯也显现出越来越依赖亚洲市场的迹象。
普式分析公司预计,2022年,亚洲将占据全球原油增量的40%左右,美国和欧洲将分别占据30%和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彭强)、 每日经济新闻
本期编辑 冯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