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大兴安岭林区: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热点资讯2022-06-30 11:50:14佚名

伟大变革|大兴安岭林区: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颠簸的大巴车里,一群林业工人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枯草,迷彩工作服已分不出颜色,但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一路上欢声笑语。这群在回家路上的林业工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5月初他们跨越700多公里,来到呼伦贝尔市参与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了1万亩造林任务。


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林业工人在进行造林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属于大兴安岭生态保育工程中的一部分。大兴安岭林区春季造林最佳时期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为了抢抓造林时间,内蒙古森工集团在今年第一次启动了“远征”造林,调派阿尔山、绰尔等9个森工公司的1900多名林业工人赶赴额尔古纳河流域进行异地植树造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一批批“砍树人”放下了斧锯,转岗到森林保育、经营、管护、防火等岗位,变成了“看树人”。大兴安岭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青山绿水间出现了一座座“金山银山”。


薄雾缭绕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受访单位供图)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定封存二氧化碳、保育生物多样性和净化大气环境等生态过程中形成了“绿色水库”“绿色碳库”“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净化环境氧吧库”4个生态库。据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团队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每年6159.74亿元。

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第七小队工队长周义哲,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工作了30多年。周义哲回忆起自己刚工作时的情景说:“那时候正是木材生产最繁忙的时期,工队50多人,每年冬天生产木材2万多立方米,能装400节火车皮。”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试点后,木材产量开始下降,国有林区的职能定位开始从木材生产向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转变。


晨曦云海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受访单位供图)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多年来,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林区面积增加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周义哲说,“野生动物的胆子越来越大,经常有狍子、棕熊‘光顾’我们的林场和森林管护站。”

林区生态条件好了,为发展旅游业、林下经济等提供了基础。内蒙古森工集团以“全域大旅游”为目标,打造地标性森林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看美景、品山珍、赏林俗不仅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度假的选择,也吸引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游客。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还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林菌、驯鹿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推进沙棘、榛子等经济林培育,打造林特产品生产基地。秋季层林尽染,林果成熟,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内每名务林人通过林下经济就能增收3万多元。沙棘、山野菜、桦树汁等林下资源的研发生产工作也在推进中,林区将优化稳定产业链,打造自主品牌。


2021年4月8日,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碳汇(VCS)首宗挂牌成交签售仪式在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受访单位供图)

最令人兴奋的是“森林保护好了,空气都能卖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探索实施碳汇交易,迈出了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步伐。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销售碳汇产品交易总额已达3070万元。

从曾经的“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到现在“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初步形成了林下经济、特色种植养殖、特种经济林、森林碳汇、绿化种苗等“1+N”绿色产业体系。

记者:刘懿德、魏婧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