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穆玥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里私募圈里都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界面新闻对此进行了梳理。
1. 私募管理总规模微增,管理人却少了近千家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1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3683家,管理基金数量142743只,管理基金规模20.01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16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321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337家。整体来看今年前11个月,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减少927家,管理基金数量增加18626只,管理基金规模增加0.25万亿元。
2. 年内超2000家私募注销,大约六成为主动注销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12月20日,今年以来注销的私募数量已达2178家,主动注销的有1336家,协会注销的有832家,依公告注销的有10家,占比分别为61.34%、38.2%和0.46%,其中今年以来注销的证券私募数量为545家,主动注销的有321家,协会注销的有224家,占比分别为58.9%和41.1%。
3. 百亿私募阵营大变动,19家黯然掉队
今年以来市场行情动荡,百亿私募阵营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目前百亿私募数量为112家,相较于去年年底时的104家,一共增加了8家。不过,与去年年底的百亿私募名单对比可见,共有19家百亿私募在今年失守了百亿规模,同时也有27家私募新进站上了百亿私募之列。
4. 百亿私募整体业绩堪忧,正收益占比仅三成
今年以来百亿私募整体的收益表现出现明显下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百亿私募前11个月的平均收益为-6.13%,收益中位数为-3.75%,首尾业绩差高达53.50%,正收益占比仅为30%。其中,迎水投资1-11月收益为18.67%,是角逐年度冠军的有力选手,玖瀛资产、明毅基金、广金美好、展弘投资等分别是前十榜单上唯一的多资产策略、债券策略、组合基金、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私募,今年前11个月的收益率分别为9.01%、7.91%、6.2%和5%。
5. 私募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总规模已超30亿元
今年以来,多家私募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年内一共有22家私募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元,其中12家私募自购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单家私募最大自购金额约为10亿元,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年内一共有15家百亿私募自购金额约28.08亿元。
6. 旗下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多位私募大佬出面致歉
今年以来,由于旗下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多位知名私募大佬纷纷出面致歉,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包括正圆投资的戴旅京、东方港湾的但斌、盘京投资的庄涛、希瓦投资的梁宏、淡水泉投资的赵军、和谐汇一资产的林鹏、慎知资产的余海丰等。
7. 外资私募增至35家,又有私募主动放弃牌照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外资私募机构数量为35家,其中2022年仅有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安盛私募基金、深圳市胜利私募等3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登记。与此同时,2022年又有3家外资私募主动注销了其私募管理人资格,分别是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联博汇智(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8. “公奔私”再掀高潮,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转战私募
今年以来“公奔私”再度掀起了小高潮,其中不乏诸多明星基金经理纷纷选择奔私,比如前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张航创办了上海勤辰,原华安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莹和原700亿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林森先后加盟上海勤辰;前中欧基金600亿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创办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医药捕手”葛晨从博时基金离职后加入了高毅资产;前兴证全球基金500亿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加盟了睿郡资产等。
9. 明星基金经理吸金能力爆棚,私募爆款产品频现
今年以来虽然很多私募的业绩表现一般,但是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吸金能力依然不容小觑,卖出了多只爆款产品,比如源乐晟曾晓洁的新产品最终募集60亿元,盘京投资庄涛的新产品总发售规模达33亿元,崔同魁加盟盘京投资后的新产品合计募集规模约40亿元,董承非奔私后的首款产品大卖45亿,周应波“奔私”后的首批新产品募集金额超过80亿元,管华雨“单干”后的新产品全渠道累计销售额约90亿元等。
10. 上市公司出手买私募,20-50亿中型私募最受宠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2022年已有12家上市公司出手购买私募产品,累计出资金额为16.07亿元,其中,最为“阔绰”的二三四五合计认购私募产品5.12亿元。从管理规模上看,20亿-50亿元的中型私募获上市公司认购金额为8.3亿元,占比达到了51.65%,百亿私募被认购金额为4.7亿元,占比仅为29.25%,还有部分上市公司选择了10亿元以下的小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