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出征太空,火遍全网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到底什么来头?

热点资讯2022-06-09 19:00:19佚名

两次出征太空,火遍全网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到底什么来头?

“准备,出发。”凌晨4点,河南姑娘刘洋发了一条朋友圈。她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有些特殊——太空。

在进太空舱之前,刘洋对着镜头来了一个三连拍:挥手,敬礼,比心。原来,这个英姿飒爽的航天女英雄也是个可可爱爱的女孩子。

在她可爱的外表背后,她有着耀眼的成绩。她不仅是我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还是我国第一个二度登空的女航天员。


刘洋

6月5日10时44分,酒泉卫星发射广场上空。

“点火、发射!”指令掷地有声,神舟十四号搭载着刘洋和她的战友奔赴太空。

这是时隔十年时后,刘洋再扣苍穹。

然而,这样一个航天女英雄她最初的梦想竟然是当一名公交车售票员。


1978年,刘洋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也许是受父母影响,刘洋从小不喜装扮,却对机械特别感兴趣。刘洋的父母都是机械厂的工人,他们工作很忙,他们要求小刘洋行为必须“精准”,好让他们随时能找到她。

上学必须早起,父母最多叫三次,刘洋就必须起床;要保护好眼睛,坐姿必须正确;早上要按时吃饭,不吃饭不许上学。

在严格的家教下,刘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是妥妥的学霸,还养成了做事独立、沉稳的性格。

但尽管成绩优异,刘洋却从未想过自己会和飞行扯上关系。

小时候,刘洋的梦想也是想当公交车售票员,后来又想当医生,再后来觉得科学家很酷,就想当科学家。至于飞行员,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


刘洋小学毕业照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和飞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三那年,刘洋以超过重点大学线30多分的成绩过线。这个时候传来济南军区开始招收女飞行员的消息。

刘洋视力好,个子高,成绩也不错,符合飞行员的标准。班主任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替刘洋报了名。

当时的刘洋,对飞行员一无所知,她十分乖巧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事实证明,班主任没有看错人。刘洋通过了层层严格的体检,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地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成了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37名学员中的一名。

长春飞行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这是我国“最先培训出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的地方,被称为“飞行员的摇篮”。现在知名的航天员,比如王亚平、翟志刚等都是航空大学的知名校友。

然而,进入大学后,学霸刘洋却有了挫败感。


在刘洋所有之前的教育经历中,坐着好好听课、动脑,搞定难题就可以了。但是在飞行学院,军事课却和文化课平分天下。这让体育成绩不好的刘洋犯了难。

那时的刘洋身高1米68,腿虽长,却跑不快,体育课上跑个800米拼尽全力都是刚刚及格。

而在飞行学院,军事课不仅仅只是跑步这么简单。引体向上、旋梯、单杠、固定滚轮等,让刘洋痛苦不已。

要强的刘洋,不肯让自己放弃。

她常常为了一个动作,就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钟头。奔跑、跳跃、单杠、吊环,累到手发软,腿发抖。

但即便刘洋拼尽全力,她的第一次体能考试也还是没有通过。


刘洋

通不过就死磕。

为此,刘洋不断给自己加练。每天早上别人跑5公里,她跑7公里,不论风雨,从不间断。野营拉练,就算脚掌起了水泡,她也一步步坚持往前挪。

在一次训练中,刘洋脚上的血泡都连成了片,医生不得不把脚底板的表皮全部切除。

凭借着这份坚韧,狠人刘洋硬生生地把自己从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钢铁女战士。

飞行学院毕业时,学霸刘洋再次证明了自己。她不但在文化课上拔得头筹,就连所有训练科目都拿到了最高分。

学院的军事训练历练了刘洋。不仅让她的身体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而且磨砺了她不服输、不放弃的坚韧品质。这为她日后在飞行任务中的出色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刘洋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了广空航空兵的一名运输飞行员。

在没成为飞行员之前,刘洋觉得驾驭飞机在空中飞翔是件十分浪漫的事。然而,等当了飞行员,她才知道,飞行不但不浪漫,还危险丛生。

在刘洋的飞行生涯中,她经历过几次生死时刻。

2002年9月的一天,刘洋驾驶战鹰在进行一次仪表飞行任务。刚开始一切正常,当飞机离开地面时,她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刘洋的视野立刻被挡风玻璃上的鲜血模糊了,同时,她闻到一股刺鼻的焦糊味。

刘洋吓了一跳,她凭经验判断,这是飞鸟撞上了玻璃。

然而此时,机械师报告了另一个坏消息:右侧发动机出现故障,这导致机舱内温度升高,飞机动力下降。

情况十分危急。驾驶室里的刘洋头脑迅速转动,几百种应急预案在脑中翻过。

她想,现在无法判断飞机受损的严重程度,但是飞机已经飞离地面,如果紧急迫翔,前方的跑道的长度已经不够。

为了尽可能保证飞机安全,尽量减少损失,刘洋决定控制着动力受损的飞机转一圈,再返回机场降落。

最终,飞机在刘洋的控制下顺利返航。


刘洋

经过检查发现,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飞机撞上了一群鸽子,多达20只。不仅飞机的表面被撞了个大坑,而且还有2只被吸进了气道,导致发动机受损。

要知道,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旦发动机受损,坠机的概率非常高。

24岁的刘洋表现出了超常的冷静,最终让飞机顺利降落。

还有一次,刘洋在武汉驾驶飞机执行人工降雨任务,飞机刚起飞就遇到了恶劣天气。

由于航道上空出现积雨云,飞机在升入云层后结起了冰。一会儿后,刘洋就听到螺旋桨甩出冰块打到机身上的声音。

这个时候,飞机的各个部位结冰情况不同,飞机重心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化。刘洋迅速做出手握驾驶杆,不断调整飞行姿态。

整个机组都很紧张,担心结冰会加剧,他们商量着如果再飞一段天气还没有好转,就找机场降落。

而刘洋此时一边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机,观察着仪表情况,一边在心里期盼“太阳赶紧出来。”

也许是这种信念产生了作用,持续飞了一会儿,天渐渐变亮,太阳从云层中洒下光来,飞机上的冰迅速融化。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对刘洋来说,这次危机给她带来了另一种信念:一定要坚持,也许就在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前面。


刘洋

在刘洋成为飞行员的8年时间里,她安全飞行了1680个小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09年,刘洋迎来一个新的机会,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了。面对新的挑战,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她的面试官就是杨利伟,这个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前辈,正是她的偶像。面对偶像的提问,刘洋用流利的英文侃侃而谈。

通过严格的考核,刘洋最终在1500名候选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刘洋的新挑战开始了!


成为航天员,就意味着刘洋必须再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

太空的环境十分恶劣,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相对男性而言,女性的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这就意味着要承受住太空的考验,女性航天员必须经受住更多的考验。

为了尽快掌握航天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进入航天大队后,刘洋用比别人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然而,航天员的训练项目堪称人体极限运动。在我们常人看来的魔鬼训练,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比如三天三夜无睡眠训练。

因为航天员必须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各种高强度工作,为了挑战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极限,航天员必须三天三夜不能睡觉。

再比如水下负重训练。

航天员必须穿戴超过120公斤的装备,在水下进行4小时不间断的水下训练。由于强度太大,每次训练后,航天员都会手抖得筷子都拿不了,甚至体重都会减轻1-2公斤。


刘洋

刘洋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转椅训练——航天员需要在高速转椅上连续旋转15分钟。

这是一种非常刺激的运动,因为在高速运动的转椅上,人的前庭完全没法保持平衡,因此会产生恶心、头晕、呕吐的生理反应。普通人连1分钟都没法坚持。刚开始参加训练的刘洋坚持到5分钟的时候就浑身冒汗。

如果停下来,或者呕吐,那么身体就会记住这个反应,下次再训练时,身体就会出现条件反射。

刘洋咬着牙,她调动自己全身的感官,尽力去想象自己在海边欣赏美景。靠着这种幻想,刘洋熬过了第一次,后面一次比一次顺利。

熬,是刘洋在训练中的日常。

在第一次做水下训练的时候,刘洋戴的玻璃头盔是有放大效果的。巨大的水波纹就在她眼前一直晃动。

在训练了三四十分钟之后,强烈的不适感袭来,刘洋开始冒冷汗,头晕。

当时的驻场监控员注意到了刘洋的异样,他提出中止训练,而刘洋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两年多的训练时间里,刘洋时常在奔溃边缘徘徊,但她咬着牙,从不放弃。直到自己达到了所有训练项目的一级水平。

2012年,刘洋赢得了自己的机会。她入选神九乘组,将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将。刘洋的高光时刻,要来了!


刘洋

对刘洋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征程。她心情激动,却又满怀忐忑。

这毕竟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女将出征。那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太空对于女性身体将会有怎样的考验,所有人的一无所知。

临行前,刘洋和丈夫张华含着泪向丈夫交待她的“遗言”:“如果我回不来,你要答应我两件事。一是照顾好我的父母;二是,找一个会做饭的妻子,希望她可以代替我照顾你。”

刘洋的丈夫张华也是一个军人,他温暖而坚定的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安全回来,顺顺利利执行完任务!”

在家人的支持下,2012年6月16日,刘洋和景海鹏、刘旺一起登上太空。在太空的13天里,刘洋和队员们一起漂亮地完成了神九实验任务。

多年历练,一朝破茧。

2012年6月29日,刘洋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终于成了现实。


落地之后,各种名誉纷至沓来,但这个航天女英雄却很快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这十年时间里,她究竟干了什么呢?

从航天英雄的名誉里脱身出来,刘洋回归到家庭成了一个普通的妻子,和丈夫过起了甜蜜的家庭生活。

在张华的陪伴下,刘洋的身体机能恢复得很快。并在2015年,两人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除此之外,刘洋从未停止学习。

在神九归来后的休整时间里,她不仅从没落下训练,还利用这段时间拿下了清华大学的社会专业研究生学历和法学博士学位。真不愧是妥妥的学霸。

课业之余,刘洋还积极学习航天有关知识。航天任务每次都不同,技术更新很快,稍不留神,就会落下队去。

2022年6月,刘洋再战太空。

这一次,她除了太空任务之外,还收到一个特别的任务——她的两个孩子给她布置了作业:

“一是平安健康的回来,另一个是希望妈妈能多拍一些照片可以给同学们分享。三是把她想对孩子说的话写进满天星辰里。”

这次,刘洋自信满满,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拼命努力的人。

在入选神十四乘员之后,刘洋想起自己曾在离开天空一号时许下的心愿,“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

如今,她做到了!


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发射是我国的第23次航天飞行任务。如今,我国已经完成9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14次飞船任务。

中国的航天路,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然而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与未知。

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五返航。经过大气层时,窗外是1600度以上的高温,左边的舷窗烧得啪啪作响。

杨利伟以为左边舷窗被烧裂,此时情况非常危险,要知道,一条裂缝飞船就有解体的可能,他镇静地展示了五星红旗。此时,他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

“即使我粉身碎骨,也要叫世界知道,中国人上天了。”


杨利伟展示五星红旗

2008年,神七搭载着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升空。翟志刚顺利出仓,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漫步。

然而,谁都不知道,在他们准备出舱时,舱门却无论如何都打不开了,而且轨道舱竟然发出了火灾警报。

生死时刻,翟志刚毅然决定按原路出舱,并向世界挥舞着五星红旗。

“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翟志刚向世界挥舞五星红旗

10年前,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搭载着刘洋等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女性送入太空。

在后来的央视采访中,她引用了《悟空传》中的一段对白表达当时的心情:

“大圣意欲何为?”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返?”

“便一去不返。”


刘洋

为了铸成中国人的太空“长城”,中国的航天人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有了他们,我国才能有了今天的模样。

向所有的航天英雄致敬,期待他们凯旋!

参考资料:

  1. 央视综合频道《祖国在召唤》20191004第四集 家国
  2. CCTV 1 《瞬间中国》20190304刘洋
  3. CCTV 14 《讲述巾帼故事》20210310刘洋
  4. 央视新闻频道 《品格》 独立自主
  5. 央视大型航天电视纪录片《撼天记》 让钢铁飞

-END-

作者:江流深

编辑:柳叶叨叨

本文标签: 航天员  杨利伟  飞船  刘洋  翟志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