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瓴投资转向,陷入裁员风波的消费组转攻为守

热点资讯2022-06-14 17:32:45未知

【独家】高瓴投资转向,陷入裁员风波的消费组转攻为守

记者 | 李京亚
编辑 | 文姝琪

高瓴资本试图延续不多做解释、大开大阖的投资风格,但外界质疑增多时,做自己的难度也在增大。

6月1日上午,创投圈被一则高瓴资本无差别裁员消息刷屏,据网传聊天记录显示,高瓴此番裁员主要涉及一级市场组,对不同职级进行无差别裁员。当日下午,又一则网传聊天记录爆出,记录中一位资深猎头提及,高瓴资本合伙人、高瓴创投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团队负责人曹伟将于6月30日离职,高瓴PE消费组面临一拆三,消费to C团队基本裁撤,高瓴合伙人黄立明、高瓴创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团队负责人易诺青、高瓴创投合伙人戴粤湘会各自吸纳一部分曹伟组成员。

6月2日晚间,在端午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高瓴在A股市场用一则消费增资回应了动荡传闻:曲美家居公告称2亿元引入高瓴资本战投。业内普遍认为,高瓴此次看重的是曲美旗下的北欧最大家具公司Ekornes AS,后者在国内正处于开店红利期,能为曲美家居带来业绩增量。

裁员系正常优化,曹伟是否离开仍有变数

据界面新闻了解,曹伟所管理的高瓴消费组今年已经裁过一波,本次是第二波裁员,相比上次裁员力度,本次涉及规模不大,pe和vc均有涉及。一年之前,高瓴资本针对消费组扩招过一波投资成员。

一位VC圈内部人士表示,高瓴消费组扩招时,新入职的投资人拿到的offer是,如果遇到优化可以选择转投后,这意味着会入驻被投企业,工资按照被投企业的标准来,也可以选择离开。

对于TMT组优化的传闻,据界面新闻了解,高瓴创投2020年成立时,对外宣布的四大领域是“专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而目前,高瓴创投的对外介绍改为“覆盖硬科技、软件、先进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新兴品牌、消费科技”,实际上其内部投资分组一直照此进行,并没有TMT组这个类别,消费组之外也没有明显收缩动作。

与其他机构不同,高瓴的投后管理团队极为庞大,并与各基金保持独立运作,很多高瓴的年轻投资人和分析师平时也会面临去被投入驻的要求。

对于卷入传闻的另一位高瓴重要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的负责人黄立明,一位知情人士称,他已将看项目重心彻底转向美国方面。

而对于以上信息,高瓴均给予否认,“曹伟一直都是高瓴合伙人,合伙人黄立明的负责领域也没有变化,完全不存在重心转向美国一说。”

而关于内部“把业绩不好的投资团队成优化或转向投后组”一事,高瓴也表示“从未有过这种情况”。据接近高瓴人士表示,高瓴今年和去年的turn off(离职率)相比,今年还略低,行业的平均离职率是5%-10%,高瓴的数字处于这个区间的中位还偏低。

6月10日,高瓴合伙人曹伟亮相于青岛的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他通过视频发表了演讲,分享了对VC/PE机构支持创新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些思考,相当于进一步对沸沸扬扬的离职传闻进行了回应。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曹伟是否离开高瓴仍有变数,他今后可能会以投资合伙人身份兼职参与高瓴一些项目,高瓴内部对近来一些细分赛道投资褒贬不一,包括消费和云计算。

高瓴对此独家回应界面新闻称,曹伟一直是高瓴合伙人,而非投资合伙人。

与此同时,高瓴创投的春季校招正在展开,且扩招幅度不小。参与本次高瓴联合校招的有42家高瓴被投企业,共开放了300余个岗位,其中,研发和技术类岗位占到了74%。

一位PE投资人表示,以高瓴的规模和运营能力,规模化的裁员不太可能出现,但他们对投资人业绩要求很高,有人员优化也属正常。

消费精细化投资收窄

2021年下半年起,整个创投圈对消费领域呈避险观望姿态,拥有一众国民级消费品牌Portfolio的高瓴资本态度也变得犹豫。

一方面,百丽、格力之后,高瓴延续了消费领域激进非常的并购做派,44亿欧元收购飞利浦家电,25亿美元揽下拥有知名床垫品牌金可儿的爱梦集团,在整个2021年消费行业中资海外投资并购案中位居前二。

另一方面,高瓴在二级和一级市场对消费的关注都有明显收窄。

此前,高瓴资本在二级市场的代言人是礼仁投资这家私募基金平台,去年8月,瓴仁投资成立,高瓴把礼仁投资的团队转移到瓴仁旗下,瓴仁全职员工只有12人,重点关注转向工业和信息技术,消费并不在列。

美股市场方面,高瓴延续了对生物和科技企业的重视,继续减少着消费的投资力度。今年一季度,高瓴旗下专注于美股二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人主体HHLR Advisors在消费赛道减持了41.78%的瑞士运动鞋品牌ON昂跑,清仓了美国甜甜圈连锁公司DNUT,消费领域继续持有的标的只剩食品公司亿兹和逸仙电商。

一级市场高瓴创投方面,据IT桔子统计,去年高瓴创投只投出的10笔一级市场新消费项目,而且同质化问题显现,高瓴一向钟情的酒类独占4席。相比之下,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高瓴创投2021年投向数字科技企业次数猛增,达到49次,2020年在这个领域高瓴创投只有8次出手。

规模百亿的高瓴创投成立之时,高瓴资本贡献出了6位合伙人的4位为这支早期创投基金搭建班子,曹伟便是其中关键人物,在良品铺子的投资和格力收购案中,曹伟难以绕过,他还主导了对爱梦集团的控股收购。在目前正冲击IPO的华强北“数据线”公司绿联科技的投资上,曹伟也起了重要作用。

这位一级市场经验丰富的合伙人去向动荡是高瓴资本转向的信号,从去年布局来看,高瓴的资金已悉数堆积到医药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云计算领域。

2021年之前,高瓴在to C端收割了很多新锐消费明星,江小白、完美日记、话梅、喜茶都在其列,在消费领域投资收缩后,高瓴的下注再无亮眼标的显现,却发生了重点项目被人劫胡。去年7月,高瓴旗下私募股权基金高瓴岩恒计划投资金沙酒业,后者在酱酒赛道异军突起,被誉为茅台第二,这一资本联姻被视为金沙酒业的上市助推剂,而行至今年3月,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合作无疾而终。央企华润成为了金沙酒业的新选择,业内表示,相比高瓴的资源,华润的战略价值对想要上市的金沙酒业更具吸引力。

这则案例体现出高瓴在推进估值偏高的项目时,能力已不足以为钟情的项目提供足够的衣物御寒。

进入2022年,高瓴创投在消费赛道仅有一起出手,是之前高瓴投过的属于银发经济的项目天与养老。6月2日落地的曲美家居战投也是去年年底达成的协议。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经典项目带来的结果与外界想象并不一致。将鞋王百丽推向上市的经典操作能给高瓴带来多少收益其实并不明朗,但负面缠身的良品铺子在被高瓴减持性清仓后,给高瓴带来的最终浮盈却已超过30亿元。

即使格力股价跌跌不休,但实际上,作为亚洲地区资产规模管理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高瓴资本在2021年32家企业的IPO的成绩并不算差。不分赛道来看,有分析指出,去年高瓴持股的多家公司出现市值大幅下滑,但高瓴大部分持有标的至今仍处于浮盈状态,只是把盈利空间大幅缩水,并不像市场议论那样悲观。

而在目前激烈的早期项目竞争中,高瓴创投需要在消费赛道打开新的思路,在高度烧钱的医疗和硬科技赛道找到实际产出。但如果说整个高瓴资本存在问题,那真正问题或许在于消费组之外。

本文标签: 高瓴  创投  裁员  曹伟  合伙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