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院长任鸣遗作《名优之死》《哗变》再登台

热点资讯2022-07-03 16:10:12佚名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遗作《名优之死》《哗变》再登台

作为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演出剧目,《名优之死》《哗变》7月1日、2日起先后在曹禺剧场、首都剧场演出。这是北京人艺院长任鸣突然离世后的两部导演遗作。


《名优之死》是田汉创作的三幕话剧,以清末名须刘鸿升为原型,讲述注重戏德戏品的京剧名伶刘振声,在徒弟刘凤仙小有名气而被腐蚀后起而抗争却倒毙于台的故事。该剧1927年首演于上海,1957年、1979年曾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本次演出是2018年由任鸣、闫锐共同执导的版本。


闫锐说,《名优之死》虽然讲述的是梨园往事,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蕴,呼唤做人从艺的规矩和气节;剧中“我活着是为了唱戏”这句台词是任鸣导演对全剧的高度概括,也代表了任鸣导演的品格与信仰。


《哗变》本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根据美国海军史上“凯恩舰哗变”事件写成的小说,1954年被作者改编成话剧,着重描写事件后军事法庭的审判过程。1988年,北京人艺特邀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排演该剧。2006年,曾经的副导演任鸣重排该剧。


该剧以军事法庭为舞台,没有复杂的动作和调度,主要靠语言塑造人物、勾勒事件,成为一部独具魅力的保留作品,也被称为体现“话剧姓话”的舞台教科书。


“所有的舞台行动都是在内心里,除了语言动作以外就是内心动作,演员要坐在那就能让观众看懂。”该剧主演、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说,《哗变》代表北京人艺演出外国剧目本土化二度创作的理念和风格。“我们希望用最好的状态把它演好,继承任鸣院长的遗志,传承北京人艺的精神。”


北京人艺第四任院长任鸣因病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1994年,34岁的任鸣成为北京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2014年起担任院长,一生导演戏剧作品90余部,代表作包括《北京大爷》《全家福》《日出》《我爱桃花》《知己》《我们的荆轲》《司马迁》等。

记者:白瀛

剧照由北京人艺提供

本文标签: 任鸣  名优之死  哗变  话剧  北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