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光鲜的美国国关学者,怎么变成这样了?

热点资讯2022-06-18 08:30:20未知

履历光鲜的美国国关学者,怎么变成这样了?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观方翻译】

大家好,我是经常拒绝翻译的观察者网翻译。

平时拒绝翻译的文章老多了,但特地拎出来讲的,之前还只有《经济学人》以及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文章。

这次我拒翻的对象“咖位”比较小,杰弗里·斯塔西(Jeffrey A. Stacey),他虽然时不时给《国家利益》《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华盛顿邮报》等写点文章,但在中国这边几乎没什么人听说过。

咱们还是先“对事不对人”(后面会谈“人”的问题),看看他的新文章《西方对乌援助是否在亚洲遏制了中国?》,核心观点就是:俄乌冲突阻止了中国大陆攻击台湾地区。

这就很莫名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优先,“武统”是最后选项。你一个外交学者要谈台湾问题,这个基本常识总该知道吧。

本来就没有被提到前头的事,空口白牙怎么倒能“阻止”了?

斯塔西或许也意识到这论述背后有问题,为了让自己逻辑自洽,声称中国大陆有充分的意图(had every intention)在俄乌冲突于春季结束后,夺取台湾地区。

但这么一绕,反而暴露他自己缺乏军事常识。对于台湾这么大的岛,军事行动要有充分的动员和准备,他从哪里见到了?

中国实际在做的是提升军事技术,进行军改,确保具有武统的能力,这方面的工作始终没有放松,也绝无可能被“阻止”,但不等于战前准备。

斯塔西还认为,中国看到了美国如何团结联盟,以保卫一个没有条约正式规定必须保卫的国家。

对不起,全世界看到的好像是美国坚决不出兵,重武器援助姗姗来迟而且杯水车薪啊……

然后就是贩卖所谓中国学者提供的决策圈“小道消息”,什么政治精英心烦意乱,担心部队缺乏经验,会输掉信息战,无法承受与西方市场隔绝等。

在外交上,中欧关系确实产生了一些困难,但立陶宛的挑衅、投资协定受阻早在俄乌冲突前就发生。中国的立场实际上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致,欧洲人如果真的因冲突而要改变外交关系,牵涉的面要大得多。

而随着战事的拖延,欧洲人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自己都还与俄罗斯保持着能源贸易,苛求其他国家如何处理对俄关系也没有什么底气。要说俄乌冲突对中欧外交带来多大的额外损害,并不靠谱。

中欧关系受到美国的影响,但故意回避中美欧博弈的大局,片面夸大中国对俄乌冲突立场的“后果”,别有用心。

比较搞笑的是,斯塔西还列举了一串中国的额外“失误”,其中一条是“中国最近向俄罗斯主导的塞尔维亚提供了一组弹道导弹”(a cluster of ballistic missiles)。

这又是哪来的小道消息?哪怕西方媒体,之前猜测的也是中国制造的FK-3防空导弹,是“红旗-22”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外贸型号,得多没常识才能搞错?


Defense Brief网站报道截图

作者还声称,即使是“地位较低的所罗门群岛也告诉西方,它不会成为中国军事设施的所在国”。但中所安全框架协议本来就不包括这样的军事设施,所罗门的澄清是迫于西方“无中生有”的指责。

原文的结尾也让人费解,斯塔西认为“中国向国外投射力量的能力,已经开始受到国内人口迅速减少的影响”(suffer from its rapidly shrinking population at home)。

俗话说,“别问为什么,先问是不是”。中国人口目前是增速趋缓,但还没有减少,更谈不上迅速减少,何来“已经”影响?一个学者得上几个菜喝多少酒,才能搞错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本身?

21世纪了,谈投射力量,多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口?就算谈人口,是谈人口结构,还是谈绝对数量?中国人口不管怎么变化,任何年龄段的绝对数量都小不了吧?

短短一篇文章,斯塔西既有不少低级错误的硬伤,也有“无中生有”的故意炒作。但看他的履历,“理应”有更好的表现。

他是密歇根大学的学士、牛津的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进入学术圈子,是在杜兰大学担任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

2009年,到美国国务院驻院一年(a scholar-in-residence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这算是比较难得的接触外交实务的机会,杜兰大学为此还特地发了新闻。


杜兰大学报道截图,说“全村的希望”有点夸张,寄予厚望那是肯定的

他在国务院具体的职位直译过来是“国际事务官”(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Officer),在“重建与稳定协调员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for Reconstruction and Stabilization)研究欧盟与北约关系。据称,也为欧盟和英国政府做过一些工作。

再往后,在杜兰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当教授,为联合国、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北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盟和诸多智库、企业、政府(如阿联酋、索马里、阿富汗)等提供咨询。

他出的书也挺能把握时代脉搏,都是当时比较热的议题,比如《整合欧洲》《东方崛起,西方末日?》《全域战争:特朗普、拜登与为全球民主而战》。

目前在半岛电视台的网站上,对他的冗长介绍称其“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政府、学术圈和私营领域花了同样多的时间”。

不过在那些知名美国刊物上,其简介的主要“卖点”,还是“奥巴马政府的前国务院官员”。从中倒也可以看出,杜兰大学当时发新闻并非小题大做。

暂且不以“旋转门”来形容他的跨界历练,但这些经历本来很有希望打造一个既懂学术,又理解真实世界的中青年学者,或学者型官员。

如果能多一些这样的人,推动美国的外交政策更为务实、理性,顺应多极化的大势,那对全世界可能都是好事。

然而,从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傲慢、无知、想当然。或许他在内部报告里,提供的都是“真知灼见”,但无法理解为何在公开出版物中要留下这么多低级错误。

如果这是一种“战略忽悠”,很难说忽悠的是谁。近几年,中国网友把某些成天赶着热点胡说八道的人,称为“媒体经济学家”,斯塔西就有点活成了“媒体国关学家”。


如今在媒体上时常露面的斯塔西,似乎不再意气风发

美国媒体上充斥着似是而非的国关言论,而且从实际效果看,这如果真是“战忽”,并没有忽悠住中国,反而让自己在死撑霸权、拒绝多极世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术理性和实务理性,也没有互相促进,都说不清到底是谁成了“非理性”的染缸。

斯塔西本身大概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但他隐隐地成了美国外交政界、学界能力下滑,把自己越忽悠越瘸的一个注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