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日新增1例死亡病例 为87岁男性

热点资讯2022-11-20 08:30:34智慧百科

北京昨日新增1例死亡病例 为87岁男性

(原标题:北京昨日新增69例本土确诊病例 55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资料图

11月19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69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52例无症状感染者(含7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395例已通报),492例隔离观察人员、12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7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7例,死亡1例。死亡病例男性,87岁,11月11日出现干咳症状,11月13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11月19日病情恶化,因严重肺部细菌感染,发生脓毒症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本土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现住东城区;

确诊病例2:现住西城区;

确诊病例3、4:现住朝阳区;

确诊病例5:现住海淀区;

确诊病例6、7、8:现住丰台区;

确诊病例9:现住密云区。

以上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0、11、12:现住东城区;

确诊病例13至17:现住西城区;

确诊病例18至30:现住朝阳区;

确诊病例31至42:现住海淀区;

确诊病例43:现住丰台区;

确诊病例44:现住石景山区;

确诊病例45、46、47:现住通州区;

确诊病例48至51:现住顺义区;

确诊病例52、53、54:现住昌平区;

确诊病例55至60:现住大兴区;

确诊病例61、62:现住密云区。

以上均为隔离观察人员,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至6:现住东城区;

无症状感染者7:现住西城区;

无症状感染者8至60:现住朝阳区;

无症状感染者61至65:现住海淀区;

无症状感染者66至82:现住丰台区;

无症状感染者83:现住石景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84、85、86:现住门头沟区;

无症状感染者87、88:现住房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89、90、91:现住通州区;

无症状感染者92:现住顺义区;

无症状感染者93至101:现住昌平区;

无症状感染者102至109:现住大兴区;

无症状感染者110至113:现住怀柔区。

以上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11月19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14至127:现住东城区;

无症状感染者128至152:现住西城区;

无症状感染者153至402:现住朝阳区;

无症状感染者403至423:现住海淀区;

无症状感染者424至451:现住丰台区;

无症状感染者452、453:现住石景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454、455:现住门头沟区;

无症状感染者456、457:现住房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458至472:现住通州区;

无症状感染者473至495:现住顺义区;

无症状感染者496至532:现住昌平区;

无症状感染者533至546:现住大兴区;

无症状感染者547、548、549:现住怀柔区;

无症状感染者550:现住平谷区;

无症状感染者551:现住密云区;

无症状感染者552:现住经开区。

以上均为隔离观察人员,11月19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中国籍,11月17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2:中国籍,11月16日从德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3:中国籍,11月17日从法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4:中国籍,11月15日从中国香港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5:中国籍,11月18日从阿联酋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9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上述病例均已转至定点医院,已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延伸阅读:

二十条优化措施会否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官方回应

(原标题:(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新华社记者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各地相继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风险区如何划定?密接、时空伴随等怎样判定?坚持做核酸有无必要?聚焦落实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

问题一: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是否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答: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近三年来,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这些调整要求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资料图

问题二:有群众反映,其所在地方提出“社区暴发地区”“社区传播明显地区”等,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后,风险区如何划定?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应用以及今年7、8月份的评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3/10万,风险极低。为尽可能减少管控区域和人员,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划定。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问题三:有群众反映,目前有密接、时空伴随等多种判定。不同判定应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

答:密接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第九版防控方案共列举了9种密接人员类型,包括共同居住人员等。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同时要求,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时空伴随人员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不论是哪种管控方式,管控时间都是以人员末次暴露的时间开始计算。对于管控的时间,起始时间应该以判定为末次暴露的时间为准,而不应该以追踪到这个密接的时间开始算起。

资料图

问题四:当前,有的城市减少核酸检测点位的同时,要求出入公共场所出具核酸阴性证明。不少群众关心:是否需要坚持做核酸检测?

答: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二十条优化措施进一步强调,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要求,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本文标签: 症状  隔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