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海通国际发布名为《海通汽车实验室——比亚迪“元”细化拆解》的研报。研究团队16人,花费3个月时间,亲自动手拆解了一辆价值7万元左右的比亚迪(002594.SZ)元EV,撰写出一份长达87页的研究报告。
这份硬核研报引发网络热议,有观点认为拆车有助于了解汽车供应链,而且海通国际也不是第一家通过拆车进行研究的券商。此次拆车的海通国际团队也表示,希望用第一手的数据展示汽车零部件的详细细节。海通国际汽车分析师姚书桥表示,此报告定位新能源汽车行业入门材料,更重要的是团队积累经验和提升研究水平。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某券商分析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海通国际的报告,大部分就是零部件介绍的堆砌,没什么“干货”。他还指出,当前券商卖方行业内卷严重,“海通国际搞出这样吸引眼球的研报,可能是为了‘派点’。”
拆一辆比亚迪元EV
87页报告出炉
海通国际的这份研报,首先介绍了被拆解的车型概况、平台理念、历史销量、能耗情况、保养情况、购置成本等。之后的内容基本都是对比亚迪元各个零部件的简介,包括三电系统、内饰部件、外观结构件、底盘结构件、灯具以及线束、方向盘+EPS总成等部件或零件,甚至连隔音材料、地毯等,每个拆下来的零部件都进行了图片文字描述,包括零部件的尺寸重量、工作原理、生产信息以及经销商报价等信息,其中对电池着重进行了描述。
据悉,本次所拆车辆为2018款比亚迪元EV360,是一台使用过的二手车。该辆车的制造年月为2018年9月,原为满足日常通勤需求购买,里程数已达7.8万公里。
有二手车商告诉红星资本局,比亚迪元EV的1年的保值率在60%多,4年保值率在50%左右,研报拆解车辆如果没有重大车祸,二手车售价在6-7万元。而2022款比亚迪汉EV新车的售价达21.48-32.98万元。
在报告发布后,海通证券金属+汽车团队首席施毅在朋友圈表示,这份报告由16名团队成员完成,拆车前后历经3个月。
截图自海通国际研报
网友质疑:
是真有需求?还是营销噱头?
16名研究团队成员亲自上手拆解一辆价值约7万元的纯电动汽车,给不少网友留下了“硬核”“无所不用其”的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海通国际拆车研报的出发点是什么?
红星资本局在报告首页的“写在最前言”看到:本报告零部件全由实地拍摄原创,团队希望用一手的数据展示汽车零部件的详细细节。
姚书桥向券商中国表示,此报告定位新能源汽车行业入门材料。研报对于许多初涉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来说能起到很清晰的讲解作用;对于资深的汽车产业投资者来说,也能够通过这篇报告,让他们看到像比亚迪这样的能代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企业,所经历的变革和发展。
对于海通国际的汽车研究团队而言,拆解电动车的过程也是学习进步的过程,更是经验及研究积累。
还有网友质疑,为什么选择拆解2018款比亚迪元EV360?
海通国际在研报中表示,这款车是行业第一款诞生于高度集成化纯电动汽车平台-e平台的量产车型,这是行业第一个实现电驱动、充配电、多个功能控制模块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平台,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亚迪代表的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缩影,这款2018年的‘元’,无论是美观度还是智能化程度与今天的比亚迪车是远远不能比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拆解这款车型,帮助初看行业的投资人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姚书桥说。
至于是否会因2018款比亚迪元与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区别,给投资者带来不利影响;选择拆2018款是否是为了节省成本……红星资本局向海通国际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没有回复。
拆手机等电子消费品、拆空调等家电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海通国际也不是第一家通过拆车进行研究的券商,瑞银等外资研究团队早有先例。
不过真的有必要拆一辆汽车,就为写一份研报?
某券商分析师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海通国际的此份研报大部分是零部件介绍的堆砌,没什么“干货”。“从第18页开始就是零部件介绍。简单结构件一张PPT上就两张照片一句话,复杂的比如电池系统,也就7张PPT,照片占据了大部分篇幅。这份研报对新手有点用,但对资深投资者完全不够。”
他指出,手机、家电拆解对象的成本远低于汽车,大多是优质、深度的分析。“不是说不能拆车研究,但花六七万元就出这么个PPT?”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看来,券商拆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投资人对目标企业更有信心。“券商作为第三方,给人的感觉是会相对客观。他们把汽车里里外外介绍清楚,能反映企业、行业的能力与发展潜力,对营销是非常有利的。”
行业内卷下或为“派点”
上述券商分析师还提出,“海通国际搞出这样吸引眼球的研报,可能是为了‘派点’。”
据悉,一般每个季度末至下季度初,都是机构给券商研究所打分、打佣金的高峰期。此时正是二季度末的“派点季”。券商的分仓佣金,约等于研究所的营业收入,而“派点”即代表着分析师的客户佣金占研究所总佣金的百分比。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券商卖方行业内卷严重,券商分析师也卷得花样百出。有券商研究所向机构客户提供组织亲子活动服务;有上海券商研究所在疫情期间提供“抢菜”服务;清明假期期间,有老牌券商研究所“打鸡血”冲业绩,要把客户轰炸到吐。
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分仓佣金收入过2亿的券商总共有2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证券行业的老牌机构。而2021年,分仓佣金收入过2亿的券商总共有多达30家。而近几年,一些中小券商也在打造研究所,加剧了业内本已较为严重的竞争态势。
“这样卷下去,未来可能会有更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