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个8岁的男孩很轴,他的爸妈比他还轴。
武汉这个8岁的小男孩,刚刚上小学三年级,突然就迷上了玩游戏,是那种上瘾性的迷,为了玩游戏,可以不吃不喝不上学,爸妈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搦住脚脖子也哭过,对孩子毫无办法。
近日,孩子说“不想上学了”,意思是在家玩游戏呗!
于是,爸妈索性将计就计,同意孩子休学,但玩游戏要有规则,每天可以玩到16个小时,一日三餐定时吃,过时不候,且中午晚上孩子要向爸妈复盘总结,说过程,说体验,说感悟。
不光是这样,爸妈还有“秘密武器”,他们请来了一些游戏高手对孩子进行降维打击,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爸妈目的是让孩子体验到,玩游戏不比上学来得简单,让孩子厌恶游戏,然后再把他逼到学校去。
孩子起初很兴奋,但是三天下来,孩子已经崩溃了四次。孩子输了游戏后会嚎啕大哭。
爸妈就问孩子:是上学好?还是玩游戏好?
孩子仍然说:玩游戏!
那好吧,父母和孩子的较量就继续进行,目前还没有分出胜败输赢。
网友们都看傻了,孩子玩的游戏都懂,父母玩的“游戏”着实让人看不明白了。
实际上,父母玩的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游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游戏,是“以虎狼之药治虎狼之症”的游戏,是“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的游戏。
那么,父母这种玩法靠不靠谱?这种“反向式育儿”的方法,能不能让孩子“缴械投降”呢?
我看还真的不好说。
曾经有过类似的实验。
疫情时,郑州有一个9岁男孩玩游戏上瘾,家长管不住,索性陪着孩子玩游戏,还请来高手陪孩子玩,终于将孩子打得落落大败。
后来,孩子不再玩游戏了,他不但厌恶游戏,还厌恶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考试班上倒数第一。
老师说,孩子不知为什么变得无精打采,老师给他谈心,孩子却说:“老师,您别费心了,我就是个废物,什么都干不好,没救了。”
这是家长通过降维打击,一下子打灭了孩子的自信心,变得抑郁了,家长只好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黑龙江还有一个8岁女孩,平时有拖拖拉拉的毛病,有一天,在准备送女儿上学时,妈妈故意放慢动作,穿衣服脱衣服好几次,把在门口等待的女儿都急哭了。
妈妈说:你还知道急呀,想着你不会着急呢。
实际上,以上的这些方法都是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用来戒烟,戒酒可能有效果,拿这一套来让孩子厌恶游戏,总觉得不靠谱。
我认为这不是“厌恶疗法”,简直是虐待孩子,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家长会后悔莫及的。
我觉得正确的方法是,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找到孩子更积极向上的兴趣点,而不是以这种让孩子崩溃的方法来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