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向小红书确认得知,近日小红书在站内发布《关于MCN机构买卖账号及刷量作弊行为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处置存在买卖账号、发布水文、利用非正常手段获取粉丝和为笔记刷赞等作弊行为的机构和作者。不止小红书,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今年抖音和快手也纷纷对内容生态强化管理,对部分发布主体以“虚假种草”谋求商业转化的行为拉起警戒线。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平台治理,用户服务质量管理与精细化运营应双管齐下。
处置4家MCN
据了解,在《公示》中,小红书点名提及美趣文化、杭州邻家网络、聚微传媒、熊小婴等4家MCN机构及其旗下部分作者存在上述作弊行为,严重伤害小红书用户体验、品牌方利益以及社区生态。
事实上,就在今年1月,小红书正式宣布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点名后者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小红书还提及,近一个月,平台通过三轮治理累计封禁了81个品牌及线下机构,处理“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小红书月活已经达到2亿,其中72%是“90后”。作为热门“种草”内容社区,小红书用户规模逐步庞大的同时,更是吸引商家、MCN、品牌商等各类主体争相涌入,企图以内容“种草”分得一杯羹。“小红书的垂直类KOL相对较多,投放转换率也比较高。”一位健身类新消费品牌从业人士对此坦言。
然而,这些内容到底加了多少“滤镜”,经过多少“剪裁”?曾经跌过“坑”的用户们对小红书上的信息已经颇为谨慎和犹疑。“以前在小红书上看完功课就可以直接下单,现在我还会去搜一下其他消费者的评论,判断一下内容的真实性。”消费者张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
维护内容根基
毫无疑问,内容电商平台持续产出具有高趣味性、丰富度的内容,是其盘活用户池并证明自身商业价值的重要砝码。无论是小红书,还是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其发展曲线均是以内容起家,在形成庞大用户体量和社区氛围后,再接入电商业务形成生意闭环,向品牌商、MCN机构等收取一定的入场费和广告等费用。
不过,这也导致进入的各类角色鱼龙混杂。去年国庆节期间,小红书便因为用户发布的一篇“粉红沙滩”笔记与现实风景大相径庭被顶上微博热搜,一时获得3.8亿的阅读量和2.5万的话题讨论。而平台在消费者层面信誉度下降,久而久之,便会陷入用户流失,内容生态失衡的恶性循环中,甚至对商业经营的信任度也产生连带影响。
“‘虚假种草’属于虚假营销内容范畴。”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杂草”丛生,损害的终究是用户的合法权益,它会把真正的用户种草信息淹没在虚假信息的海洋里,引导用户作出错误消费判断。
除了提升准入门槛,并对入场者身份和发布内容采取贴标等手段进行公示,当前平台对于涉及食品、医美等领域的商业规范也进一步趋严。例如在6月16日,抖音电商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健康类认证创作者商品分享功能的公告》,宣布将关闭医疗健康类认证创作者账号的商品分享功能。快手则在今年3月发布《医疗器械及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宣传规范》,规范平台带货达人推广内容和行为。
刺破虚假繁荣
维护海量内容的真实性,保护创作者的作品权益,于内容电商而言无疑是一场漫长的整治肃清之路。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小红书上搜索“推广引流”,便有超过1万条笔记弹出。而在抖音,仍有不少账号在评论区中询问不同粉丝量级的账号报价。
另一方面,作为公众娱乐和消费的重要传播载体,内容电商将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政策。据了解,在去年12月底,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开展“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提及将紧盯短视频、直播、电商平台等商品营销环节,治理制造虚假销量、虚假好评等问题。
此外,上述行动还强调,将重点整治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或通过“养号”、占领前排好评、劝删差评等方式。
“虚假营销是品牌在自讨苦吃。”一位美妆品牌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当下的电商营销环境中,不仅造假的成本变高,消费者的敏感度和消费理性也在提高。
赵振营则建议称,除了平台治理,关键是平台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创造新的利润来源节点,提升单个用户贡献值,从而降低对用户增长数据的依赖性。中国互联网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年代,需要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求得更大的用户让度价值。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实习生 乔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