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生活着古老而神秘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
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族人下山建村定居。放下猎枪,走出深山,迎接“新生”……鄂伦春族人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升级“撮罗子”,秀出“民族风”
一根根弓箭造型的路灯、一幢幢“撮罗子”外观的民房……走进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鄂伦春族人过去打猎居住的“撮罗子”,是一种用兽皮、树皮、树枝等搭建起的原始建筑。“撮罗子”早已成为历史,但为了保留这种独特的文化,新生鄂伦春族乡为群众新建房屋依旧按照这种传统建筑的独特造型进行外观设计。
乡长孟立焕介绍,2011年,鄂伦春新居建设工程、旧房改造工程开始实施。新居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免费提供给鄂伦春族群众居住,共25栋50户。新居工程包括室内装修以及铁片仓房、环保厕所等配套设施。
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一角。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过去在深山打猎,住在简易的‘撮罗子’里,冬天取暖靠架火堆。”63岁的村民莫彩强说,现在的居住条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房屋坚固明亮,水电网都通,设施齐全。
新生鄂伦春族乡着力为村民打造宜居舒适的家园,目前全乡实施村庄绿化面积11.5亩,村屯种植花卉1300平方米,沿河种植花卉8254平方米,种植白桦树400多株,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旅游+产业:口袋鼓起来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曲唤起很多人对鄂伦春族民俗和文化的向往。
每年盛夏,当地村民与各地游客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鄂伦春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游客可感受鄂伦春族迎宾仪式等民俗,体验射箭、骑马等体育项目,参与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欣赏口弦琴、鄂伦春族歌舞表演等。
“这里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潜力巨大。”孟立焕说,新生鄂伦春族乡现已形成一系列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项目,建成了民俗旅游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余人。
新生鄂伦春族乡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域。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除大力发展旅游业,去年起,新生鄂伦春族乡因地制宜,瞄准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试种赤芍等中药材,让自家闲置的院落“绿起来”,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关春英说,去年全村有31户农户种植了赤芍,今年村里又和企业深度合作,更多农户参与种植,预计每年每亩可增收5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新生鄂伦春族乡将建设中药种植示范观光基地、中药文化研学基地等项目,逐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传承“活化石”,乡村添魅力
狍皮制作、桦树皮制作、摩苏昆(说唱艺术)……鄂伦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今年67岁的张玉霞精通传统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将创意与非遗融合,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让这项古老制作技艺得到了更好推广。
“我的母亲和姥姥都熟悉桦树皮制作技艺,我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张玉霞说,退休后,自己开始钻研这门技艺,并免费教授给非遗爱好者。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玉霞在制作桦树皮工艺品。新华社记者刘赫垚摄
这些年,她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过很多地方展示,收获了不少奖项。“有关部门还为我提供工作室,让我更好地进行创作和推广。”张玉霞说。
如今,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新生鄂伦春族乡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3个。
与此同时,凭借充满鄂伦春风情的古村落风貌和优质的生态资源,非遗体验游、特色饮食游等旅游项目纷纷“落地开花”,文旅融合效应显著。
北方游猎文化“活化石”正焕发新活力,美丽的鄂伦春乡村更加迷人。
记者:刘赫垚、朱悦
编辑: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