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禁渔开始,长江生态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长江的鱼类得以自在畅游。禁捕的效果究竟如何?频繁出现的野生鱼群最有说服力。禁渔之前,大鱼聚集的场面难得一见,但在2021~2022年却开始大量出现。
例如:在安徽池州市的黄湓闸口水域,大量的野生鱼一度引发媒体关注,数百米长的河道上不时出现大片水花,水下黑压压一片全是鱼群。据当地群众介绍,鱼群中不仅有常见的鲢鳙,还有鲤鱼、草鱼、鳊鱼等多种鱼类。
视频截图
鱼群涌现的直接原因是亲鱼进入了繁殖期,适逢黄湓闸开闸放水,河口水流增多,流速加快,正好吸引了鱼类洄游。间接原因则是长江禁渔的实施,使得鱼类的蕴藏量增多,生态环境改善,否则鱼群的规模也不可能这么大。
类似的好现象还有很多。安徽芜湖的鱼群规模达到了“50年一遇”的程度,壮观的场面为护渔员所喜闻乐见,也向人们证明了长江禁渔确有“肉眼可见”的效果。
鱼群
安徽重现长江刀鱼,历史上曾是产卵场
2022年6月30日,人民网滁州刊文发布了一则好消息:长江重要支流滁河禁渔见效,长江刀鱼重现水面,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也再次现身,这说明生态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
媒体报道
长江安徽段支流众多,滁河是左岸的一级支流,和干流直接相通。因此,在滁河发现江豚、刀鱼等长江特有物种也是正常现象。特别是长江刀鱼,此鱼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历史上曾在安徽段密集分布,种群资源丰富,由此形成的鱼汛是安徽渔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资料图
在历史的长河上,从长江口到洞庭湖都是长江刀鱼的出产地,但产量最高的还是要数下游江段。
为何长江下游的刀鱼最多?这和刀鱼的洄游习性有关。首先,长江刀鱼洄游的方向是从下游到上游,因此下游的种群密度最多,越往上游数量就越少。其次,刀鱼洄游的终点是环境适宜的产卵场,而下游的产卵场数量也最为集中,分别包括崇明、南通、晋江、安庆、湖口、都昌等水域。
资料图
所以,安徽存在着长江刀鱼的天然产卵场(即安庆水域),地物之间颇有渊源。并且从位置来看,安庆段产卵场的位置还非常重要,距离下游的靖江产卵场有400多公里,距离上游的湖口也有100多公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刀鱼繁殖路上的重要中继站。
长江安庆段
安庆段在长江中下游的位置
因此在70年代,安徽江段连同江西、江苏等江段一并组成了长江刀鱼的著名渔场,1973年全江捕捞量达到了3750吨。当时的刀鱼不仅数量多,而且个头也都很大。据统计,在刀鱼种群中3~4龄的个体约占70%~80%,平均体重117.7g,平均体长31.4cm。
资料图
但由于过度捕捞,刀鱼的规格不断小型化,并在1996年迎来了“资源拐点”。这一年,出水的刀鱼基本由小型群体构成,50g以上的群体仅占30%左右。而上游的湖南、湖北江段早已无刀鱼可捕,安徽江段也在1996年失去了刀鱼的天然鱼汛。
在接下来的1997~1998年,资源最丰富的江苏段也开始出现“不良征兆”:最先是南京的鱼汛消失,其次是镇江和扬州,最后是江苏的常熟、江阴一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长江刀鱼被炒至天价,一斤高达数千元,40cm以上的大鱼标价高达5万元一条。
资料图
在鱼汛消失的同时,刀鱼的性成熟年龄也在不断提前。1973~1975年,长江安徽段的刀鱼平均2~3年发育成熟;1996年以来,平均成熟年龄多为1~2龄。这表明刀鱼存在“早熟”倾向,这也是对过度捕捞的另一种响应。
如今,长江安徽段再次发现刀鱼,而且数量还有增多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90年代以来的资源衰退趋势正在得到逆转。
长江十年禁渔究竟有多重要?
长江禁渔,直接受益的不仅是刀鱼等特有鱼种,还包括其他上百种鱼类以及整个长江生态链。
还是以安徽段为例。据胡菊英等学者记载,安徽段的长江鱼类多达106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珍稀鱼种,比如:长蛇鮠、圆尾拟鲿、弓斑东方鲀等等,芜湖段还曾有长江白鲟的监测记录。
资料图
在禁渔期间,长江干流的渔民由捕捞者变为护渔者,常年观察鱼类的恢复状态,配合科研人员展开渔业监测,更好地保护了鱼类。在此期间,野生鱼可以自由繁殖、生长,鱼苗的规模有望恢复,洄游性鱼类再现鱼汛风采也只是时间问题。
刀鱼鱼汛恢复的概率就很大。
其一,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刀鱼的自然寿命为4~5年,雌鱼的平均怀卵量可达2.3万枚,最大怀卵量超过7万粒。因此,只要自然繁殖的规模能恢复,刀鱼资源就能快速增多。
其二,刀鱼的实测资源量也确实在“突飞猛增”。我国于2019年2月1日禁捕长江刀鱼,在禁捕前的2016~2017年,调研中采捕到的长江刀鱼只有3条。该现象在禁捕当年就得到好转:2019年,采捕数量就激增到了246尾,2020年5月更是达到了704尾,渔获占比高达92.03%。
资料图
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刀鱼的鱼汛大概率能重现长江,这一场面值得期待。
长江的“遗憾”:旗舰物种还能重现吗?
另一方面,禁渔期间的长江也并非“尽善尽美”,“成效”与“遗憾”兼而有之,一些业已消失的旗舰物种成了无数国民心中的“意难平”。
长江中曾生活着“两大白”,一是白鲟,二是白鱀豚。前者被誉为“淡水鱼之王”,后者被誉为“长江女神”,两者都是长江的旗舰物种,并且都曾被印在了邮票上。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大物种已经在江中绝迹,其中,白鱀豚在2007年被宣布野外灭绝(已消失15年),白鲟则未能踏入2020年的大门(已消失2年)。
对于白鲟和白鱀豚生存的概率,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但就目前而言,可能性都很低。
白鲟
白鲟是一种半洄游性鱼类,成年后多栖息在长江的中下游,偶尔会进入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湖泊。当白鲟体长达到2m左右时,性腺逐渐发育成熟,需洄游到长江上游(重庆江段以上)才能产卵繁殖。而中间隔着两座大型水利枢纽,自然繁殖难以为继,这也是拯救白鲟的难点所在。
资料图
至于白鱀豚,最大的问题也是在繁殖上。白鱀豚是水生哺乳动物,不需要洄游就能实现自然繁殖,但繁殖能力很低。白鱀豚的寿命约为30龄,在生命周期内前4~6年用于生长发育,雌豚的受孕率平均只有30%,而且每2年才能繁殖一次,每次只产1仔。
刘健康等学者曾做过估计,在一个包含两百头白鱀豚的大家族中,雌雄性别比例按照1:1计算,那么雌性白鱀豚也只有100头左右,其中有30头是成熟的个体。在30头成熟的雌豚中,大约有9头能怀孕生仔,每年新生的幼豚可谓凤毛麟角。
资料图
更为紧迫的是,白鱀豚的数量并不多。在80年代,整个长江中仅存400头左右的白鱀豚,1990年时不到200头,种群生存进入关键节点。1995年以后,野生数量不到100头,健康的繁殖状态已无法维持。
资料图
也有网友持乐观态度,认为长江中还存在零星、游离的白鱀豚。2017年,国内的科考队在安徽芜湖江段监测时,意外拍到了两头疑似白鱀豚的生物,由于抓拍的画面素质不佳,无法敲定就是白鱀豚。
资料图
不过,长江禁渔依然给白鱀豚、白鲟提供了绝佳的回归时机。长江禁渔时间有限,白鲟、白鱀豚的繁殖周期又很长,重新建立种群的可能性较低,但只要二者能再次现身露面,就已经是长江禁渔的重大胜利。
对此,我们不妨保留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