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那片沙 那棵树 那条路——内蒙古杭锦旗沙漠治理侧记

热点资讯2022-06-20 23:40:35未知

瞭望 那片沙 那棵树 那条路——内蒙古杭锦旗沙漠治理侧记

沙害,一度让杭锦旗的百姓饱受煎熬。要生活,就必须要治沙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代代治沙人的善举开始得到库布其沙漠的回馈。人沙和谐,绿富同兴,曾经扰人的沙害变为如今致富的“金沙”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朱文哲

昔日的库布其,黄沙漫天,是一片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闭塞万物,像一道天堑横亘在杭锦旗人面前。

如今的库布其,绿覆黄沙,一条条在沙海中延伸的公路分隔沙漠,联通南北,为杭锦旗人带来发展的希望。


杭锦旗群众在沙丘上栽设固沙沙障 杭锦旗委宣传部供图

治沙精神薪火相传

“扫沙,是学校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花甲之年的张子俊提及儿时记忆犹新。在杭锦旗土生土长的他回忆说,小时候每天早晨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要先挖走教室门口的沙,再扫掉课桌上一层厚厚的土,大家才能上课。沙害,一度让杭锦旗的百姓饱受煎熬。要生活,就必须要治沙。

20世纪50年代初,杭锦旗设立第一批治沙站和国营林场,第一代治沙人沿着沙漠边缘栽种“锁边林”,开始了种树治沙的探索。

“开始栽树时没路没水,人们得把一天的干粮备足才能去造林,后来人们在沙地里搭起简易灶做饭,有时一阵大风刮过,刚做好的饭里全是沙子,大家也就那样吃了。”讲起父亲贾尚付当年的治沙经历,年过五旬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什拉召治沙站站长贾文义打开了话匣子,“遇到下雨天我们也不会休息,父亲说要趁着下雨把苗木的种子种进去。”

受限于种树的经验和方法,治沙初期林木的成活率非常低。“当年风沙大,有时一夜之间黄沙就把刚栽好的树苗埋住,人们必须和时间赛跑。”贾文义说,“父亲他们当年先在沙里种上一排排沙蒿,将流沙基本固定下来,再把沙柳、杨柴、紫穗槐等灌木树种栽在沙蒿带中间,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让这片不毛之地长出了绿色。”

20世纪80年代,杭锦旗提出“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治沙政策,提升了百姓参与治沙的积极性。

祖祖辈辈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白音道尔计从部队退伍后,看到家乡出台了新的治沙政策,毅然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乡治沙。从围圈草场到划片放牧,从种甘草到种杨柴,白音道尔计把9000亩沙地变为绿洲。

1996年底,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的牧民乌日根达来,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用换来的钱买了树苗,开始了新一代治沙人的植绿之路。

“这个时期种树的技术比较成熟,成活率高了很多。”乌日根达来说,一方面机械整地、飞播造林等一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种树植绿的质量,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不断创新种树方法,新型“水枪冲孔插苗”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效率高,苗木成活率也高,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治沙新方法。

面对茫茫大漠,几代杭锦旗干部群众顶烈日、战风沙,总结出“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取得了如今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的成绩。

在沙海蹚出一条路

夏日午后,驱车行驶在杭锦旗的穿沙公路上,目之所及尽是绿色,据当地老一辈人讲,过去汽车很少,汽车能走的路也少,农牧民去旗政府办事大多骑骆驼,往返100公里的路程通常要走六七天。

家住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的斯仁高娃以饲养牛、羊和骆驼为生。过去斯仁高娃家卖过牛也卖过羊,但从不卖骆驼,因为骆驼就是她家的“小汽车”。

“以前没公路,进城办事买东西得先骑骆驼翻沙丘,在沙漠外寄存好骆驼再去搭车,有时候还不一定会有进城的车,还得等。”那个时候,出门隔天回家对她来说是常有的事。“为了讨生活,好多人家都搬去了黄河沿岸。”

1997年初,为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杭锦旗决定修建穿沙公路。

同年6月,时任杭锦旗交通局局长的白富华带领8名技术人员,开始对这条待建的穿沙公路全线进行勘测设计。白富华回忆说,随着勘测里程的一天天延伸,沙漠也“一天比一天大”。烈日当头,勘测队员手拉测绳、肩扛仪器,在黄沙中描绘公路的雏形,很多机器都因高温停止工作,队员们被烫沙灼脚也是常有的事,但人们的干劲丝毫没有减弱。

人在沙漠走路都是走一步退半步,在这里修筑路基的难度更可想而知。“前一天刚刚平整好的路基,常常被晚上的一场风刮得面目全非,甚至又变回了沙丘,人们只得第二天重新再干。”白富华说,虽然这一过程反反复复十分辛苦,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修路的热情,因为人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沙海蹚出一条路。

“那时,全旗的百姓都参与到修路当中,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几岁孩童,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这条路是真正凝结了杭锦旗百姓心血与汗水的公路。”白富华说,为了固沙,人们要把沙柳条栽成网格状,可汽车拉来的沙柳只能卸在路边,人们就背着一捆捆50多斤重的沙柳往沙漠里走。“有的人连走带爬地背着沙柳上了沙丘,遇到一股大风又被吹下来,就再接着爬上去。”

两年后杭锦旗的第一条穿沙公路正式通车。20多年来,曾经两车道的柏油路变成了如今平坦宽阔的高速路,“两横五纵”的7条穿沙公路总里程近1115公里,穿沙公路两侧共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飞播造林56万亩、设置沙障近5万亩、封沙种草超过百万亩,茫茫大漠变为绿色通途。

绿色生态回馈善意之举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代代治沙人的善举得到库布其沙漠的回馈。据统计,在沙漠生态治理过程中,杭锦旗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当地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4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如今的2.3万元。

“路修通了,来沙漠旅游、投资、搞科研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过去迁走的人又搬回来了。”斯仁高娃说,“我们现在出门都开小汽车,骑骆驼是旅游项目。”

斯仁高娃所在的道图嘎查曾经黄沙遍野,2006年,当地投资建设了占地500亩的“牧民新村”,很多过去因沙害而搬走的人又回到这里一起重新创业,发展沙漠旅游业。

斯仁高娃在“牧民新村”开了一家“牧家乐”,全家的年收入最高时超过10万元。如今,住在“牧民新村”的居民已有36户,他们的户均收入从2006年的不足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元,人们在沙漠里吃上了“生态饭”和“致富饭”。

人沙和谐,绿富同兴,曾经扰人的沙害变为如今致富的“金沙”。依托库布其沙漠,杭锦旗近年来建成多个高标准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成功创建库布其沙漠文化旅游品牌,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近79.5万人次,实现收入2.32亿元。

和斯仁高娃一样,年轻人云昇也在沙里探索出一条致富新路。

今年35岁的云昇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杭锦旗,成立了一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营甘草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家附近就有国营甘草厂,孩子们在假期靠采挖甘草就能挣一部分学费,村里老人说这是可以永续利用的绿色银行。”云昇说,合作社于2018年正式投产,到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6000亩甘草种植基地、年产500吨甘草、年均营业额达到800万元的公司。“绿了土地,富了乡亲,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以实现。”云昇说。

(参与采写:任海军)■

本文标签: 杭锦旗  沙漠  瞭望  库布其沙漠  塔拉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