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事就好,没事才能当世界冠军嘛。”赛车电影《头文字D》里这句著名的台词特别适合来解释Halo安全系统的意义和价值。如今的F1赛场上已经很少有致命事故发生了,但是昨晚周冠宇的事故还是让所有车迷惊出一身冷汗。
周冠宇下车后接受检查
周冠宇事故发生后,F1官方因为担心周冠宇有生命危险所以一度没有播出事故回放,此事故的严重性也是许多车手和车迷见过最严重的一次。由一张从围栏和轮胎墙之间拍摄的特写可以看到,周冠宇的赛车死死卡在两者中间,人字拖形的Halo在赛车和轮胎墙中间支撑出了一个空间,从中可以看到周冠宇的头盔,Halo对于车手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证明。英国《每日星报》表示,周冠宇能够自行走出赛车十分幸运,在如此严重的事故中连一处骨折都没有发生,更堪称是奇迹。
本周末周冠宇还会出战F1奥地利站的比赛。
事故现场
F1微博发声
“人字拖”至少救了四名车手
在赛车领域,Halo指的是一种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在驾驶位置上方,重量约为7公斤,以钛金属制造。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2017年,F1赛车座舱都是裸露、开放的,即车手头部暴露在座舱外,这意味着能保护头部的只有头盔。而在300公里的时速下,头盔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2018赛季以来,随着各车队相继推出新款赛车,人们惊奇地发现,今年的赛车与以往任何一个赛季都不大一样:新车座舱前被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要求强制性地装上了一件黑色的“人字拖”,FIA官方予以美名——Halo(光环)。根据国际汽联的模拟测试,Halo能让车手在重大事故中的生还率提高17%。
周冠宇的赛车受损严重
自2018赛季起,Halo在多起几近致命的事件中拯救了至少4位赛车手。2018赛季比利时站,勒克莱尔的赛车遭遇另一辆赛车压顶撞击,他在Halo保护下免受生命威胁。2020赛季巴林站,罗曼·格罗斯让驾驶的赛车突然失控撞上隔离护栏,赛车瞬间解体爆燃,曾经不支持Halo系统的格罗斯让最终惊险逃生,仅受轻伤。2021赛季蒙扎站,汉密尔顿与维斯塔潘发生碰撞,维斯塔潘的赛车被汉密尔顿的赛车顶到空中,如果不是有Halo系统,汉密尔顿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加上昨天的周冠宇,足以证明在这世界上最快的赛事中,车手的安全已经得到了相当有效的保护。
Halo系统在车手座舱前增加了钛合金保护圈
除此之外,F1赛车还有很多出色的安全系统,比如车手头盔和防火服。防火服可以在850度的火焰中坚持35秒以上才会使人产生二级烧伤。正是可靠的防火服才没有让格罗斯让置身火海,而只是烧伤了脚和手。各车队在提升赛车性能的同时,也将安全性摆在重要位置——采用硬壳式车手座舱、研发六点式安全带。赛事的安全规章措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全车和追击车的规则让赛事对事故的反应更为完善。尤其是追击车,能使急救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展开救援,争夺宝贵的时间。
黑科技让F1死亡率大大降低
F1严苛的规则限制、严谨的安全设计及安全模拟测试是在无数场比赛事故和无数生命付出的教训中换来的。纵观F1赛事的七十多年的历史,共有两百多人丧生。
上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F1赛事可以说是死亡的代名词。当时赛车速度已经迈入300kph大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重量,车体的强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尽量减少阻力提高极速的思路下,弯道中缺少摩擦力也使得赛车愈发地难以控制,撞车几乎成为比赛的固定节目,所有人都对此习以为常。车队不断地推出更快更脆的赛车,而主办方为了使比赛更有观赏性,在高速弯缺少围栏保护和缓冲带的情况下允许现场观众随意走动。这意味着观众和车手面临同样的危险。1955年的勒芒赛事中,奔驰车队赛车失控冲入人群造成81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剧
1955年的勒芒赛事中,奔驰车队赛车失控冲入人群造成81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惊天惨剧
1968年,天才车手吉姆·克拉克在参加低组别赛事时发生意外,飞出车外,当场死亡。 数月后车手协会成立,提出强制车手穿防火服带安全头盔。上世纪五十年代有15名车手丧生,六十年代有14人。在车手联盟的努力下,这个数据在七十年代降低到了12人,在八十年代下降到4人。1994年,圣马力诺伊赛道上两位车手在同一个比赛周丧生——罗兰德·拉岑伯格和著名的车神塞纳。此后,国际汽联对F1赛事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则限制。进入21世纪,F1比赛中丧生的车手仅有1人。2014年的日本铃鹿大奖赛上,玛鲁西亚车队的法国车手比安奇在雨站中以极高的速度撞击了一台正在吊装索伯赛车的工程车。256G的撞击力使得比安奇头部受到严重弥漫性损伤。与病魔抗争了九个月后,2015年匈牙利站前比安奇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世界。
最近一个因F1比赛去世的车手比安奇
毫无疑问,诸如周冠宇、格罗斯让这样程度的车祸如果在过去没有黑科技装置的保护,肯定是车毁人亡的悲剧。而如今,在Halo装置的保护下,F1赛道创造了一个个安全奇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享受速度与激情,这也是F1的重要追求和魅力所在。
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