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杨蓉】当地时间6月21日下午4时,在首射失败、又两度推迟发射后,“命运多舛”的韩国自研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终于再次发射。约一个小时后,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下称“科技部”)部长李钟浩(音)正式确认,“世界”号发射成功,人造卫星模拟载荷成功入轨。
韩联社指出,这是韩国首次利用自研运载火箭发射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标志着其成为全球第7个拥有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李钟浩盛赞这是个“里程碑的瞬间”,并表示要继续建设“宇宙强国”的“大胆旅程”。不过,对于这一好消息,韩国网友却纷纷表态“这是文在寅的功绩”,还有人让现总统尹锡悦“别想着抢功劳”。
6月21日,“世界”号成功发射。图片来源:韩联社
韩国此次发射成功属实来之不易。
“世界”号火箭全长47.5米、重约200吨,一级火箭由4个75吨级推力液体发动机捆绑而成,可产生300吨级推力,二级火箭捆绑一个发动机,三级火箭由1台7吨级发动机驱动。其目标就是将模拟卫星送入距离地面600-800公里的近地轨道,并借此掌握相关开发技术。自2010年投入项目以来,有250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共耗资近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去年10月21日的首射中,“世界”号在发射36秒后即出现异常:由于试验时未考虑到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巨大加速度,三级火箭的氧化剂罐内的氦气罐固定装置在飞行中出现松动、到处乱撞,致罐体内部出现裂缝。最终因氧化剂出现泄漏,火箭熄火早于预期,未能将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这项耗时耗财的项目留下了并不光彩的一笔。
经过调整设计并拆卸重装第三舱段后,韩国原本计划在今年6月15日,让“世界”号搭载比前一次重量更大的载荷,即1.3吨的模拟卫星加上4颗用于验证性能的卫星(此前仅搭载一个1.5吨的模拟卫星),进行第二次发射。性能验证用卫星上安装了原子能电池等3种试验用国产太空零部件,以及分别由朝鲜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制造的4颗超小型立方体卫星(下称“小卫星”)。
但受到强风影响,发射日期被迫推迟一天至16日;此后在准备发射过程中,又发现一级火箭上测量氧化剂量的水平传感器异常,发射再次被推迟至今日(21日)下午4时。
6月21日,“世界”号成功发射。图片来源:韩联社
韩国时间当天下午4时左右,“世界”号按计划在南部全罗南道罗老宇宙中心点火升空。
4时2分左右,成功分离一级、二级火箭。
一级火箭分离
4时3分左右,整流罩(卫星保护罩)分离,突破200公里高度。在这一阶段,火箭末端的圆锥形整流罩像向两侧裂开般分离出去,露出里面的卫星;如果时间不合适或爆发力不足,都会导致分离失败。2009年,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首次发射失败,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整流罩分离
之后,“世界”号继续正常飞行,达到600千米的飞行高度。4时13分左右,三级火箭熄火,进入700公里预定轨道。4时14分和4时16分,分别完成了模拟卫星和性能验证卫星的“箭星分离”。
4时45分许,也就是发射42分钟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卫星控制室确认,韩国在南极设立的世宗基地地面通信站成功接收到卫星信号,验证卫星正常工作。这一次,“世界”号卫星成功入轨。
6月21日,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在“世界”号发射后欢呼庆祝。图片来源:韩联社
下午5时许,韩国科技部部长李钟浩正式宣布发射成功,模拟卫星已稳定在计划轨道上。卫星将在22日与大田宇航中心地面基地开始正式通信。
李钟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一天是韩国科技史乃至国家历史的“里程碑式瞬间”。他指出,这是韩国自1993年6约发射首枚一段式固体燃料科学火箭(KSR-Ⅰ)后,时隔30年成为“第7个在自己土地上自主发射自己研发的发射体的国家”,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此前,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六个国家具备发射1吨以上级别卫星的能力。
李钟浩还表示,韩国将继续把自己建设为“宇宙强国”的“大胆旅程”。
韩国总统尹锡悦也观看了“世界”号的发射直播,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是过去30年努力的结晶,“今后航天之路向韩国敞开”。
6月21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尹锡悦(右一)正在收看“世界”号发射现场直播。图片来源:韩联社
不过,这一尹执政期间的喜讯,韩国网友纷纷在相关报道下表示,这是文在寅的功劳。
“不管说什么,‘世界’号发射都是文在寅政府的功绩……文在寅总统应该尤其感慨万千吧。”
有人直接转发“呐喊”:“一切都多亏了文在寅!”
还有人指出:“在2021年5月韩美首脑会晤(文在寅-拜登)上,是应文在寅总统的要求,韩美商定终止《韩美导弹指南》。韩国过去不是没有技术,而是事大主义的党派势力“国民力量”为了实现自己统治,将国家的技术、安保主权献给了外国势力,是文在寅总统纠正了这一切。”
有网友更是直言:“尹锡悦你应该不会把这份成功当作自己的来宣传吧?你不要吝啬地支持(这个)项目就是了!”
《朝鲜日报》指出,“世界”号此次发射任务还面临着最后的一个难关,就是能否将4颗小卫星送入太空。性能验证卫星将从本月29日至下月5日,每隔两天依次发射4颗立方体卫星。如果韩国借此掌握了相关技术,就可以通过一次发射将多枚小卫星带到宇宙。
此外,韩国宇宙研究中心将于明年上半年制作第三枚“世界”号火箭,并在2027年之前再进行4次发射。韩国还计划在2030年使用新一代火箭发射月球探测器,2031年发射无人探月飞船。
运载火箭体系开发部部长张永顺(音)也指出,随着“世界”号第二次发射成功,14年来的运载火箭自主开发事业成功告一段落,但只有通过反复发射“世界”号才能确保其可信赖度,才能称得上真正完成这一事业。
《亚洲日报》指出,韩国的火箭产业起步较晚,初期发展经历坎坷。2013年1月,由韩国和俄罗斯共同制造的两级火箭“罗老”号(KSLV-1)在经历过两次发射失败后,第三次发射终于取得成功。
有观点称,韩国的运载火箭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所掌握并能够实际应用的火箭技术级别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韩美导弹指南》长期以来对韩国火箭研发的限制也是“世界”号火箭发射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亚洲日报》指出,韩国的运载火箭产业起步较晚,初期发展经历坎坷。由韩国和俄罗斯共同制造的两级火箭“罗老”号(KSLV-1)也是在经历两次发射失败后,在2013年1月的第三次发射才终于取得成功。有观点认为,“世界”号火箭发射之所以频频出现问题,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起步较晚,目前所掌握并能够实际应用的火箭技术级别相对较低。另外,《韩美导弹指南》长期以来对韩国火箭研发的限制,也发挥着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