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及张坤的易方达蓝筹,说到几只香港上市的科技股的反弹,对净值的拉动巨大。
于是就有基民来问,港股基金该买什么?
这是一个好问题,虽然我觉得因为近期港股的反弹而想到这个问题,是一个危险的倾向 —— 很容易再一次站在高岗上。
所以,这里就说说我心目中的真・港股基金投资,或许是非主流的那种。
不一样的港股投资
你是在进行 “赛道的港股化” 投资,是 “比价式港股投资” 还是 “全港股投资”?
我想这是一个首先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1. 赛道港股化
比如说许多基金经理买美团,买腾讯,买网易等的,其实本质上是一种 “科网股投资” 的思路,早年是集中在美股市场,只不过这些年因为中美因素,许多公司回流港股,所以港股成了科网股的主战场 —— 这也催生了恒生互联网、恒生科技、HKC 科技等指数成为了大热基金品类。
恒生互联网的代表基金自然是华夏的恒生互联网 ETF (513330),目前 200 多亿元的规模,算是港股互联网赛道的旗舰。
至于恒生科技,是之前发行的大热,产品众多,规模超过 5 亿元的就一堆。
类似 “科网股投资港股化”,当然还有 “医药医疗港股化”,同样是近年炙手可热的赛道。从指数产品而言,出名的就是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医药、HKC 医药这几个指数。
不过相比科技股赛道,港股医疗赛道,还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规模都不大。
目前规模比较出众的是恒生医疗保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 (513060) 一只规模就有 44 亿元。
相比之下,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这块,还没过 5 亿元的。
HKC 医药也是类似,规模都不大。
2. 比价式港股投资
另一种港股投资,则是来自于 AH 股比价。
在港股市场,有一堆 H 股,同步发行 A 股。
一般来说,A 股相较 H 股有溢价,所以传统价值投资者会偏好在 A 股高溢价时转买港股。
这方面最出名的指数基金,当属跟踪上证 50AH 优选指数 (950090) 的上证 50 优选 LOF (501050),用更便宜的 H 股替代上证 50 指数中相对较贵的 A 股成分股。
从近年的表现来看,50AH 优选还是跑赢上证 50 指数,产生超额收益的。
当然,50AH 优选毕竟主力在 A 股,H 股只是溢价时候的替代。
如果要专攻相对 A 股便宜的 H 股,主力就是 HK 银行指数,里面一堆便宜的内资银行股。
目前是鹏华和泰康两只基金在跟踪。
3. 全市场港股投资
如果你不是对行业赛道有特别的倾向,而只是想获得与 A 股收益差异化的收益来源,那么建议还是选择那些主动全市场投资的港股类基金会比较好。
毕竟,仅仅是与 A 股不那么一致的走势,港股对于一个投资组合,就有分散化的价值。
主动全市场港股基金,一般不会有过分的行业偏好,可以避免类似去年开始押注港股科技跌跌不休的悲剧。
A 股顶流≠港股顶流
在选择主动全市场港股基金时,基民要切忌盲目信任 A 股顶流。
熟悉港股的投资者就知道,港股整体是一个与 A 股不太一样的市场,投资逻辑更多受外资影响,往往有一些古里古怪的倾向 —— 比如曾经对工业股的极度低估值。
所以,投资港股,专注这块的基金经理会更好一些。
其实说到这个问题,我此前就做过一个比较,指出过张坤虽然在 A 股是顶流,但是在港股类基金中,其实并不具有收益上的优势。
港股全市场主动型基金这块的顶流,国金证券最近的研报中推荐了几只:
精选相对成长风格的张峰 & amp; 赵年珅 - 富国民裕沪港深精选 (007139)、 消费主题的彭陈晨 -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 (012060)、精选个股行业分散的罗佳明 - 中欧丰泓沪港深 (002685)、 行业配置灵活个股分散的徐成 - 国富大中华精选 (000934)。
如果剔除偏消费主题的那只,剩下的三只倒是基民可以多看看的。
虽然这几只规模都没有易方达亚洲精选大,但其实基金经理在港股领域名气并不小,尤其是富国民裕沪港深精选 (007139) 的张峰,应该能算港股顶流了,
下图是这几只基金的阶段收益对比,可以看到张坤的易方达亚洲精选虽然在 5 年时段是跑赢恒生指数的,但是比起中欧和国富的两只,还是有显著差异。而在三年时段,也是不如富国、中欧和国富的三只。
下图是逐年收益,更能看出这几只基金的风格迥异。
这是他们最近的十大权重股,也能看出一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