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不化疗不吃药,5年抗癌成功

热点资讯2022-06-29 21:20:22未知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不化疗不吃药,5年抗癌成功

1

2007年,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被确诊了肺癌晚期,并且,通过做CT和X光还发现了疑似癌细胞扩散的迹象。

当时他和家人都很震惊,平时身体一向健康,怎么一次普通的头晕之后就变成了肺癌?更突然的是医生告诉他可能再活不到三个月。

可是凌志军非但坚持不住院,还用后来的经历狠狠地“打脸”了医生:他非但三个月后没死,还硬是把肿瘤给“耗”没了。


凌志军

医学做不到的事,一个普通人是怎么做到的?

2

1963年12月24日,凌志军出生在上海。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他们一家人一直生活在北京,所以凌志军一张口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话。

父亲凌建华是他的标榜,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父亲那样学识渊博、有远见、有格局的人。

1978年,15岁的凌志军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业,离开父母,来到一家工厂做起了电工。

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让他丧失信心,不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挤出时间坚持读书、学习,他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上进,就能尽早回到父母身边。

只要能有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人的动力就会很足,归根结底拼的是一种信念感。


凌志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凌志军入职新华社,当上了记者,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时隔整整十年,他终于能回家了。可是一回到家里,他整个人都傻眼了:父母苍老了许多。

这让他心里感到酸楚,很不是个滋味,但他毕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了,要想给父母一个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自己需要再付出更多的努力。

1993年,凌志军通过自学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接下来只要顺利毕业,就会拥有一个相当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可人算总是不如天算,有时候,即使再努力,得到的收获可能也敌不过一次意外带来的影响。

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家后,母亲哭着告诉他,父亲被确诊了肺癌晚期,医生说他已经活不过3个月,凌志军瞬间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


医院检查

他们当时对癌症并不了解,只知道得了癌症的人往往会很痛苦,而且要化疗、打针、吃很多药,最后受尽折磨,依然无法挽回性命。

最后果不其然,凌志军的父亲在接受治疗的第二年去世了。这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那天天气很不好,凌志军在整理父亲的遗物,心中是无以言表的沉痛。

他看到一个箱子里满是自己发表过的一些文章,还在最里边发现了一封信,他一一打开看过,泪如泉涌,感受到了父爱如山。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他想明白了一件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生苦短,健康第一。

随后的很多年里,不论多忙,他都要腾出时间来叫着家人一起跑步运动,坚持健身。这样的习惯确实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变得比以前更好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的“玩笑”开大了。

3

2007年,凌志军突然昏倒,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他得了跟父亲一模一样的病,如今只有3个月可活。


图片来源网络

凌志军和妻子拿到诊断书之后呆立当场: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头晕了一下就癌症晚期了呢?

他们不相信眼前的数据,决定多去几家不同的医院检查看看,可结果都是一样的。

凌志军从来不是个“宿命论者”,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还远不止于此,未来还有更多精彩在等着自己去发现和参与,怎么能就这么算了呢?

短暂的失落和痛苦之后,他调整了心态,在妻子的陪伴下踏上了四处求医的征程。

他们的第一站选择了北京某三甲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可是花了300块钱,等了几小时才见到的肿瘤专家,却没能给出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的第二站选择了一位妹妹介绍的比利时癌症专家那里,得出的结论是:凌志军肺部的肿瘤和脑部的肿瘤,并无关联,也就是说,癌细胞没有转移。

这可是个极好的消息,只要癌变没有转移,就说明还有治疗的意义,凌志军重新看到了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跨国远程接诊毕竟不能跟面诊的准确性相提并论,所以比利时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给凌志军举荐了一位国内的专家。

凌志军和妻子很快就与这位专家取得了联系,于是,又一轮体检流程开始了。

这都不要紧,只要能明确一个适合他的治疗方案就可以。

可是他们没想到,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他们最不想考虑的:化疗加上吃药,留院观察。

癌症病人接受手术、化疗、药物治疗之后,短时间内身体和精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上吐下泻、消瘦、食欲不振、脱发、体抗力下降等。

如果心态调整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反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了。

这时候凌志军再次想到了父亲,他不想重蹈覆辙,于是,在咨询了多个专家之后,他决定手术做完就回家,坚决不化疗。


图片来源网络

2008年,凌志军的肺部肿瘤被顺利切除,身体里其它大小不一的肿瘤不切了,出院之前,他没有去买医生开的药物。

他真的是要“赌”一把试试看了,他相信即将迎来的不是毁灭,而是重生。

凌志军回到家后是怎么生活的呢?这么重的病放着不管能行吗?

4

他首先辞了工作,彻底远离了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不规律生活。然后去郊外租了一个小院儿,一家人住在那儿,过上了“神仙般”的田园生活。

那里空气清新、环境很好,他没事自己研磨咖啡冲泡品尝,或者种种菜。他们吃的都是绿色无污染的食物,从此戒掉了腌制、油炸、高糖高热量食品。

远离城市的喧嚣,每天都能心无旁骛,在院子里沐浴最好的阳光,凌志军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好好感受生活、领悟人生了。

他还开通了微博,分享生活的点滴快乐。不少网友为他献上了祝福,也有人表示很受启发,下定决心也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科学养生。

一段时间之后,凌志军感觉身上的痛苦似乎减轻了,他不确定是不是心理原因,于是去医院检查,最后得到的数据令医生也很震惊:


资料图

他体内的肿瘤比之前小了很多,身体各项指标在慢慢恢复,完全没有继续恶化的迹象。这样的结果让凌志军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他回去后继续多晒太阳、坚持锻炼,保持好的心情,每天都开开心心的,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新鲜蔬果,多喝水,早睡早起。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凌志军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好,直到2012年,49岁的他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体检结果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凌志军已经恢复了健康,他不再是个癌症患者。

这一“战”打得实在漂亮,他还为此获得了“抗癌第一人”的称号,给其他癌症患者树立了信心,带来了希望。

凌志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明白了一个道理:癌症,不等于死亡。很多癌症病人不是死在了疾病上,而是死在了心态上。

有过了解的朋友不妨回忆一下,很多癌症病人在去世之前,身上的脂肪是没有被消耗殆尽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的心态但凡是能稍微好一点的话,至少可以活到“皮包骨”,少说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至于出院后很快就去世了。


图片来源网络

凌志军康复后,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癌症患者,专门写了一本书,叫《重生手记》。

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也不是拼凑起来的科普知识,更不是一堆空话,满满的都是硬道理,很值得一看。

他给广大读者分享了自己从接受化疗到决定出院,再到后期休养期间的身体变化过程。

一开始,别说散步了,就连起身走动两下都很艰难。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放弃运动,因为他认为越不活动病情会越严重。

后来,他能做到在没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走几十米,几百米,越走越远,越长久,中间休息的次数也在减少。

但是仅靠运动还不能实现“抗癌”的胜利,心态方面的调整,作用更大。

病人心情不好时,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问题,这时候家人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体谅和帮助病人,给予更多的陪伴和支持,让病人尽快走出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凌志军在书中解读了“康复九策”的概念,包括不过于迷信传统治疗,调整以往的生活习惯,饮食该怎么安排,如何坚持运动等等方面。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很好的响应,不少读者表示自己也是个重病病人,看了这本书之后重拾了信心,决定也要跟命运叫一次板。

也有很多人称赞他为社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愿他好人有好报。

时至今日,凌志军的病情依然没有复发过,他是真的好了。他经常带着家人出去旅游,拍了很多照片,定格美好瞬间。

在癌症面前,没有人能一上来就做到泰然处之,就连凌志军也做不到。

也许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他的经验并非适合所有癌症患者,但心态问题是核心,这一点是适合所有人参考的,包括健康的人。

如果健康的人每天情绪都很低落、很负面,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癌症的治疗,医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关键还是在于病人自身。

想要活下去,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勇敢面对疾病才有机会战胜疾病。

本文标签: 凌志军  癌症  肺癌  肿瘤  抗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