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6月29日电盛夏时节,重庆的体感温度接近40摄氏度。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上,一辆列车飞驰而过;桥下,3个年轻女孩身着黄色工作服、手拿重达数十公斤的检测设备,踏过碎石河滩走向江边。
她们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电段女子特检组的成员。
重庆工电段女子特检组成员正在操作无人船进行河床断面外业数据采集工作。新华社记者蒋彪摄
近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郑渝高铁重庆段正线全长180多公里,桥隧比超98%,被称为“地铁式”高铁,施工难度高,对行驶安全的要求更高。
去年底,这3位毕业于交通运输相关专业的“95后”大学生被分派至桥路车间,组建起成都铁路局第一支桥隧检测女子特检队,负责郑渝、渝利高铁沿线所有桥梁和隧道的检测工作。
重庆工电段女子特检组成员正在搬运作业设备。新华社记者蒋彪摄
“一二三,放!”伴随一阵吆喝,一艘无人船被放置于江面。“这艘智能无人测量船可以精确测量大桥河床断面。”女子特检队队长李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水,她告诉记者,女子特检队的日常工作就是对跨大江大河铁路桥梁的河床断面、江河水位、隧道衬砌、墩台支座等进行灾害排查和数据测量,实行“海陆空”一体化检查,保障铁路安全。
“很多桥梁、隧道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们也都一一走过。”队员赖渝佳说,“尽管特检队只有3个女生,但我们对管内郑渝高铁所有的隧道、桥梁设备都非常熟悉。”
重庆工电段女子特检组成员正在搬运作业设备。新华社记者朱高祥摄
“检测工作虽然辛苦,但最让我们头疼的是数据分析环节。”队员汪鑫说,难就难在既要熟练使用复杂的智能设备获取数据,又要掌握各种分析软件和计算方法。
“女子特检队使用智能化检测设备代替人工操作,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李桢说,“一直以来,铁路桥梁、隧道口山头检测工作都需要工人下水、爬山。如今有了智能无人测量船、无人机、隧道检测车等现代化检测设备,检测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所有的设备都得我们自己去摸索,还得自主学习几十个操作和分析软件。”李桢说,“刚开始仅计算一个河床断面的下切深度就要耗费一整晚。”在女子特检队组建初期,为了完成一份准确、全面的分析报告,3个人常常抱着各种桥路测量分析规范和软件使用教学书籍“啃”,汗水和泪水不知落了多少。如今,每个女孩都成了“技术达人”。
“相较于坐在办公室,我们更喜欢在外面‘爬坡上坎’。”李桢笑着说,“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所长,亲自操作实践,满足了我们对理想职业的所有想象。”
“不管是手拿肩扛还是技术分析,女子特检队都毫不逊色。”赖渝佳说:“我希望继续把技术搞扎实,踏踏实实把检测工作做下去。”
看着列车安全平稳地飞驰而过,是她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我们的工作是保障列车安全的第一步,未来女子特检队还将吸纳更多高科技检测人才。”李桢说。
文字记者:李晓婷、王宇轩、朱高祥
视频记者:陶冶、蒋彪、晏涛(报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