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从3个关键点,看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湖湘特色

热点资讯2022-06-28 15:01:45佚名

深读丨从3个关键点,看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湖湘特色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近几日,百位院士聚首湘江之滨,30余场高水平的科技论坛集中三天时间在湖南召开,围绕科技创新领域的观点、思维和对话,从未如此密集地在湖南发生碰撞。


6月26日,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

6月26日,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长沙开幕。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这是中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全国科创人才一年一次的“学术派对”。

各位或许已经从众多的新闻报道中领略到了大会的盛况。今天,从3个“关键点”带大家仔细看看,这场科技盛会里的“湖湘特色”。

关键点一:青年

湖南,作为一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热土,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最早诞生地之一,在中国百年青年运动史上,湖湘青年始终勇立潮头。

在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上,“青年”也频频成为关键词。

开幕式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说,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科技攻关中勇于创新勇于突破,期待更多杰出青年在各自领域和解决人民群众需求中,担当起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此前,在湖南新当选院士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座谈会上,张庆伟指出,要大力发现、培养和支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科技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攀登的人才湘军。

今年1月,湖南省科协启动了“小荷”人才专项支持计划项目,遴选了50名30岁以下的各类青年科技人才,以项目资助方式予以支持。截至5月中旬,湖南14个市州均已启动“小荷”人才项目相关工作,预计立项支持180余名“小荷”人才。

6月25日下午,以“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为主题的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在中南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与来自湖南11所高校的近200名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并在线上同步设互动区,广大湖湘学子在线参与。


6月25日,中国科协主席与湖南高校大学生见面会现场。

这是中国科协年会的传统项目,但是在湖南的这次,参与的高校数量格外多,是近些年来首次参与高校达到两位数的见面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湖南是科教大省,高校数量众多。更重要的缘由还是湖南对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视,通过让尽可能多的高校参与,影响更多的高校学生。

万钢和同学们的交流,让大家获益良多。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冯珂瑶在会上提问,文科生要如何参与科技创新?会后她说,“万钢老师关于‘科技创新不只是理工科的事,文和理是相融的,科技创新也应是文理一起全面的创新。’的回答,给了我们文科类学生特别大的鼓舞,为我们投入科技创新的浪潮增添了信心、点明了方向。”

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弘毅感慨,“听完万钢老师的分享,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相信他们这一代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予我们指点,会帮助我们走向更高更宏大的舞台。”

参会的院士们也对青年们寄予厚望。“中国电力机车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应立足岗位,坚持求变求新,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刘友梅说,他每年都要和新进入公司的年轻科技工程师见面聊一聊,“我给他们一句话,希望你们立足岗位,努力学习,继承老一辈科技人员的心愿,在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才华。”

关键点二:24年头一次

中国科协年会自举办至今,已经是第24个年头,其在北京、浙江、陕西、吉林都曾“梅开二度”,为何这时候来到了湖南?

湖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辉学认为,湖南成为本届年会的“东道主”,基于三点原因。

其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湖南依托“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发展始终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长株潭都市圈是中部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以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为目标,为湖南发展提供重大利好。

本届年会选择落户湖南,传递出以科技创新支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2020年9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长沙市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制造流程,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其二,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大举措。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每一个高地的打造,每一项使命的践行,都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

正如前文所言,本届年会致力于汇聚国家科技资源,通过全国“最强大脑”的把脉问诊、出谋划策,针对性地推动解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性、战略性难题,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其三,是湖南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证明。

一方面,科创人才辈出。湖南“院士天团”熠熠生辉,农业领域院士人数名列全国前茅。在湘科学家们传承和发扬湖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两弹元勋”陈能宽、周光召,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到何继善、卢光琇、黄伯云、田红旗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各自领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另一方面,科创成果井喷。从杂交水稻、辣椒、食用鱼等农业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化工、新材料和冶金等工业领域持续技术创新,湖南科研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成果令人瞩目,上天入地都有湖南的科技贡献。

关键点三:针对性服务

作为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综合性科协年会,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的针对性服务,极具湖湘特色。


6月26日下午,湖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

6月26日下午,湖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召开,这是此次年会的重头戏。10位专家现场作报告,为湖南发展把脉问诊,其中有8位是两院院士。

他们的课题题目如下:

湖南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战略研究;

湖南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对策研究;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和湖南种业发展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推动湖南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

湖南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北斗应用与湖南数字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湖南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湖南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创新创业对策研究;

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对策研究。

这10个选题,由100多项选题建议和400多条企业需求筛选而来,选题聚焦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立足湖南省现有优势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着力突破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问题。经由专家团队的实地调查研究,如今形成符合湖南省需求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服务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座谈会上,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加强智库建设、资源汇聚、科学普及、开放合作等达成协议。

针对性的服务,还有“科技服务团入湘”。前期,中国科协面向湖南省广泛征集重点产业技术需求,通过集中走访、调研、征集等形式,形成了覆盖20多个领域一共122项技术需求。

经中国科协牵线搭桥,湖南省企业技术需求122项已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等26个全国学会认领,其中79项已由学会专家与企业进行了对接。这两日,正集中发布入湘服务调研成果,举办对接签约仪式,推动成果落地落实。

此外,科技服务团按照“长久立”的标准实施,在年会结束后依然会持续跟踪服务。

这次年会的活动项目设置上,也多处可见湖湘特色。

例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论坛暨成果展、世界种业创新论坛、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等活动,与湖南的优势产业直接相关,又如“科技赋能首倡地、创新引领新湘西”高峰论坛、“乡村振兴”科技惠农连潇湘行动等活动精准聚焦湖南的地域特色所设置。

一个个针对性的课题调研和针对性的学术论坛,让中国科协年会服务地方发展的属性得到充分凸显。

此外,中国科协年会在为湖南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之外,还为培育湖湘高端科技人才搭建了舞台、开辟了渠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近些年,从启动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到充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人才聚集效应,再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万类霜天竞自由、天下英才聚三湘的人才发展环境,终将成为新的湖湘特色。


本文标签: 科协  万钢  湖南  湖南省  高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