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郑凯安在台媒《工商时报》“名家评论”专栏撰文称,美国持续加强对中国大陆管制,长期恐将使中国大陆成熟制程更具竞争力。
郑凯安指出,美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对中国大陆的芯片管制,主要目的是制约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从短期来看,台厂会受益于转单效应,例如,国际大厂因为中国大陆半导体制程设备取得受到管制,将会考虑转单寻求与台系晶圆代工业者合作;中国台湾具备3纳米以下计算芯片设计能力的IC设计厂商,因中国大陆竞争对手受到压制而获益。
长期而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被迫聚焦于成熟制程发展,在国家引导资源的挹注下,其晶圆代工的良率与效率、IC设计与应用的发展,都将持续提升,而在不久的未来成为对台厂具威胁性的竞争对手。
距离美国对中国祭出新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已过去近两个月,如今看来影响已经显现,首当其冲的是半导体设备领域,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中的六家纷纷示警。以应用材料为例,该公司预估预估2023年在中国营收损失高达25亿美元,但如果美国政府加速核发供货所需的许可证,影响可能缩小到15亿-20亿美元。
除了半导体设备外,存储厂商也未能幸免。根据统计,三星电子、SK海力士第三季度在中国的营收萎缩超过4万亿韩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加大半导体出口管制全球供应链变得复杂,欧洲芯片制造商正在寻求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稳定。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半导体的首席执行官近日表示,虽然他们遵守美国对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的出口限制,但他们没有计划停止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意法半导体首席执行官让-马克奇瑞(Jean-Marc Chery)表示:“中国大陆约占我们总收入的30%,这是我们不想放弃的市场,我们希望继续支持。”
(校对/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