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这几天出了不少“大事儿”,先是李蓓的半夏1月的权益仓位砍了一半,属于大幅减仓了,百亿私募大幅削减权益仓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然后紧接着“流浪气球”事件、“禁酒令”、医药利空纷沓至来......其实A股历来都是市场调整的时候鬼故事就异常多,大家都应该司空见惯了。
消息层面的利空都是表象,其实是全球风险资产持续反弹四个月之后,A股及港股也经历了较大估值整体修复行情,本身有调整的需求;另外则是美联储非农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导致对加息放缓的担忧,叠加3月的两会可能是短期的不确定因素。
但从中期看,弱美元和中国经济重启的逻辑并没有什么问题,风云君倒认为短期的调整会迎来更好的“上车”姿势。近期不少朋友在咨询私募策略和产品的相关问题,风云君发现大家对私募投资这件事儿还有不少误区,今天跟大家唠唠现阶段私募投资要想清楚的三个核心问题。
1、投资私募基金相比直接买股票是不是一种更容易的投资方式?
我们先看下图的数据,朝阳永续统计的私募全市场宽基指数,从2013年到2022年十个自然年期间,这个指数的收益率是145.58%大部分的情况下,购买私募可以帮你做一个保值增值。但是你准备通过购买私募发大财,那个难度挺高的。市场上确实是有涨了几十倍的基金,但是数量很少,它的概率是很低的。如果想要赚快钱,觉得自己的能力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私募基金可能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标的。
说回私募宽基指数,同期的沪深300、中证500分别是53.36%和79.98%,可以说它是很显著地跑赢了这两个指数。相信我们的投资者都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但是经过统计,大部分的普通投资人是跑不赢指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私募比投资股票应该是要容易一些,至少它的指数比另外两个指数表现要好,而且这个指数的波动比较小,没有特别大的波动。对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来讲,大幅波动并不是太好的事情。
研究股票会研究它的行业,研究它的估值,研究它的财务报表,研究它的产品等,如果我去投私募应该研究什么?这也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看两个数据,一个是choice数据,全市场所有的A股去年中位数-17.38%,第二个是朝阳永续统计的所有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去年的收益中位数是13.54%,股票多头策略的私募去年是-13.54%,但是如果加上其他策略,这个数还会更高一点,因为去年套利、中性、宏观、CTA都比股票策略表现要好,因为去年的股票市场表现比较差。
所以我们可以大概这样说,去年闭着眼睛买一只私募,比闭着眼睛买一只股票表现要好。当然这是概率问题,你有可能买到一只股票,它是去年涨幅最高的,涨了两倍,那也有可能,你也可能买到最差的一个股票私募,跌了百分之六七十,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从概率上来讲,闭着眼睛买一只私募和闭着眼睛买一只股票相比,去年一年私募的表现更好,这是一个直观的数据。
买股票,作为一个比较勤奋的投资者,肯定是每一份公告都要去研究,都要去看,这个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我得不停地研究,不停地跟踪,不停地做出决策,我是持有还是卖出,跟我当初的目标是否一致,维度是比较多的,而且需要付出的时间也比较多。
但是私募不用像研究股票那样那么多的维度,那么多决策的次数。一般来说,私募可能给它两到三年的观察周期或者持有周期是足够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早去研究它的时候,比如研究量化的指标,它的业绩表现,业绩的归因,你可以研究定性的指标,比如公司的情况,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策略跟你是否相符,研究完了之后去买入它,过一段时间了解一下,如果没发生什么变化就可以继续持有。再过一段时间了解一下,没怎么变,还是这种投资策略,没有漂移,那就继续持有。
这个过程比做股票面临的信息量是要小很多的,因为有大量的信息量是由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帮我们承担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投资私募比投资股票更简易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大家也得注意,它们都有风险,买私募产品有可能会亏很多清盘,比如触及止损它就实亏了,投资股票也是一样,所以大家首先在投资之前还是要注意风险,这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提示的事。
2、投资私募应该怎么研究?
研究分为两类,第一是量化指标,第二是定性指标。我列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量化指标,比如收益指标、年化收益,这个大家都懂,超额年化收益,那就是相比基准它的超额收益的年化收益。风险指标,年化波动率,其实就是它的标准差,年化波动率是收益率的标准差,比如我的年化收益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中的期望,我期望是年化20%,年化波动率也是20%,那这种情况下我的范围可能就是0到40。
下行风险就是下行波动率,只把小于风险收益率的收益纳入了风险统计。比如你赚的钱已经大于无风险收益率了,对我们来讲是否波动没有太大影响,因为都是赚钱的。如果我把差的那笔收益统计进去这叫下行风险,VAR值就是在险价值,就是在95%的置信水平下,这个基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
最大回撤这个大家很熟悉了,就是一段周期以内这个产品回撤幅度的最大值,用来衡量这个产品的风险能力。我们还有标准化指标,就是把收益跟风险进行一定的统一化,然后去考虑它的指标。这些标准化指标的核心关键,都是用收益除以风险。比如最简单的夏普比率,年化收益减去无风险收益率除以年化年化波动率,比率越大越好。同样承担波动率的情况下,收益越高越好,这是常用的夏普比率。
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比如正收益的概率,统计这个基金过去成立以来,比如它存续了十年,我持有半年、一年、三年,在过去随机获得的不同的正收益的概率是多少。创新高的占比,比如最近一年52周的周净值,这个基金有50周在创新高,那这个基金的持有体验就非常高,不停在创新高,就相当于不停在涨,没怎么跌过。
我们学会了这些指标,是否就可以通过这些去选择基金了呢?肯定不是,因为这些指标只是一个结果,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的产品里面筛出一批,把特别差的筛掉,但是你说光看指标能不能看出来哪个基金在未来一年表现更好,哪个基金更适合我,这是不行的,这比较困难。
我们还需要看一下定性指标,对私募的选择来讲,定性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大概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司层面,比如管理规模、实控人背景、核心基金经理背景、核心团队背景、研究能力、行业地位、风险控制等。其中规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比如股票策略中,如果是一家非常擅长小盘股的管理人,但规模到了几百亿,小盘股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难卖得出去,那你被迫去做大盘股,这样的话其实对你的投资策略来讲,就不得不出现一段漂移。
从策略的角度也有很多,比如有投资理念的研究,有细分策略,有市场偏好、行业偏好、仓位管理,持仓结构、交易风格、研究的深度、广度,观点的跟踪、持仓的跟踪。策略角度其实能去了解或者能去深挖的也比较多。单单一个投资理念就能看出很多人的不同,比如有些投资理念你一听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要重仓长期持有的,很多管理人都是这样重仓长期持有的。
一个基金的灵魂是基金经理,不是研究员。就好像古代的时候,你是一个军师,负责给主公提建议,最终的决策还是在主公那里。一个政权或者一个国家,比如三国当中的哪一方割据势力能发展起来,跟这个主公本人的决策和性格有非常大的关系。军师只是众多军师当中的一员,军事分析这一块我研究得很透彻,但是还得有决策。所以光研究这些指标,并不能让您成为一个投资高手。
还要研究自己,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偏好,是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我先建立清楚,然后再根据这一套东西去研究这些私募,再去研究市场,最后可能才会给您带来一个决策。
虽然说私募需要的跟踪不像股票那么频繁,但是也要紧密跟踪。这个跟踪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私募研究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信息闭塞和缺失导致的认知不足,大多数投资者买的私募源于渠道、销售的推荐的爆款,导致入场时往往是某个策略的高光,下跌时改怎么操作无人咨询和帮助,投资人经常处于买进就亏钱,一锁就几年的状态。所以私募投资,更重要的是求助于专业人士,同时要不断自我提升和进化。
3、作为一个私募新手应该怎么去投?
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第一个是投资新手,第二个是投资老手。对于投资新手来讲,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降低预期。
这是这个表里面的“从XXX1期”这个产品,成立十年以上的产品里面,不完全统计,朝阳永续第一名,年化20%。这个产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5年5月29日,牛市的高点,它是2012年成立的,到2015年5月29日,两年半的时间年化77%,很高,不比刚才看的五年的那些产品差。2015年5月29日至2021年初,接近七年的时间,就是这个蓝色的框,年化16.7%,也不错。之后出现了37%的最大回撤,然后到现在年化收益是24%。这就是长期收益均值回归。
因为投资的长期收益是一连串的决策带来的,你得不停地决策,一旦犯一次错误,就会将长期收益拿走。但是犯错或者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会犯错或者发生失误,再牛的基金经理,不犯错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长期来看均值就回归了。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新手去投资私募,真的要降低预期,不要想买这个私募能赚10倍、20倍、50倍,这个想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不能冒进。
第二点是对于投资老手,我想说的就是寻找共鸣。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从几个风格指数过往年度数据表现看,风格交替较为频繁,很少有风格能够连续表现突出三年以上,这就使得不同投资理念的基金出现表现差异的情况。比如有的基金喜欢成长股,以成长风格为主,那么在价值风格表现较好的年份其较难获得超额,但等到成长风格来临,就容易获得更好的表现。
所以这就使得不同投资理念的基金出现表现比较差异的情况。比如有一个基金经理喜欢成长股,以成长风格为主,那么你在价值表现比较好的年份就很难获得超额,但是如果一旦成长风格来了,就会获得比较好的表现。市场风格不断变化,管理人也需要市场配合才能发挥出投资实力,一个更有共鸣的基金,容易持有到它业绩兑现的时刻。以上三点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能做到真正体会,一定会对你的私募投资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是不清楚怎么选私募产品,且对私募感兴趣,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