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乌克兰“僵局”中的进展

热点资讯2022-07-03 09:38:19佚名

一周军评:乌克兰“僵局”中的进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乌克兰东部地区战局出现了新的发展,俄军距离彻底拿下卢甘斯克全境已经一步之遥;不过乌克兰方面在媒体上一如既往取得“胜利”,一方面宣称在赫尔松、哈尔科夫方向取得“进展”,俄军主动放弃敖德萨附近的蛇岛,也被宣扬为乌克兰的重大胜利。

另一方面,美国热热闹闹的拉起一群小伙伴,开始进行“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俄罗斯海军舰艇的编队出现在日本周边,解放军海军舰队围绕日本航行一周。也被一些媒体渲染为太平洋方向“剑拔弩张”。

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乌克兰“僵局”中的进展

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观察者网编辑部一直在追踪报道,其中我们专门安排一位编辑(扬子江)逐日汇总各方报道,精简发布。

不过由于战事迁延日久,这位同志也感到心力交瘁,毕竟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真真假假的报道内容,关注各方社交平台,各大小新闻网站,以及观看分析大量零散的战场视频和图片,工作量相当不小,但是却很少能做出具有“突破性”的报道,毕竟俄军“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顾虑伤亡,大部分情况下以炮火覆盖为主要战法,双方往往会围绕一些在比例稍微小一点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的村落进行旷日持久的交战。

很多时候他都表示恨不得就写五个字“今日无大事”完事,但这实在是无法满足吃瓜群众们的围观欲望,所以不得不在海量的没意思的信息里翻找稍微有一点意思的内容,或者把大量单独看起来没意思的信息做拼图,使它显得有点意思。


城市废墟中的乌克兰士兵

说到最近一周的情况,他无奈的说,虽然可以从各方面的报道中看出来,俄军终于在士气、精神和实质的军事行动层面上压倒了对手,可以说北顿涅茨克战役已经过了“峰顶”,接下来的事情只是收尾工作了,但是如果要综合双方的报道,而不是仅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说,或者说从“消息面”来说的话,那似乎这场战役还在胜负难分的阶段之中。这种刻意制造“诡谲”气氛的感觉令人十分厌烦。

这其实也并不奇怪,毕竟今天这个时代的媒体嘛,大家都懂。

俄军和乌克兰在北顿的作战中,俄军本身基本采取了不用大炮把对面的人轰跑就不上坦克和步兵的战法,同时又有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军队作为“辅助力量”,而这卢顿的部队里面本身也有大量来自俄罗斯的志愿者,承受伤亡的舆论压力要比俄军自己小得多。


俄军在利西昌斯克以南的进展实现了对该城市的三面包围,乌军又上演了传统的撤退途中遭到炮火打击损失惨重的“传统艺能”

乌军只能以无法证实的“大量击毙俄军中高级军官”的战绩来凑数,实际上俄军由于信息化技术落后,高级军官必须靠前指挥,当然这也有俄国军事传统在发挥作用,所以中高级军官出现一些阵亡也并不稀奇,况且,北约国家在几十年反恐战争中对于“斩首作战”、“定点清除”的经验也非常丰富,所以自然寄希望于这种能够在媒体上吹牛的事情。

只是俄军作为一支正规军,好歹组织形式也是现代化的,打掉几个高级军官并不能真正影响俄军的军事行动,因为等着接替指挥的军官多了去了。

尤其是,俄军军改过程中,因为部队规模缩小,本身就造成了兵少将多的客观现实。加上信息化水平较低也不得不让一些高级军官下到前线去才能指挥得动合成化兵团作战。


北约的电子侦察手段已经成为了乌克兰对俄军各级指挥部定位的关键手段

在中国、美国的军改过程中实际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传统上营级军官是没有指挥合成化部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但在军改后旅长要干以前师长的活,营长要干旅长的活,而且营级部队的指挥部必然不可能设立一个规模太大的指挥班子,所以营长和参谋的工作强度相比军改前可以说是有指数级的增加。在演习中,有时候还会出现集团军必须派副军长带着一个参谋班子去指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会有一个将军或者大校出现在营指挥部里。而营指挥部,那基本就已经贴着前线了,敌人各种火力打击手段都能够得到,被拥有强大电子侦察能力的对手发现和定位也很正常——所以在这种高烈度的作战环境下,出现伤亡是在所难免的。

包括解放军朱日和演习中,不是也出现了“蓝军”满广志旅长被“红军”迫击炮“意外击毙”的情况么?只不过那次演习中,“蓝军”旅在失去旅长后凭借信息化系统优势,迅速调整指挥链,恢复指挥控制能力,最后仍然取得了胜利。至于“红军”用配属的特种部队袭击“蓝军”指挥部的情况,更是几乎每场演习中都会有的“家常便饭”,随着经验的积累,“红军”部队开始意识到特种部队坐直升机去端指挥部并不是“必胜法宝”,而是具有高度风险的行动,战场上值得特种部队去袭击的高级目标除了敌方必然高度设防的指挥部,还有很多别的,才开始逐步转变了早期“特种作战”等于“端指挥部”的错误概念。

现代战争所谓的“斩首作战”,并不是以肉体消灭个人为主要目标,其真正的要义是摧毁和破坏敌军的指挥控制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对手是一定会在比较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的,毕竟这就是现代军队制度设计上都有的能力。所以“斩首作战”必须伴随着凌厉的攻势行动,只有在斩首行动造成对手指挥控制能力出现下降的时机进行反击,才能充分利用打击效果,收取战役、战术效果。


俄军的营级指挥部通常也就是几辆方舱车,距离前线也不可能很远,一旦被定位,炮兵直接就能够得到,下到营指协调作战的高级军官就可能伤亡

如果仅仅是静态的防御,那么这种打击除了宣传意义,是没有什么实质效果的。

俄军现在在北顿的作战总体来说和2014年的冲突除了规模和交战烈度的区别外,并没有太大区别,基本套路是 ,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将乌军限制在特定区域,构成一个松散的包围圈,或者干脆就是来个“围三缺一”,然后用炮火封锁主要交通线,大大削弱对手得到后勤支援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打击和消耗援军。双方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围绕要地周围的零散居民区、高地,展开反复的争夺。直到将乌军消耗到一定程度,开始突围,俄军继续使用炮火对其突围行动进行打击,最终乌军能够逃出去的部队大多会伤亡惨重并且丢弃绝大部分重型武器。最后,俄军的步兵和坦克才会开始向关键要地展开攻击,将其歼灭,或迫使最后残余乌军投降。

而北顿涅茨克周边基本属于丘陵地带,乌军又构筑了相当坚固的工事地堡,囤积了不少物资,这和2014年冲突中乌军 轻敌冒进的情况有根本不同,因此俄军必须用更长的时间围困和消耗守军。当然这和之前围攻马里乌波尔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实际上俄军要打得快,当然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交战虽然也同样是面对着相对复杂的地形,那不也是大开大合,你来我往吗?只是那样的打法意味着投入巨大的兵力,同时以伤亡惨重为代价。

但俄军显然一方面没有投入那么多的兵力,第二也不能承受那样的伤亡,事实上不仅仅是人员伤亡,俄军在战争第一阶段大穿插把自己跑得丢盔弃甲,虽然没死多少人,装备损失也并非不可恢复,但造成的舆论损失实在是有点太大,所以在第二阶段,俄军刻意减少与乌军的短兵相接,尽可能发挥炮兵火力优势来进行战斗。


俄空中打击火力不足的情况下,作战更多的还是要依赖炮兵

至于俄军的空中火力,在这场战争中仍然没有发挥主要作用,主要依靠炮兵火力,这是因为俄军要控制每日战场上的消耗,毕竟开炮还是比飞机去扔炸弹便宜多了,俄军可没富裕到可以用精确制导炸弹去攻击乌克兰大量地堡工事的程度。精确制导武器还是用来攻击少数的关键目标的。

这样的打法,效率很低,但至少能在伤亡损失小,每日耗资能控制的前提下,保证最后的胜利,那就只能说,蠢办法只要管用,那它就不是一个蠢办法了。

中东战场上现在大家已经熟悉的,集结几千人,坐着几百辆皮卡和坦克,冲到一个只有几百人防御的阵地前面,激战三天,发射反坦克导弹上千枚,炮弹几千发,然后双方各自根据自己发射的弹药数量宣布一个惊人的击毙敌人数字,最后各自宣布胜利的“高烈度”战斗。俄乌作为苏联留下的一对双胞胎,这仗看起来是慢动作,但实际烈度远远超过任何中东地区过家家式的战斗。至少按照俄乌各自宣布的自己伤亡数字,每天都在发生营连级的高强度对抗,这种仗在全世界已经十多年没看到过了,上一次类似的战争可能还是波黑内战。当然了可能还得算上去年的纳卡冲突,那次战争虽然时间不长,投入的兵力相对少,但交战烈度还是非常高的。

为世界大战打造的苏军留下的这些麻烦的一对对兄弟们手足相残的画风,大致都是这样。

目前乌克兰的军工生产能力应该说已经是等同于被消灭,当然这并不全是俄罗斯轰炸的效果,更多的还是几十年来这些军工企业长期缺乏资金,人才流失,现在乌克兰政府更不可能有资金让它们恢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又持续轰炸乌克兰境内各种弹药、物资仓库,此外俄罗斯方面的一些对参战俄军官兵的采访和访谈也显示,战争初期俄军更是专门派出部队迅速占领乌克兰东部的几个储存有大量封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工厂设施,因此乌克兰已经没有能力自己恢复重型武器装备的损失,俄军才会采用这种围三缺一的战术,在乌军撤退时也仅用炮火取代兵力追击,目的就是迫使乌军放弃装备徒步逃亡。当然这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也同样是对乌克兰的消耗,毕竟乌克兰民众参军作战的热情也不高,即使抓壮丁来补充损失,其中思想极端,有过战场经验的骨干还是无法补充的。



波兰展示两辆俄军的装甲车辆残骸,但是经过西方媒体报道的“滤镜”,就成了“大量俄军残骸,触目惊心”,这上下两张图形象的说明了西方媒体的“滤镜”是怎么夸大事实的

所以总的来说俄军现在就是在乌克兰东部制造了一座血肉磨坊,而迫于政治压力,乌克兰政府又只能继续将自己的力量,当然也是活生生的乌克兰人送去磨碎,搅烂,这实在是当代的悲剧。

这也验证了我们在马里乌波尔围攻开始的时候就说过的,俄军在乌克兰采取的是阶梯战略,也就是集中力量攻击乌克兰的一个个要地,夺取一个要地,就转移兵力去攻击下一个,每一个要地都更接近于乌克兰承受能力的上限。

乌克兰南部和赫尔松是第一个台阶,但也同时是俄军速胜计划的失败;第二个台阶是马里乌波尔,现在第三个台阶北顿涅茨克也爬完了。乌克兰还剩下几个台阶呢?

目前俄军可能的目标有:哈尔科夫、沃罗涅日,夺取顿涅茨克州全境,敖德萨,当然也可能还有基辅,甚至乌克兰西部,但是真正具备成为第四个台阶潜力的,还是前面的四个之一。这其中,哈尔科夫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里是乌克兰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苏联时代大名鼎鼎的马雷舍夫坦克厂所在地,而且俄军此前也打到过哈尔科夫周边,并且对该城市的轰炸也没停过。不论是从重要性还是从现实可能,哈尔科夫都相对理想。而敖德萨则是西方国家一再放话要确保守住的要地,目前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很多炮兵武器,也都被部署到了这里附近,乌克兰一直使用这些火炮炮轰战争初期就被俄军夺取的蛇岛,这个岛屿实在太小,部署不了多少军队,也没法挖掘足够坚固的工事。

俄军夺取这个岛的目的主要是确保这个岛屿不会成为俄军在敖德萨附近登陆的障碍, 至于在上面部署反舰导弹封锁敖德萨港什么的我觉得就有点说笑了,毕竟俄军黑海舰队虽然出现了丢人现眼的巡洋舰“莫斯科”号沉没事件,但其真正的实力是大批的中小型舰艇,完成确保封锁敖德萨港的任务不成问题,所以有没有蛇岛乌克兰都无法真正用上海上通道。俄军撤退后,乌克兰也再三表示是否要夺回蛇岛还要考虑,这也是因为蛇岛太小,如果乌军要登上去,甚至把岸基反舰导弹部署上去,那部署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空天军和海军简直求之不得。

所以俄军放弃蛇岛,并不会影响俄军可能对敖德萨附近实施两栖登陆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威胁依然存在。

当然从赫尔松一路冲到尼古拉耶夫,再杀向敖德萨的这条陆上路线,也不好走,以俄军在北顿作战的表现来看,很可能还要继续像蒸汽压路机一样慢慢碾压过去,只是由于敖德萨方向乌军相对而言兵强马壮,不是那么容易被打下来的。

再加上欧洲目前和俄罗斯还稍微存在一些默契,很大程度上也是双方可能就敖德萨问题也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但反过来说,夺取敖德萨对于俄军政治上压倒乌克兰有一定好处,如果装备有大量北约装备的乌克兰一支生力军在这里被歼灭,乌克兰政府的压力就更大了。

所以,从俄军以较少伤亡代价夺取卢甘斯克全境的第二阶段作战来看,他们有足够的的实力打上述四个目标的主意,具体如何取舍,就看普京的决策了。

环太军演和绕日航行

在乌克兰热战持续的同时,在东亚太平洋方向上美国继续进行冷战,本周美国集结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海军在内的14国派遣21艘舰艇参加了这次军演。

这次演习中,美国最近完成改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第三濒海作战团首次参加,该部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个具备岸基反舰作战能力的部队,预计这次演习中扮演的角色应该也是与此相关。

“环太平洋”演习一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海军大PARTY”,一群有的没的国家围绕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组成一个大编队,拍个照,大家吃吃喝喝聚个会,临了找个靶子来放几炮,就算是完事儿了。

后半截,留下日本等美国“亲密盟友”,再进行正经的“高端”演习。向这些盟国展示一下美国最新“寻思”出来的新战法什么的。


御用摄影师这次不知道为啥没有靠的很近,拍的模糊了

比如之前的环太平洋演习中美军就拖了一艘“佩里”级护卫舰,用“标准6”防空导弹先打第一发,然后各种反舰导弹、制导炸弹轮番上阵,最后把船轰沉,向盟友展示了美军反舰作战的套路。

但是这实际上你说真的是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情吧,好像也没,规定动作而已。当年解放军海军没有航母,没有大型驱逐舰的时代看到这些吧还挺羡慕的,但现在看这个大概就有点意兴索然了。

当然,按照惯例我们的电子侦察船也是会到场的,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花样嘛。

现在美军真正为打仗做准备的“舰队问题”之类真正验证海军作战构想的验证性演习,基本上还是会选择在美国西海岸到夏威夷这边进行,因为距离我国相对远,不太容易看得到。比如不久前进行的航空母舰与岸基航空兵的对抗演习,就是在美国西海岸进行,而且也没有公开消息,主要还是通过禁飞区、飞机的应答信号等分析出来的。

而更早时候的“舰队问题”演习,从圣迭戈出发,向夏威夷进攻,演练突破“区域拒止、反介入”,或者用F/A-18E/F“超级大黄蜂”挂两发“捕鲸叉”导弹攻击距离航母100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什么的,基本上是事后几年,相关媒体才会透露只言片语。

换言之,美国海军对于自己在中国海军实力迅速增强,远程反舰打击能力迅速发展的新环境下, 如何使用自己的海军,其实他们自己也没想好。那如果美国人师傅自己都没数,那怎么教徒弟呢?

所以对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来说,“环太平洋2022”基本上就是去看看热闹,同样是向美国展示自己还有一些实力而已。

另一边,中国海军“拉萨”号大型驱逐舰“成都”号导弹驱逐舰,以及补给舰在6月14日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训练,随后在6月21日通过津轻海峡返航。今年5月,“拉萨”舰通过全训考核后马上就参加了实战化任务,表明了解放军海军对于自己水平的自信,同时该舰队在航行期间,还正好有5艘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舰艇也在日本周边航行,日本方面称中俄舰队在航行中进行了联合演习,不过中俄没有官宣相关内容。

俄罗斯这次参加绕日航行的舰队当中,则包含了太平洋舰队 2020年入役的新锐护卫舰“俄联邦英雄阿达尔·其坚扎波夫”号,该舰是改进型20380型护卫舰,虽然吨位仅有2000多吨,但火力却可与吨位达到它两倍的我军054A型护卫舰媲美,而且装备的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也可以说是俄罗斯海军舰艇的革命性进步,堪称是小而精悍。


俄罗斯海军这次拉出来的 也算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新型舰艇了

可以说中俄两军这次都用上了自己新锐的舰艇,在日本人面前好好秀了一把。最打脸的是,这次参加航行的055、052D驱逐舰和改进型20380护卫舰上都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相比之下日本海军计划装备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下一代大型防空舰至今还在图纸上,因为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承诺会尽快完成SPY-7雷达从单一执行反导拦截任务到能够执行海军战舰所需的多功能任务的改进。当然了,日本还有安装在“秋月”和“朝日”级驱逐舰上的国产FCS-3有源阵雷达,不过那个雷达的性能完全不能和中国海军驱逐舰上的大型雷达相提并论,只能和俄罗斯护卫舰上的小雷达一较高下。你一个堂堂6800吨的驱逐舰,只能和人家2000吨小护卫舰“一较高下”,这就有点打自诩为技术领先的日本脸了。

这次环日航行的时机也有意思,你美国人在夏威夷搞海军大PARTY,我们就趁机到日本来绕一圈,不是自称“为明天就开战”做准备吗?你美国海军的大舰队呢?哪儿去啦?哦,办PARTY呢啊,嘿嘿,那我们就来日本周围转转,你说这是不是也有点意思呢?

当然话虽如此,这一切却主要更多还是渲染气氛,实际上目前太平洋上的态势也远没有达到真正“明天就可能开战”的程度。

美国CNN电视台网站26日的一篇报道“福建”舰下水的文章中援引退役美国潜艇军官汤姆斯·舒戈特的话说,航空母舰只是中国海军建设中的一个部分,他表示,中国的055型大型驱逐舰,潜艇,能够快速动员的商船队和海上民兵是在未来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可能爆发的冲突中更让美国海军头痛的海上力量,而且,“中国海军的造船速度超过了美国与其所有盟友之和”。

所以呢,还是老话,帝国主义者唯一听得懂的语言不是精妙的外交辞令,永远只有,实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乌克兰  俄军  美军  乌克兰政府  乌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