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丹东振兴区
辽宁丹东,终于冲上热搜。
随着一段9分钟视频在网络传播,“一巴掌”引发的热议持续升级,从“警方通报父女黄码看病闯卡被拦后袭警”“社区回应父女黄码取药被拦后袭警”到“丹东高铁飞机已停运三个月”“丹东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48小时内,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超8亿次。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截图
而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丹东,昨日深夜正式发布《关于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除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外,其他居民可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全市有序流动。
事实上,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张防控网上,边境城市一直是重要的物理节点,但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它们的防控始终显得“静默”。此前,云南瑞丽因前副市长的一封“求救信”,方才让外界看到边陲小城的防疫困境。
这一次,就医父女与当地警方的“冲突”撕开了丹东的“困境”。很多人这才注意到,4月24日以来,丹东遭遇了3波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近千例,而200多万丹东人已“足不出户”两个月。
有人说,这座地处中朝边界线上的“中国最大边境城市”,以一种不太体面的方式冲进公众视野——对立志“2023年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丹东来说,是有损城市形象的。由此引发的一个挑战在于,如何让“文明”成为骨子里的东西。
01
早在5月31日,当地官方微信平台“丹东发布”以转载方式发布消息称“封控30多天,几乎无人知晓”,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城市已经在4月份经历了一轮疫情。
图片来源:丹东发布截图
4月24日,辽宁省卫健委通报3例确诊病例,均来自丹东。次日0时起,丹东全市区开始封闭管理,所有市民足不出户。这期间,丹东新增感染者曾单日破百,直到5月16日,官方消息显示,当地实现本土阳性感染者无新增,社会面全面清零。
然而时隔一周(5月24日),疫情卷土重来,截至今日零时,这波疫情累计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已达249例。且由于疫情大部分病例传播来源仍然不清,还有出现散发病例的可能。这期间(6月2日),丹东下辖县级市东港市还暴发过一轮聚集性疫情。
也就是说两个月内,丹东经历了三波疫情。据媒体报道,因为疫情原因,丹东铁路从3月开始停运,机场从4月2日起已经关闭,整个城市的封控管理已经持续了60天左右。
封控之下,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少当地网友记录了自己在封控期间的部分经历,包括物流不通、菜价翻倍、核酸频繁、看病难等等。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截图
情绪在不断加压。在公众号“鸭绿江晚报”的案情通报一栏上,从6月22日至23日,丹东一共通报了17起涉疫违法犯罪行为,这当中为了离开封控区,私闯关卡的问题频频出现。
边境城市面临的防疫压力,比很多城市要大。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打赢这场硬仗依然是当前首要工作。但在严防死守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层层加码”的简单化管理手段,防止一些矫枉过正的“过度防疫”问题。
此前,丹东市振兴区还曾推行过一款具有健康码功能的“振兴码”,明确要求辖区内居民注册并使用该码,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商贸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活动场所也必须注册“振兴码”取得场所码方可经营。
这在当时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质疑,有媒体在微博上就“振兴码”是否必要的问题发起投票。截至目前,共有约3500名网友参加投票,其中93%的人认为“没必要,应更大范围一码通行”。在所有参加投票网友的地域分布占比排名中,辽宁位居第一,为17%。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于当地市民而言,这次就医父女“袭警”事件是一次情绪的集中爆发。在此次事件的相关微博下,“开了证明也无用为啥要开”“黄码不配看病”等留言被点赞上万次。还有丹东市民转发呼吁:“已经封控60天了,求求大家帮帮丹东吧。”
不可否认,特殊时期要有不同于常态下的治理。但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会大面积集中扩大政府公权力,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就在23日冲突视频广泛流传后,当地宣传部门表示,已注意到网络相关舆情,正在对相关事件进一步调查。
当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视频调度丹东市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真情服务,转变作风、增进感情,不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扎实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摸清透析患者、孕产妇、高龄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底数,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次日0时,丹东发布《关于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在当天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丹东市长郝建军直言,防疫工作与全市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存在疫情信息发布和回应群众关切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工作举措不够精准,长时间疲劳作战造成一些工作人员厌战松懈、工作方法简单粗放等问题。”
会上消息显示,为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做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基础上,从即日起丹东市邮政快递行业全部恢复运营,快递服务能力将逐步完善。
02
事实上,丹东的难处和压力,近来愈发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不仅专门提到“增强边境口岸和城市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规范发热门诊建设管理”,更直接“点名”丹东,明确将支持其完善城镇功能,吸引集聚人口。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178104
对丹东来说,要发展、想振兴,关键还得引人、留人,对内增强归属感、自豪感,对外增强吸引力、竞争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丹东常住人口为218.84万,较2010年减少25.63万人。在一众边境城市中,情况虽不算“最惨”,但亦不乐观。
在没有突出产业优势可言的背景下,丹东选择押宝“全国文明城市”,直言这是“推动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幸福宜居城市,实现丹东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年底,丹东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提出“确保三年后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标,并在不久后拿到“选票”——
2021年2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创建周期为2021年至2023年),447个候选者中,丹东与营口、抚顺、葫芦岛、辽阳等兄弟城市同时入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六批284个“文明城市”,其中,辽宁仅4城入列,在31个省份中排名靠后。
按照官方说法,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创建工作虽然带来了生态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改善、文明素养提升等正向效应,但其评选过程可能是一场目标明确的“锦标赛”。“为成功创建或保留荣誉称号,参评城市往往会脱离城市发展实际将资源向评选指标硬性倾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吴敏等人则在《政府间的竞赛治理是否有效:文明城市评比与城市卫生》一文中指出,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在经济领域外展示城市经营和治理能力的机会。
“特别是对那些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中游的城市,如果能在非经济领域有所突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将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成绩。”
在2021年4月召开的动员大会上,丹东不仅明确了2023年的时间节点,更对创建文明城市所肩负的“全局意义”加以强调,总之,“是推动‘十四五’发展取得突破的现实需要,是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现实要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丹东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
为此,当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0个工作组,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一年多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黑车”、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小广告”等被纳入专项治理范畴。最新的一项专项行动,指向了“依法合规养犬”,由丹东市公安局负责。根据“丹东发布”发布的警方提示,“不养大型犬”“不在早8时至晚6时期间遛犬”等属于文明、规范养犬。
在丹东的逻辑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目标,与地方“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可以统筹兼顾的,“双丰收”是可行的。
城叔注意到,“4·24”疫情前不久,丹东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1年创建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用丹东市委书记裴伟东的话,“三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定了就干、干就干成’”,“不断开创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当然,文明不是“喊”出来的。这次丹东被“一巴掌”送上热搜,暴露了一些工作人员厌战松懈、工作方法简单粗放等问题,由此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想真正成为一座“文明城市”,需要由表及里,让文明变成“骨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