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分钟!西工大仿鸟飞行器飞行突破2小时,网友:怀疑鸟中有间谍

热点资讯2022-10-30 20:30:36智慧百科

123分钟!西工大仿鸟飞行器飞行突破2小时,网友:怀疑鸟中有间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宋笔锋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通过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现场检测,单次连续飞行时间达到123分钟。


资料图

有网友表示:

“真正的仿生学飞行器”

“再进一步就真假难辨了”

“不愧是西工大”

“我现在开始怀疑那些鸟当中有没有间谍”


网络截图

不了解它的人可能会问:“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究竟是个啥?咱们都有飞机了,为啥还研制扑翼飞行器?有了它能干吗?

这次就带你了解一下!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发其实非常早,全能到像是穿越回去的达芬奇就研究过扑翼飞行器,扑翼飞行器就是像鸟和昆虫那样通过上下扑动翅膀的飞行器。


资料图

当时提出扑翼飞行器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们观测到鸟儿和昆虫都能飞,但是人类不能飞,所以就想要模仿鸟类的翅膀来飞行。

可遗憾的是,通过解剖鸟类人们发现,人类的胸肌厚度至少要达到1米,才能提供飞行所需要的动力,所以依靠人类的力量是没办法实现扑翼飞行。

那扑翼机是否可以实现载人飞行呢?其实这一点在影视剧看到的比较多,但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实现。


资料图

目前飞机要么是通过固定机翼气流压力实现上升,说白了就是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力小于下面的空气压力,如此一来飞机就获得了向上的托力,也就能够实现飞行;要么是通过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升力实现飞行。

既然扑翼机无法实现载人飞行,那为什么美国,日本,法国等国还相继研究扑翼机呢?

这是因为,扑翼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应用价值也非常高。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外观很像一只鸟或者一个昆虫,噪音也非常小,可以非常低调、隐蔽的执行侦察任务。下面的画面就是“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在野外飞行的样子,远远地看过去,就像是一只真的鸟一样,可以近距离观测目标而不被对方发现。


云鸮扑翼飞行器

有网友说:如果进一步研究出仿生蚊子苍蝇之类的小型扑翼飞行器,可能就真的可以混入敌人内部。


“蜂鸟”飞行器

仿生性强还可以让它在机场担任驱鸟任务,机场的鸟儿是整个航空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一旦驱鸟工作不到位,就可能发生鸟儿与飞机相撞的事件,其中《萨利机长》就是因为飞机被加拿大黑雁相撞后,引发两具引擎同时熄火,迫降哈德逊河的故事。


资料图

为了防范鸟儿与飞机相撞,每年各个机场都会在驱鸟方面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机场甚至有专门的驱鸟员,月工资5000元。机场每年在驱鸟方面花费的财力,可达十几万甚至上百万。

仿生扑翼飞行器就可以很好的担任驱鸟的任务,研发人员可以研发一些猛禽在机场附近巡逻,因为仿生性强,且飞行姿态和真鸟几乎没有区别,鸟儿们看到就会吓退。


资料图

仿生扑翼飞行器可以通过手抛起飞,滑翔降落,起降都不受场地限制,还可以像微小型固定翼飞行器那样实现快速高飞、长距离巡航等。

普通的飞行器难以做到急转弯,调整高度等,还可以在室内环境使用,这一点比其他人造飞行器要出色的多。

而且,扑翼飞行器的结构决定了它可以小型化,隐蔽性更强,而且更适用于强风环境,比如:2015年英国开发出一款模仿蜻蜓飞行的微型无人机,长度只有120毫米,重量不足20克,最高时速接近45千米,关闭发动机后,能滑翔直到缓慢着陆。

此次西工大宋笔锋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单次连续飞行时间达到了123分钟。还能够在零下10℃-40℃,4级风及小雨雪环境下使用,已在陕西省地质局、青海湖风景区等地方进行试点应用,适应环境广,对气候要求也不高,实用性非常强。

我国在仿生扑翼飞行器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先列,“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出现也丰富了我国扑翼飞行器种类,等待未来有一天它能大规模实际应用。


本文标签: 飞行器  飞行  飞机  扑翼机  西工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