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人命,道歉绝不该这么冷血

热点资讯2022-06-26 16:00:49佚名

两条人命,道歉绝不该这么冷血

新车企蔚来这次摊上事儿了。

从昨天开始,网上各个平台都在讨论一个消息:“有辆汽车从三楼冲出来了”。

从高处直接坠落,现场画面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车体侧躺在地上,整体损毁严重,周围还散落着很多白色水泥墙块。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车内的两名试驾员不幸身亡。


救援现场

但事情至此还没有结束。昨天傍晚,蔚来针对此次事件发出了公告。

却因为被认为“急着撇清自己、表述过于冷血”,遭到了更加剧烈的舆论反扑。

除了公关水平被网友诟病之外,其实也反映了一个最残酷的事实——

任凭新车企们再怎么高喊科技、未来这些大词,产品频频出现的基本安全问题,已经让普通人无法再忍受了。

01

“冲下楼”的汽车

“从三楼冲下”,是此次事故引发大众关注的第一个原因。

有网友发了疑似涉事大楼的照片,大概是这么个高度——


信号财经视频截图

目前具体情况还等待进一步的调查。不过由于受损最严重的是车顶部分,有猜测是由于车辆在半空中发生过翻转,最后车顶着地。

车顶抗压性通常不及车头或车尾。可能正因为如此,才让试驾员在坠落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

我们普通人在日常开车中,几乎不会遇到“坠楼”这样的极端情况。

但两死的残酷后果摆在面前,心痛又心惊是本能反应。

于是事情发生后,网友们首先质疑的点是——出事的是蔚来哪款车?

很多测试车出于保密考虑,车体外壳带有伪装。这一辆也是如此,仅凭外观无法确认车型。

不过有汽车博主根据特征猜测,这可能是蔚来打算在今年9月交付的ET5。


蔚来官网

如果他说的没错,那么意味着3个月后该车型即将被卖到普通车主们手里。

于是接下来被质疑的就是事故原因。是车辆问题还是驾驶问题?能不能避免?

从昨天下午事情开始发酵,网上就有不少猜测和说法。

根据坠地时车尾向前的姿态,车辆大概率是倒着撞破墙体的。

于是有人认为是自动泊车功能出现失控,试车员“来不及反应”。


网友猜测

也有人猜测,驾驶员在倒车时将刹车误踩成了油门。

每经记者昨天下午打电话给济南蔚来销售公司,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是,“不是制动问题,把倒挡挂成了前进挡。”

众说纷纭之中,蔚来昨晚8点发布了公告。

除了对罹难的员工表示哀悼外,并没有对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

倒是有句话特别刺眼:“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蔚来道歉声明

蔚来后来修改了声明内容,但依然保留了(非车辆原因导致)的字样。

如果说之前的讨论还只局限在汽车圈子内部,蔚来的这份声明算是彻底捅了舆论的马蜂窝。

“两个试驾员在事故中遇难,你却只顾着甩锅?”

大概一个小时后,蔚来紧急修改了声明的措辞,把硬邦邦的“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改成了“(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但依然难逃被骂飞的命运。


网友评论

事实上,网友对这份声明的群情激愤,不仅是对车企道德上的指责。

即使这真的是一起意外事故,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被解答。

出现最多的质疑——“就算是驾驶员误操作,但至少说明没有感知到障碍物,不然怎么会直冲着墙撞过去。”

还有汽车媒体猜测,涉事车辆不是还未交付的ET5,而是今年3月已经交付的ET7。

而该款车的卖点之一恰恰是超强的感知系统,号称能够横向覆盖10条车道,纵向覆盖大于一层楼高度。


资料图

还标配有自动紧急制动以及应对倒车险情的“后方穿行预警带制动”。

难免会让对之前的宣传产生不信任:“感知不了障碍物,那要那些雷达有什么用?”

另外,车身的安全性也值得探讨。

虽然车顶一般是防护较为薄弱的部位,但这次轿厢完全被“拍扁”,至少暴露出蔚来在极端翻车的情况下存在隐患。

而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从车辆专家处获得的信息,电动车的底盘和电池重量本来就普遍偏大。

当车辆倒扣时,轿厢承载的压力比普通燃油车大得多。

即使抛开对自动驾驶、挂挡系统的质疑,汽车在意外事故中能否有效保护乘客,足以牵动人心。

而声明距离事故发生仅仅三个小时,也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明明调查还在初步阶段,蔚来对具体问题闭口不谈,却忙着丢出“跟车辆本身无关”的结论。

有人讽刺:“员工和顾客都不重要,但不能耽误人家卖车。”

02

安全,蔚来们的肺管子

事情越闹越大之后,被喷最厉害的是蔚来的公关团队。

今天下午网上开始流传一张聊天截图,疑似公关总监对此事的表态。

最后一句“水军搞不倒我”,又把网友们惹毛了——

合着质疑都是水军提的,你一点问题没有呗?


疑似公关总监发文

现在全网都在劝蔚来“把公关团队换掉”。

但有关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在事故中甩锅”的争议,其实时不时就会上一次新闻。

原因很好理解——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越快澄清,就越能让自己跟负面影响脱钩。

尤其是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事故往往更容易引发大众对这个品类的普遍质疑。

新势力车企的两大创新点,新能源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

在被企业大力宣传的同时,也在接受更加严苛的审视。

汽车圈里有句玩笑话:“燃油车出事是人有问题,新能源车出事是车的问题。”

这既体现了大众对新兴技术的顽固戒心,也体现了新能源车企客观上的技术不成熟。

首先是电池。

几乎从这几家车企诞生开始,有关电池自燃的争议就始终围绕着他们。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今年1月曾发布数据,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火灾共发生约3000余起。

该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车的火灾风险总体高于传统汽车。”

这只是一个基于接警数的统计结论,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到底谁更容易起火,依然没有严密科学的数据能论证。

但比较明显的事实是,后者一旦起火,很容易发展成大火。

去年3月,深圳某小区里的一辆小鹏汽车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现场还能听到爆炸声。

最后整辆车被烧到报废,几乎只剩骨架。


小鹏汽车爆炸

汽车自媒体“autocarweekly”曾经分析,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电池燃烧不需要氧气,一旦起火只能用大量的水来降温。

泡沫等隔绝空气手段统统都不好用,极大增加了救火的难度。

而为了追求轻量化的科技感,新势力车企又往往热衷于铝合金车架以及各种合成材料。

比如蔚来就曾经宣传过自己的“全铝车身”。

这种材料在强度上是有优势的,也因此被认为是“代表未来的技术”。

可一旦起火很容易烧起来,大大缩短了救援和自救的时间。

去年7月上海一辆蔚来EC6撞击石墩起火,车主不幸遇难,现场“车的前部几乎完全融掉”。

汽车专家万春雷专门提到:“大量的铝合金车架、大量的塑料件用在车的前面,都非常容易引起快速燃烧。”

如果说电池问题常常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那么智能驾驶功能带来的是心理上的后怕。

尤其是曾被很多人理解为“自动驾驶”的辅助驾驶。

单就“识别算法”这一项,就没有哪家公司敢说自己能做到万无一失。

去年一辆蔚来ES8汽车撞上了高速上正在作业的道路清障车,车主不幸离世,车辆严重损毁。

当时就有对辅助驾驶安全性能的分析说,无论是国外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都可能出现类似“把白色的车识别成云彩”“把阳光识别成车道线”的错误。


资料图

算法的失误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撞车、追尾事故;

有时虽然有惊无险,但依然让人捏一把冷汗。


资料图

夜间行车时系统并未识别出路面上的事故车辆,险些撞上路面的三角警示牌。

虽然无法下结论说,这些功能会让新能源车辆变得更危险。

但人们对于新技术的审慎心态,决定了蔚来们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对待这些问题。

03

避重就轻,不如诚恳

只可惜,现实往往是让人失望的。

当一系列有关“科技”“突破”“未来”的故事被反复讲述时,这些脚踏实地的问题却时常被一笔带过、没了后续。

纵观有关新能源汽车事故的过往报道。

会发现“一出事就急着撇清自己”的争议,在这几个新势力车企身上都反复上演着。

2020年,一辆理想ONE被拍到车头起火,引发大众对其安全性的质疑。


理想ONE被拍到车头起火

而李想在第一份声明中,将起火描述为“冒烟”。


理想汽车声明

后来企业公布了调查结果和致歉信。

但依然有不少网友愤怒于其之前的避重就轻,在评论区上演了一出嘲讽大戏。


网友嘲讽

上面提到的蔚来EC6在上海撞击石墩,因为现场过于惨烈,当时就引发了很多关注。

而当时身为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的庆华在蔚来APP中发布动态,并第一时间在回复中强调:“电池包基本完好。”


庆华发布动态

有汽车专家表示,涉及的刹车速度、加速度、安全气囊是否弹出等数据,在蔚来的后台都是可以查到的。

但直到现在,网上也找不到事故的调查结果。

昨天电车之家上还有一篇报道,疑似小鹏 P7的电动汽车在6月21日发生自燃。

报道中提到去年2月,曾有一辆同型号汽车在广东肇庆街头发生起火燃烧,烧成骨架。

当时官方表示,会及时向外界公布原因。

但在这篇写于一年半的稿子结尾,作者这样说“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官方并未正面发布此次自燃调查声明。”

如今网友无论是有车没车,统统在指责蔚来“冷血”“功利化”。

或许不只是针对某条声明、某个公关团队本身。

而是受够了这些热爱谈理想、讲故事的车企,始终对一次次的事故、质疑含糊其辞。

恐惧来源于危险本身,更来源于对危险的视而不见。

正如一位网友在痛批蔚来“冷血”时所说的话:

“只有他们不在第一时间撇清自己,我才相信这家企业是真的把顾客放在心上。”

与其强调自家的新材料、新技术有多么连接未来,不如认认真真地测试好最基本的安全系数。

与其一出事撇清关系,不如踏踏实实地正视风险、公布原因。

上天入地的梦想,是科技公司在空中画的大饼。

我们普通人只想踏踏实实地坐个车而已。

本文标签: 蔚来  汽车  新能源车  燃油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