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宁波杰出企业家代表、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创始人、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甬商总会联席会长郑永刚病逝,享年65岁。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这句在90年代火遍大街小巷的广告语,见证了郑永刚商业帝国的崛起。1996年,作为“服装第一股”的杉杉股份(SH600884,股价19.24元,市值436亿元)登陆资本市场,郑永刚也被称为“服装大王”。不过,就在杉杉服饰如日中天时,郑永刚毅然决然决定转型进军锂电池产业。而如今,杉杉股份的发展,也再次验证了郑永刚眼光的超前。
2月11日,浙商博物馆馆长、《财富与未来》的作者杨轶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郑永刚一直给人身体健朗的感觉,而且性格也很爽利、精力充沛,因此听到这则消息,感到震惊和意外,“蛮遗憾、蛮可惜的。”
自信,“赌”的是未来
1999年,在杉杉总部刚刚搬迁至上海时,杨轶清为了写作素材来到杉杉总部拜访了郑永刚。在杨轶清看来,郑永刚身上有着浙商优秀企业家们的共性:务实、诚信、果敢、创新。同时,郑永刚也是一位个性非常鲜明的企业家,不会掩饰自己的观点,说话也直来直去的,非常自信,气场也非常强大。
杨轶清回忆,在拒绝一些活动邀请时,有些企业家们会委婉地示意时间上无法安排,但郑永刚则会直接表示“我不来”“我不感兴趣”。
而郑永刚鲜明的性格特点与他平生的经历密不可分。
上世纪80年代,郑永刚担任国营棉纺织厂厂长。1989年,由于工作调动,郑永刚被安排到甬港服装厂当厂长。为了挽救这家濒临破产的小厂,他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利润很高的西服市场,并打造了“杉杉”品牌,甚至不惜重金在央视投放广告。不过,这一策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
广告效应凸显之下,杉杉西服在全国畅销。1996年,“服装第一股”杉杉股份成功登陆A股,在资本的加持之下,市值也翻了几倍。
然而,作为一名浙商,郑永刚也拥有着超前的眼光以及植根于骨子里的“赌性”。“早在1997年,中国服装产业最火的时候,我就预感到这家企业快死了,我要找到下一个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的产业,我进入锂电材料行业时,10个人里有11个说我疯了,可是企业家本来就不是常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郑永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在一次论坛中,郑永刚曾表示,WTO促使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尽管当时杉杉西服是中国主流品牌,但考虑到一旦打开国门,大量奢侈品品牌涌进中国,杉杉西服很快会沦为非主流品牌。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休闲、时尚的审美上突飞猛进,如果杉杉坚守西服,很可能找不到下一轮发展机遇。
果敢,转型新能源
1999年,郑永刚将杉杉总部搬迁到了上海,并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机会。彼时,鞍山热能院的炭素研究所有一个863课题,研究的是中间相炭微球技术,但由于经费有限,尚未完成。
嗅觉敏锐的郑永刚察觉到了其中的“钱景”,先投入了八千万助力课题完成,之后更是直接将研究人员打包接到上海,将实验成果进行产业化落地。1999年,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科技”)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然而,转型之路总是不那么顺畅的,当时国内的新能源赛道前景尚不像如今这样明晰,但郑永刚转型的心却很坚定。
2001年,杉杉科技CMS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开启锂电负极材料产业新纪元。2002年12月,杉杉科技年产800吨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工程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之后的几年时间内,杉杉股份先后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领域;2007年开始,从产融结合的角度布局了创投、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产业;2015年开始,分别布局了电池系统集成、能源管理服务、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业务。
从“服装第一股”,到如今,杉杉股份已经成为了一棵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参天大树。
开创,从业务到战略
确定了转型的方向后,郑永刚并未一直掌舵杉杉股份。2007年,郑永刚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身上。
然而,2020年底,已逾花甲之年的郑永刚回归,再度成为杉杉股份董事长,重新执掌杉杉股份,并且再度跨界,斥资超50亿元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
时隔30年,推动杉杉股份二度转型,究竟有怎样的商业考量?
在《杉杉股份董事长郑永刚谈跨界:62岁再创业不是心血来潮 进军偏光片产业是“最后一战”》一文中,郑永刚在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时回复,“偏光片这个(产业)不是我主动要转型的,不是我主动要去干的,是被动让我干成的事。我干过实业,搞过金融,也看到和我同一时代的部分企业家被淘汰了。选择跨界进军偏光片产业,也更多是遵循产业周期发展规律,希望让杉杉股份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杨轶清告诉记者,郑永刚在产业经营上给其三点深刻的印象。
首先,郑永刚在品牌战略的认知和推进上是属于开创性的,在当时,大家对如何打造品牌以及对于品牌价值的认知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但郑永刚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其次,郑永刚在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创新上,也处于开创性地位。在服装产业还如日中天,在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前景及需求都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进行转型,郑永刚果敢地转型到未知领域,需要很大的决心;最后,郑永刚很早就选择将企业搬迁至上海,打开了发展的空间,同时进行全国、全球性的布局,都属于开创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