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中美关系的稳定,最根本是双方势均力敌

热点资讯2022-12-18 08:10:51智慧百科

杨毅:中美关系的稳定,最根本是双方势均力敌



环球时报2023年会现场

12月17日上午,在以“二十大之后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环球时报2023年会中,专家就“中美共处:新模式要磨合多久?”的议题展开精彩讨论。

海军少将杨毅在发言中说,中美两国是“志不同道不合”,但不得不跟对方打交道。什么叫志不同?就是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试图维持和强化它的全球霸权地位,“道不合”就是中国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美国坚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进行竞争。

那么,中美这个状态会磨多久?俄乌冲突会不会带来一定的催化剂作用?杨毅认为不会。因为短时间内,包括中长时间内,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即中国是美国“唯一的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个结论不会变。

“实质上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我个人觉得是难以避免的。美国要竞争,一个巴掌拍不响,探戈需要两个人来跳。所以,我们无论怎么不想竞争也得竞争,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资料图

杨毅说,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竞争,中国主张是新型大国关系,合作共赢;竞争也可以,要按照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地竞争。而美国信奉的是丛林法则,通过强大自己、削弱对手,甚至不惜动用肮脏的手段,依靠实力地位来取胜的零和游戏。但中美关系目前至少有一点是公约数,就是努力防止可能导致冲突的竞争。包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也并不愿意发生大的冲突,特别是核冲突。但是,中美之间如何安装这个防护栏?我们称之为“安全阀”,中美两国的思路也是南辕北辙的,我们主张就是从战略上要取消,要放弃冷战思维,美国则主张在技术层面上搞所谓的危机管控措施。所以,按照通常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讲,处于竞争状态的关系要维持稳定,除了基于共同的威胁和共同的利益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重要的就是双方力量的总体平衡。

杨毅说,因为现在美国从总体来讲力量比中国强,有优势,所以屡屡触碰中国的红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力量对比的天平趋于平衡的时候,也许是两国关系能够走向相对比较稳定的时候。至于这个时间有多久,杨毅说,“时间不会太长,美国说是十年,我觉得十年也差不多”。

环球时报记者 马晴燕

相关新闻

学者:未来五到十年,中美之间仍将处于风雨飘摇的不确定性中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员教授沈丁立表示,目前,尽管中方希望中美关系走向共同合作,但事实是中美之间的相处模式高度紧张,走向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大规模的竞争。他认为,在三大因素的作用下,俄乌冲突对中美关系是巨大的考验。


环球时报2023年会现场

沈丁立说,首先,美国认为,二战以后形成的联合国宪章、国际公法确定的国家边界不应该通过武力改变,而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地区第一次出现国家之间、邻国之间使用暴力、通过公投改变国家边界,这不仅仅影响到美国领导的黑帮体系,而且影响了全人类公认的国际法体系。美国认为,中国实际上坚持的是对俄罗斯理解、同情、战略选边的做法,这与美国的国家目标背道而驰,将使两国关系越来越相互对抗。

沈丁立认为第二点是中美两国对彼此能力看法的不同。有中国人认为,如果没有新冠、没有今天这样的尖锐对抗,10年内中国的GDP能赶上美国,20年内技术赶上美国,30年内整体国家竞争力领先世界。而美国人认为事情不一定往这个方向发展。美国刚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功通过核聚变反应获得了净能量增益,由此可能打通了领导世界第四次能源技术革命的通道。

沈丁立表示第三点因素是心态。美国为什么不相信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一贯表态?我们不愿意看到俄乌兵戎相向,持中立的立场,但我们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美国人认为我们的心态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件敲打“台独”分子,实现以大陆为主的中华民族跨台湾海峡的两岸统一,以这种方式震慑美国黑帮势力。但美国认为中国没有机会。

沈丁立总结道,目前看来,美国对中国一再采取消极的态度,中美之间处于高度对抗竞争的模式和相处格局。他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美之间仍将处于风雨飘摇、惊涛骇浪的不确定性中。”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丁雅栀

本文标签: 杨毅  美国  海军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