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经验几乎为零”,农村疫情怎么样了?

热点资讯2023-01-24 09:38:06智慧百科

“新冠经验几乎为零”,农村疫情怎么样了?

1月22日(春运第16天,农历正月初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705.2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49.6%。据估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19个一线、新一线城市中,去往广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安徽省的人数最多,粤豫湘皖是2023年春节“归家人”最多的省份。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让大家对农村疫情多了些担心。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已经迎来感染高峰,春运期间有可能迎来这些城市和地区的急诊和重症发病高峰。对此,多地已经启动农村地区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情况线下入户调查。

春节期间,农村医疗体系如何应对冲击?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储备和供给情况如何?目前需要哪些帮助?湖北黄石铁山区太子镇樟铺村明平煌医生向观察者网描述了当地情况。

观察者网:明医生你好,首先请你介绍一下樟铺村的整体情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平时诊所的情况,当地人的就医习惯。

明平煌:我们樟铺村由原来的樟树村和明铺村两个村合并而来,村上有两个卫生室,我属于第二卫生室,分管明铺村。樟铺村离太子镇比较远,大概有7.5公里,整个村有4600多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有390多个。第一卫生室主要负责樟树村的2800人,有4个医生;第二卫生室负责明铺村的1800人,只有我和我老婆两个医生。

我负责明铺村这边的公共卫生,明铺村65岁以上的老人有114个,高血压病人102个,糖尿病20个,精神病6个。同时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人是两个。我们村有一个最严重的病人就是“五保户”病人,现在十多天过去了,情况比较稳定,没有发展成为重症。

离樟铺村最近的阳新县人民医院,一般需要40分钟的车程才能到。村子里大家很少出门,除非遇到比较严重的疾病,因此我对村民的情况也很了解。


湖北省黄石铁山区·开发区太子镇樟铺村医明平煌。图源:荆楚正能量

观察者网:这波农村感染潮比预想来得快,本来外界预测会伴随着返乡潮出现,但现在看来农村几乎和城市同步出现感染高峰,超出了此前预期,您在当地观察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吗?村子里的药品和设备的情况如何?您给病人开了哪些药?

明平煌:刚开始的设备只有一个体温表、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我自己买了一台氧气机,黄石市卫健委给配了一台氧气机,一共有两台氧气机,其他设备就没有了。

我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给病人开的药有葛根汤、九味羌活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疫情感染初期,药品紧缺,我找了正规进药渠道,医药公司将药品寄了过来,但在快递卡在路上来不了。平时我喜欢用赖氨匹林,因为它止痛效果好,不是激素药,但是后来也进不到药了。

我们村的治疗高峰从12月14日开始,第一天接诊63人,第二天87人,第三天是102人,第四天150人,第五天是173人,至此之后人数就在逐步减少。

好多患者刚开始发烧、浑身疼,到了后期就是咳嗽,有两个人咳嗽比较厉害,去县医院拍片子诊断都是肺炎,但是医院没有床位,最后只能回家休养了,我给他们打了针、开了中药。

刚好那些天我儿子放假了,我就让他帮我打下手,医务室里我、我老婆、我儿子三个人,每天早上五点开始上班,接诊结束差不多是凌晨12点了。大半个月,一直忙得晕头转向,那几天我妈做好饭送过来,等到接诊空隙吃饭的时候,饭已经冷了。

观察者网:诊所这段时期的接诊情况如何?患者的治疗诉求、症状表现、后续跟进反馈如何?

明平煌:治疗过程中,病人有没有转阴,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抗原可以检测。我是检查病人的舌苔,95%的病人都是寒症。用药需求最大的是老人和小孩子,年轻人一般不吃药,在家里休息休息也能撑过去。

印象最深刻的病例,一个50岁左右的病人刚从江西回来,出现了脉浮缓,刚好赶上了中药全部断货,我就给他打了一针,第二天他想要再来巩固一下,旁边的人说医生打的是激素,叫他不要再打了,他后续没有过来。

过了十来天,这个病人又来了,说自己喉痛沙哑、胸闷,我摸了一下手脉,感觉肺炎的可能性比较大,就赶紧劝他去拍片,直到现在,他已经基本上痊愈了。

还有一个病人的案例,他前段时间长了一个脑垂体瘤,也就是肢端肥大症,他自己对此没有任何感觉,但是我看到他的鼻子、手都有长大的迹象,我劝他要去医院检查,刚开始他不相信,我给他说了三次,给他爸说两次。后来他去武汉医院检查,果然是垂体瘤。去医院做完手术没多久他就阳性了,因为术后身体比较虚弱,他的症状比较严重,我给他开了4天中药,还输液补充营养,这段时间已经慢慢好转了。

观察者网:有媒体报道,很多地方的村医都是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四件套治疗新冠发热患者。你怎么看这个治疗四件套?

明平煌:对于抗病毒、抗生素、激素这个药方,对乡村医来说,很多抗生素都没有权限,激素更不能随便用了,别人都认为我们是“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葡萄糖注射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患者要求吊水,有些患者的情况不适合吃药。

观察者网:大家都在关注基层的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此前退烧药、止咳药、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均受到严格管控,医院、药店储备药物比较少。县镇卫生局统筹调配补充情况如何?

明平煌:疫情三年,乡镇卫生室的退烧药、止咳药等药物储备比较少,普通人家里也很少,通知放开的时候,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高峰期过后,太子镇卫生院给我送了四瓶布洛芬,但这时候来访者都没有太多需求了,一月中旬给我送了两个血氧仪,现在感染高峰已过,病人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现在还有个别人来问腹泻的药,因为他们听说浙江那边有腹泻的病人在传染,为了不让大家抢药囤药,我给每人最多只卖三包。

观察者网:像辉瑞、阿兹夫定这类抗病毒药品,能否在县乡级医院供应?

明平煌:这边大家都不了解辉瑞药物,经济条件没有那么好,大家喜欢买免疫球蛋白,这个药物原来是500多元,感染高峰期间也涨价到1800-2100元不等,我没有买这个药品,也叫周围人不要抢这个东西,把药品留给更需要的重症病人。

观察者网:此前在新闻上看到,不少基层农村地区,针对当地老龄群体有一些帮助政策,像是送药、上门就诊、志愿服务等。具体情况如何?对此有哪些建议?

明平煌:上面让我们做好重症病人的登记工作,多去走访,基层干部也会去走访。

我个人建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要积极支持乡村医生,农村合作医疗上的医药平台药品种类太少,老百姓一点实惠都没有。

目前国家农村医疗保险是一年交350块钱,每年涨30元左右,但是患者实际报销比例、中药报销等都存在问题,村子里交了保险的人占比有85%,报销难、报销少也会成为乡亲们就医、买药的难题。医药平台一共有273种药物,基层医生能用的药不到100种,差不多是一些高血压药品、止咳药和抗生素等等。

我们太子镇29个村庄,会中西医结合、中医的医生不到10个。疫情三年以来,乡村卫生室不能收治咳嗽、发热的病人,所以我们的治疗经验几乎为零。我希望县市医院能够给乡镇医生组织培训一下中医技术,因为我们的一手资料比较缺乏。


贵州铜仁启动抗凝冻IV级应急响应 医务人员为农村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网友讨论最近农村去世的老人增多,您所在乡镇的情况如何?

明平煌:我们村从高峰期以来,只有一个肺癌的病人去世了。隔壁村有两例,一个是老人阳性晕倒了,我给他做了针灸,过了几天,听说老人去医院检查,医院判断比较严重不收,没多久老人就去世了。这个老人一向身体硬朗,这次突然离世,让人感觉挺意外挺震惊的。另一个情况说是出现了大白肺,他有糖尿病和中风,阳性不久后也离世了。

观察者网:这次感染潮与过往冬季流感季情况相比来看,有哪些不同?

明平煌:疫情三年来,我们这边没有接诊高峰,门诊超过10个人的日子几乎都没有过。疫情前,比如说2019年,可能每天来的患者也就20人左右。这三年一直在查阳性,所以疑似阳性的人都会去县医院。

观察者网:这波感染潮,村民是否有恐慌情绪?大家对此的态度如何?

明平煌:大家肯定有一些害怕的,比如说有些人感染后疲惫乏力,坐车来看病,大家看到后会刻意离远一点,不愿意打招呼,担心感染。我也去安慰大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病。

观察者网:马上要开始返乡潮,你这边的高峰期出现的比较早,你觉得春节期间,农村医疗系统会面临多大的冲击?

明平煌:目前不好说,可能有些人还是会有症状,还需要一些退烧药、设备。刚开始好多人说自己“复阳”,我判断可能是上次感染没有完全休养好,新冠需要至少一个月的休养期,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更要注意休息。

观察者网:尽管我们已经经历了三年抗疫,但很多基层医院其实并没有大规模、真正治疗过新冠,缺乏一手的经验,很多情况下都是病人来了又被建议去上级医院,导致二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您对分级诊疗有哪些建议?

明平煌:分级诊疗在我们这边应用起来比较难,感染高峰来临时,所有人都扎堆在卫生院,很难区分不同的病患和需求,大家很快都被感染了。

疫情三年了,基层医疗条件、设备和药品没有太多的变化,还是老样子。但是药价很明显上涨了,成本涨了十几块、二十几块,但我卖给病人的药品不能上涨这么多。

此外,医保的药品价格贵,品种少。基层医生用药比较狭窄,比如说很多头孢类药物不让用,因为我们的级别不够,如果病人发展成重度肺炎,青霉素效果肯定不好,病人如果对青霉素过敏,我们真的就无药可用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治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