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制图
业内人士认为,在加强对私募行业监管的同时,还应提高私募违规的成本。违规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减少,能够提高社会对私募行业的认可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近160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注销,而去年全年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217家。这意味着,今年以来,中基协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七成。
此外,去年以来,多地证监局和中基协对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出罚单。从违规的私募管理人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在对私募产品的宣传上,未合理审慎地审查用于产品宣传的相关数据,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甚至向投资者宣传预期收益率或者承诺保本保收益等。
第二,在产品管理过程中,存在未审慎进行产品投后管理等情形,或者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关联交易等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擅自将个别基金产品的资金划转至公司关联方等第三方账户,挪用基金财产的情况。
第三,违反专业化经营原则,高管违规兼职等,或者私募基金公司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等。
事实上,私募行业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各种乱象之下,不时出现投资者因私募管理人违规操作导致大幅亏损的案例。
例如,2月3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投资人李某花100万元购买北京乾元泰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一款私募产品,持有6年后却只剩1.99万元。最终法院支持赔偿30.7万元。目前上述私募机构已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撤销管理人登记。
此前中国裁判文书网还公布了多份判决书,多位投资人状告北京嘉怡财富及其基金经理李文东。其中,投资人宋女士投资基金100万元,4年到期损失了98.29万元,仅余1.71万元。
私募牌照门槛相对较低,私募管理人数量众多。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去年底私募管理人达2.37万家。在这么多的私募管理人中,大部分是小型私募,导致监管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私募行业监管趋严,“扶优限劣”不断加码,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在持续出清。去年底,中基协就新修订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严把行业入口关,这有利于提升行业规范化与专业化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在加强对私募行业监管的同时,还应提高私募违规的成本。违规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减少,能够提高社会对私募行业的认可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