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补血”热潮延续,国寿财险90亿增资获批

热点资讯2023-01-19 17:41:44智慧百科

险企“补血”热潮延续,国寿财险90亿增资获批


增资同步换“领导”,国寿财险将迎来怎样的改观?

文/每日财报 程意

延续2022年险企“补血”热潮,2023年首月才刚过半,就有三家险企“补血”获批。

在1月3日,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心人寿”)的3.2亿元增资获批。1月9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获批发行不超过100亿元规模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

紧随其后,在1月10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财险”)90亿元增资亦获批。增资完成后,国寿财险的注册资本金将达到278亿元,跃升为财险行业注册资本金最高的险企。

现阶段,财险行业“马太效应”显著,相比之下,国寿财险虽仅次于财险“老三家”,但在保费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却相差甚远,仅靠增资短时间内并不能实现赶超。叠加去年11月,国寿财险的新董事长蔡希良正式履新,为国寿财险的革新注入“强心剂”,这会是其实现跃升的推动因素吗?

险企“补血”潮延续

自2022年初,“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以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明显有所吃紧,补充资本的需求愈发旺盛。

据统计,在2022年监管部门批复了21次保险公司增资,获准增资总额超过320亿元,创2019年以来最高。其中,中邮人寿增资71.63亿元,系2022年度险企最高增资额度。

今年伊始,险企“补血”需求不减,再现大手笔增资。在1月10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国寿财险增加注册资本90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国寿财险的注册资本将由188亿元变更为278亿元。

据悉,此次增资将由国寿财险的两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寿集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按现有股权结构共同出资。其中,国寿集团增资54亿元,中国人寿增资36亿元。增资完成后,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除此之外,在1月3日,银保监会还批复同意了爱心人寿注册资本从17亿元增至20.2亿元。但与国寿财险不同的是,爱心人寿此次新增的3.2亿元注册资本均有其新晋股东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里程健康”)认购,且增资完成后,新里程健康将以15.84%的持股比例成为爱心人寿的最大股东。

另有险企通过发债“补血”,在1月9日批复同意了,太保产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国寿财险偿付能力趋紧

值得注意的是,国寿财险此次增资完成后,其将跃升为注册资本金最高的财险公司,较业内“老大哥”人保财险的注册资本金222.43亿元多出50余亿元。

从2022年前三季度财险公司净利润排名来看,财险“老三家”的净利润占行业净利润总额的84.3%,其中人保财险净利润就独占行业五成。而同期的国寿财险净利润仅为12.34亿元,不及人保财险的5%。

在保费收入上,2022年前三季度,“老三家”均突破千亿,其中人保财险达3818.89亿元,而国寿财险的保费收入仅达754.53亿元。近期,国寿财险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在2022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981.67亿元,同比增长7.29%,但仍未突破千亿大关。

显然,面对与财险“老三家”之间的差距,国寿财险要想从中赶超实属不易,而充足的资本金是保障险企业务拓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寿财险在此侧重也无可厚非。

据《每日财报》了解,国寿财险注册资本的上一次变更还是在2018年。彼时,国寿财险以其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将注册资本金由150亿元增至188亿元,因国寿集团与中国人寿无须就其增资支付任何现金款项,故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动。

对于今年的增资,国寿财险表示,除了为提高公司承保能力外,还要提升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据悉,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寿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5.58%,较2021年末下降25.2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11%,较2021年末下降16.81个百分点,这必然是推动国寿财险增资的重要推动因素。

新董事长会送来怎样转机?

增资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增资落地之后,险企是否真的能得偿所愿,实现提质增效还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随着“车险综改”的深入推进,原有车险利益格局出现变动,新能源车险与非车险业务逐渐壮大。经过两年的改革,“降价、增保、提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财险行业整体走出了改革“阵痛期”,市场亦有所回暖。

但对国寿财险而言,更应留意到财险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的问题,亦让中小险企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以“老三家”为首的头部大型险企具有规模优势,在产品同质化下成本更低,承保利润自然而然向头部集中。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成为各家险企的必争之地,中小险企更是抢抓这一风口以期实现高速发展。而国寿财险虽也上线了新能源专属车险,但与其他险企相比产品优势并不突出。

此外,国寿财险业务管理漏洞频出,屡收罚单。像近期,监管机构就对国寿财险吉林省3家分支机构因未严格执行车险条款费率、虚列费用等,连收7张罚单合计被罚款84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险企原有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而险企的革新需要能为其带来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领导者。在2022年11月15日,银保监会批复,核准蔡希良国寿财险董事长、董事的任职资格。

简历显示,蔡希良早年在大学任教,担任上海财经大学财务金融学院副院长。之后,他选择“下海”,加盟“中信系”,先后出任上海金钟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信大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10年12月,蔡希良任中信集团董事,2016年,出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被提拔至中信集团后,蔡希良还兼任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20年4月10日,中国人保、中国信保相继发布公告称,中国信保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廷科调任中国人保党委副书记;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蔡希良调任中国信保党委副书记。9月,他正式获批出任中国信保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而此番蔡希良调任中国人寿,也或接替即将到龄退休的袁长清。

就当下而言,伴随着增资到位,国寿财险的偿付能力压力得到缓解,蔡希良的上任也或为国寿财险带来新的转机。背靠2023年财险市场的蝶变发展格局,国寿财险又会有怎样的发展突破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本文标签: 财险  国寿  险企  人保财险  人寿  中国人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