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15日电 (张澍楠 王永乐)北京时间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50基点。2022年,美联储共加息七次,累计加息425基点。
年内最后一次加息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对于此次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紧缩政策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预计持续的加息是适当的,以达到足够的限制性。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此次会议上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4.25%-4.5%,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美股三大股指短线下挫均转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5个基点至3.538%;现货黄金由平盘线附近下挫至跌0.7%附近;美元指数跳涨约0.5%至平盘线。截至发稿,美股跌幅进一步放大,其中纳指跌1.5%。
中新经纬梳理,除去此次加息,2022年,美联储已加息六次,分别是在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6月16日,加息75基点;7月28日,加息75基点;北京时间9月22日,加息75基点;11月3日,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基点。
通胀数据方面,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年内最后一份通胀报告,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正在“降温”。
1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1%,为2021年底以来的最小增幅,预期值为7.3%,较前值7.7%回落0.6个百分点;11月CPI经季调后环比上涨0.1%,低于预期值0.3%和前值0.4%。今年6月时,美国CPI同比涨幅一度触及9.1%峰值,创逾40年新高,此后,该指标连续数月回落。
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认为,与此前0.6%-0.7%的环比涨幅相比,当前通胀已经明显减速,有理由相信美联储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削减加息幅度至50个基点是合理的。
明年美联储“踩刹车”吗?
此前,鲍威尔多次释放“12月或放缓加息”的信号。
11月底,鲍威尔在为布鲁金斯学会准备的讲话中说,放慢升息速度的时机可能最快会在12月会议上出现,鉴于我们在收紧政策方面的进展,相比放慢加息速度的时机,更重要的是思考利率还要升高多少,需在限制性水平维持多久才能遏制住通胀。
会议纪要也显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应该放慢加息步伐。他们建议,下次利率上调可以将幅度降至50基点。同时,有人警告称,如果继续加75个基点可能会增加金融系统不稳定的风险。
2023年,美联储能“刹车”吗?摩根大通称,市场已经降低了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峰值的定价。强劲的就业市场意味着,大多数FOMC成员担心的仍是做得太少,而不是太多。因此,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继续加息至5%。
纽约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James Bullard双双表示,降息或需要等到2024年之后才会出现。
Williams预计,到2022年底,通胀率将降至5.0%-5.5%,明年将降至3.0%-3.5%。“我认为,要到2024年我们才开始降低利率。”Bullard表示,美联储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然后将利率保持不变并持续到2024年,以控制通胀并让其回落至美联储2%的目标。
需要一提的是,除美联储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本周也将公布利率决议。
英国央行将于北京时间12月15日20:00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此次将把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3.5%,料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央行将于北京时间12月15日21:15公布利率决议,鉴于11月欧元区通胀一年半以来首次放缓,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本周将加息50个基点。
有何影响?
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加息,会对人民币、股市有何影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短期来看,美元疲弱,国内经济预期改善,叠加年底积压的结汇需求,人民币在利多的集中释放下或将保持强势。
明明分析,一方面,随着市场交易“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并仍在博弈欧央行“鹰”“鸽”取向,美元指数的拐点得到确认,其给人民币造成的被动贬值压力趋缓。另一方面,国内贸易顺差的“基石”作用、结汇需求的季节性释放以及受益于疫情和地产等政策利好而改善的市场预期,对人民币的短期走势同样形成支撑。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如果明年疫情形势好于预期、补偿性消费高于预期、稳增长政策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那中国经济表现会实现平稳修复、越来越好,这是对人民币最强的支撑。
对于A股,明明提到,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A股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增强,当前人民币偏强和A股持续修复有望同步进行。当前,助推人民币表现强势的内外因素,对于A股而言同样是利好。往后看,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带动A股修复行情延续。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美联储明年停止加息的概率很大,这为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打下基础,也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王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