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神童13岁考上985,茅台承诺资助4年费用,为何仅1年就停了?

热点资讯2022-06-18 17:00:29未知

贵州神童13岁考上985,茅台承诺资助4年费用,为何仅1年就停了?

2009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亲自前来火车站,迎接一位身份较为特殊的学校新生——小神童廖崴。

本应上初中的年纪,廖崴却因为天资聪颖连跳数级,在13岁的时候便参加了高考,并取得了563分的出色成绩,被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录取。茅台集团知晓了廖崴这个小神童的家庭情况后,便承诺将全权负责廖崴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


资料图

茅台集团为何会对廖崴如此慷慨大方?而又为何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茅台集团便终止了对廖崴的资助?

小神童入读名校985

2009年的高考季,一名年仅13岁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稚嫩的脸庞与瘦小的身板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但他却毫不在意,只一心关注面前的试卷,专心致志地答题。这个小孩便是廖崴。


资料图

高考成绩出来了,廖崴居然能考了563分!他的班主任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后,亲自赶往廖崴家中报喜,当时正值农忙时节,廖父廖母都在地里干农活,廖崴也在田间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等廖崴的班主任终于找到他们时,已是累得气喘吁吁,看到廖崴班主任隔老远就激动地大喊:“廖崴!高考成绩出来了!出来了!你考了563!563!”听到消息的廖崴一跃而起,迅速跑向班主任,廖父廖母闻言更是激动得直落泪。


资料图

“13岁的贵州山区小神童高考563分”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对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小小少年格外好奇,并毫不吝啬的将“小神童”“文曲星下凡”“不世出的天才少年”等诸多美誉加诸在这位仅有13岁的小孩子身上。

无论外界多么纷扰,此时的廖崴却在为自己填报志愿而发愁,虽然他学习成绩很好,但他毕竟只有13岁,眼界阅历十分有限,更何况从小到大他只有在代表县里参加数学竞赛时才去过大城市,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学习成绩外,廖崴与同龄的其他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


网络图片

廖崴找到自己的老师,向她讲出了自己的困扰,面对着还是个孩子的廖崴,老师选择对他循循善诱:“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和你以后的学习还有工作都有很大关系,你以后想干什么工作呢?”

这个简单的问题似乎难倒了廖崴,他一头雾水,工作……做什么工作……可是自己也不知道啊,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工作呢?

在廖崴看来,自己身边接触过的职业除了老师和卖东西的小商贩,似乎就只有下地干活的父母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老师便建议他可以选择农业相关的专业,这样等他毕业后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科学研究,造福广大农民!

廖崴眼前一亮,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廖崴填报了我国的985名校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的化学专业,并被该专业成功录取。


资料图

两个多月后,廖崴和父母从北京火车站出来,第一眼便见到了那个对自己未来学业助益良多的人——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

生长于深山的栋梁之材

接到廖崴一家即将来学校报道的消息后,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亲自带着迎新的志愿学生等在北京火车站的出站口。在经过数个时辰的等待之后,柯炳生校长终于见到了廖崴这个小神童。


资料图

当时的廖崴穿着普通的短袖短裤,脚上踩着一双塑料凉鞋,看起来都是为了这次来北京上学新买的,身上背的书包上面还印着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的卡通图案,第一眼看过去实在没有半点“出挑”之处。

但很快,柯炳生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过人之处,从偏远山区乘坐数天火车,不远万里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求学,哪怕是廖父廖母都藏不住眼中的无措与惊惶,而廖崴却丝毫不怵,落落大方地面对着来接自己的校长和同院系的学姐学长,甚至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好。


资料图

坐上学校迎新的大巴车,廖崴开始和柯炳生校长聊天,从谈话的内容中,柯炳生校长也知晓了关于廖崴和他家中更多的情况,不禁对这个小小年纪便考上大学的小神童更加喜爱。

廖崴出生在贵州深山里的大方县兴隆乡,家中世代务农,父母每天干活都很辛苦,但是家中却始终不见“钱”,一家子过得紧巴巴。虽然家庭不富裕,廖父廖母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十分上心,一直在尽心尽力供应廖崴读书。

毕竟在很多的偏远山区,相当一部分孩子早早就辍学帮家里干农活或者出去打工赚钱了。

而廖崴自小所展现出来的惊人天赋更是让二人惊喜,对比同龄的孩子,廖崴从小就对读书学习特别感兴趣,小学课程对廖崴来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于是在老师们的建议下,廖崴只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跳级读完了小学,他“小神童”的名头也在当地传播开来。


资料图

进入初中后,廖崴也未觉得学习起来有多么吃力,他对学习简直“信手拈来”,并未在学习上死下功夫却一直有着名列前茅的骄人成绩,同时他还经常帮助身边的同学为他们解答不会做的难题,惹得身边大他好几岁的同学“又爱又恨”。

去县里上中学后,廖崴几乎每年都拿奖学金拿到手软,这时候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从此更坚定了努力学习把握自己人生的志向。他还经常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各种竞赛,甚至还荣获过省级数学竞赛的一等奖,连续三年都是全国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得主。


资料图

廖崴深知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这次来北京上大学,廖家父母东拼西凑完几千块的学费后,实在不放心年少的廖崴独自一人拖着沉重的行李去北京,便又拉下脸借了一些钱陪着廖崴来北京上大学,同时自己也来看看大学到底长什么样子。

柯炳生校长听罢,当即表示针对廖崴的家庭情况,学校方面可以减免一些学杂费,以减轻廖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他还向廖崴的父亲介绍了一份在学校教学楼值班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增加廖家的家庭收入,还方便廖崴的父亲留在北京照顾他,毕竟这时候,廖崴只有13岁而已。


资料图

廖崴入学后不久,柯炳生来找他商讨了一件事,原来是贵州本地的知名企业茅台酒业找到了柯炳生,希望他能帮忙联系廖崴,表示茅台集团愿意承担廖崴大学四年的所有花费,直到毕业,甚至还提出待廖崴毕业后可以去茅台集团上班,待遇从优。

就这样,廖崴这个从贵州深山中走出的小神童在本地企业的资助下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然而仅仅过了一年,茅台集团便终止了向廖崴的资助,这其中又有着哪些牵扯呢?

天才少年误入歧途

在大巴车上廖崴曾经向柯炳生校长立下豪言壮语:两年修完本科四年的学分,然后考上研究生攻读硕士博士!听得柯炳生校长哈哈大笑,十分喜欢这个小小少年在学习方面展现的自信。


资料图

或许是因为年纪尚小,在柯校长眼中,廖崴具有一颗十分赤诚的赤子之心,之前柯校长问过廖崴为什么会从那么多学校里选择中国农业大学,廖崴告诉他,老师说学习这个以后可以搞科学研究,他想让父母那样的农民种地不再那么辛苦。

柯校长听完十分感动,他告诉廖崴:“只要坚持你心中所想,一直为了理想奋斗,任何事情都能获得成功。我希望你来了北京,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不要被其他东西诱惑。”


资料图

他做校长这么多年,最清楚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来自小地方的孩子的诱惑有多大,经常会有凭着优异成绩考出来的学生因为自制力太差抵抗不住各种诱惑而迷失自己,断送了大好前途,每每碰到这种事情柯校长都十分痛心。

而廖崴刚刚年满13岁,正是心智发育不成熟的时候,就更容易被一些外物转移掉对学习的专注。看着这个少年懵懂不解的眼神,柯校长心中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万万没想到,柯校长的忠告居然成了廖崴大学生活的预言。


资料图

廖崴顶着“天才少年”“神童”的名头进了理学院2009级化学093班,最开始的确因为年龄受到了一段时间的关注,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学生活逐渐展开,同学之间也都彼此熟悉了,对廖崴的关注相对来说也少了很多。

本来廖崴对这种情况十分满意,但是逐渐他就发现由于年龄相差太大,他和班里的同学们总是没有共同话题可以聊,同学们聊各种八卦谈少年心事,他说奥特曼打怪兽拯救地球。最初同学们看他年纪小还会陪他聊聊天,后来实在没话可说。


资料图

而且由于之前一心学习,廖崴对人情世故方面一窍不通,经常在和同学交往时说些冒犯而不自知的话,导致同学们开始逐渐和他疏远。

面对眼前这种困境,廖崴完全束手无策,与人之间交往不像学习,只要下劲努力就好,有人说人与人的交往是门艺术,那此时的廖崴简直就是完全被艺术殿堂拒之门外。

而且由于身处985名校,身边的同学们各个都是天之骄子,原本成绩出众的廖崴也开始显得“平庸”起来,他找不到可以倾诉苦闷的同学,回家告诉父亲之后,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安慰,反而被父亲责备不好好学习想太多有的没的。

走投无路之下,廖崴无意中接触的网络给了他一丝“慰藉”,精彩的网络游戏就像是精神鸦片,能让廖崴短暂沉浸在虚拟世界中,遗忘现实的不快。然而这种快乐就像是在饮鸩止渴,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空虚,廖崴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填补内心的空虚。

连续熬夜玩游戏,廖崴白天十分没有精神,经常在课堂上睡觉,不听课的下场体现最直观的便是廖崴在大二时的期末成绩,16门课程挂科14门,这个成绩将面临的是学校的劝退处分。

而听说了廖崴在校表现的茅台集团,更是早在一年前便宣布了停止对廖崴的经济资助,直言他们公司希望资助的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只会玩游戏的“网虫”。

面对着几乎可以说是“众叛亲离”的情况,这个昔日的天才少年又该何去何从?

痛改前非为时不晚

就在廖崴距离万丈悬崖仅一步之遥的关键时刻,一个人出现将他拉了回来。这个人就是领着他步入大学校园的柯炳生校长。


资料图

廖崴“亮眼”的期末成绩终于让柯校长坐不住了,他找到廖崴,看着这孩子与初见时截然不同的样子,柯炳生强忍着心痛问他:“你还记得刚来时我对你说的那句话吗,小廖?”

“只要坚持你心中所想,一直为了理想奋斗,任何事情都能获得成功。我希望你来了北京,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不要被其他东西诱惑。”本以为早已忘记的殷殷教诲,此时却被一字不落地回忆起。


资料图

廖崴回想起自己这两年混日子的浑浑噩噩,不禁红了眼眶,声泪俱下地对这个帮助自己许多的慈祥老人忏悔,他把上大学之后的心路历程完完整整地讲给了柯校长听,柯炳生听完也难过得不住叹气。

最后,他摸着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廖崴语重心长道:“好孩子,知错就改,这样就很好,很好……”


资料图

在柯校长的从中协调和帮助下,学校方面愿意再给廖崴一次改正的机会。廖崴十分开心,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转了专业,从头开始进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电111班学习,与2011级的学弟学妹们成为同学,此时的廖崴经过两年的时间已经学会了很多,再也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

同时柯校长还派人将廖崴的母亲从遥远的贵州接来了北京,陪伴廖崴度过这段难捱的时间。廖崴感受着周围截然不同的一切,宛如新生一般,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再不能辜负母亲悉心的照顾和柯校长无私的帮助。


资料图

怀着这样的念头,廖崴在学习方面一往无前,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在2015年6月,廖崴凭着本专业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同年9月,获得本校保送资格的廖崴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

在后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每次遇到好消息廖崴都不忘找柯校长分享喜悦,因为他明白,如果当初没有柯校长在关键时刻拉他一把,谁知道如今的他又会龟缩在哪个网吧的小角落,迷失在互联网这片虚拟海洋呢?


资料图

对于自己这段“歧途”经历,廖崴现在想来也是十分心惊。因此对柯校长,廖崴的心中是一万个感激,而柯校长对迷途学生由衷的关爱和不懈的引导也无愧于自己所从事的伟大的教育事业。

结语

据廖崴所言,他将会在2022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届时他将带着自己的简历前往茅台集团应聘合适的职位,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向他们证明自己早已不再是十年前那个玩物丧志的“网虫”。

从廖崴的故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柯校长这类教育工作者的伟大无私,更应该多多关注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应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和分级制度方面有着更加完善的改进。

本文标签: 茅台  贵州  名校  柯校长  中国农业大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