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重塑投行生态!招商证券王治鉴:短期看保荐质量,中期看承销定价,长期看价值发现

热点资讯2023-02-11 16:02:35智慧百科

全面注册制重塑投行生态!招商证券王治鉴:短期看保荐质量,中期看承销定价,长期看价值发现



▲招商证券总裁助理、投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治鉴

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然成为2023年资本市场的首个重大变革,激起投资银行界的广泛讨论。

近日,招商证券总裁助理、投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治鉴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本质是将买卖双方的博弈引入到市场化机制中去。这看似是针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环节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却牵动了一级市场融资导向、二级市场交易、退市等生态逻辑的调整,进而对实体经济的结构和走向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未来投行业务转型短期看保荐质量,中期看承销定价,长期看价值发现。”作为一名亲历注册制改革的资深投行家,王治鉴认为,全面注册制会随着时间推进,步入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投行在进行业务模式转型时也必须有所侧重,以更好适应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

他强调,中介机构必须意识到,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仍以散户为主,不能指望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买卖双方就能在短期内实现博弈能力的均衡。因此在市场发展成熟之前,投行等中介机构实际需要承担更大压力,要切实履行好“看门人”责任,来帮助买方强化制衡,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重大变革重塑行业生态

券商中国记者:作为见证注册制从无到有的一线投行家,您如何看待全面注册制实施的意义?

王治鉴: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落地,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它使得我国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进一步完善,在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生态良性循环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释放更大潜力,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这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也是监管理念、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而精简公开发行要求、设置多元包容上市条件、完善主板交易制度、放宽新股发行定价和涨跌幅限制等,则会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注册制进一步压实了中介机构责任。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反而通过各种方式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构建优胜劣汰的良性生态,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券商中国记者:能否展开谈谈何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治鉴:虽然全面注册制表面上看似是针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环节的证券市场金融政策改革,但实际上往前推,它像指挥棒一样,通过资源配置手段,能够引导一级市场的投资方向,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的结构和走向;往后看,它也能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结构,影响二级市场交易定价、退市等整体生态逻辑。进而对实体经济的结构和走向,都造成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比方说,过去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要求比较单一且刚性,可能会导致硬科技或新经济企业占比较少。可随着上市条件越发多元,这些企业有望逐渐形成规模,进而引起二级市场投资人关注,提升相关细分行业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认可度,由此引导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向硬科技或新经济倾斜,助力宏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更深一层看,全面注册制不是单纯把门打开,实际上是在通过市场博弈来甄别和筛选出优质上市公司。虽然短期内或许不太明显,但长期而言优胜劣汰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届时不仅会有更多被动退市的案例,也可能会有主动退市的情况出现。由此,上市公司群体、投资者群体、中介机构群体的生态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投行转型理应因时制宜

券商中国记者:面对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券商投行该如何快速适应?

王治鉴:从2019年初科创板开始试点注册制,到2020年6月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再到如今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A股注册制改革已历时四年。随着改革推进,保荐机构对注册制的核心理念、自身定位及监管方式的转变,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经过不断实践磨合,保荐机构已初步锻造出与注册制相匹配的执业能力。

而要快速适应全面注册制,关键还是在于修炼“内功”。一方面,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包括行业研究、价值挖掘、尽职调查、资产定价、项目承销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注册制的执业理念和合规意识,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券商中国记者:在您看来,在全面注册制时代,投行业务模式应如何实现转型?

王治鉴:注册制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保荐机构的“看门人”责任。依据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进,全面注册制会步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投行业务模式转型也将经历三个不同阶段。

一是短期看保荐能力,注册制对保荐机构投行业务执业质量和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内充分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是保荐机构的首要任务,项目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对券商的短期竞争力具有明显影响;

二是中期看承销定价能力,随着上市公司供给不断增加,供求关系将发生显著变化,定价销售能力重要性权重加大;

三是长期看价值发现能力,如何发掘并获取具有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如何提升对行业及企业的认识是重中之重。

眼下全面注册制改革刚刚启动,与其期待放开节奏有多快,反而不如更多关注一下二级市场反应,以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情况。事实上,中介机构必须意识到,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仍以散户为主,不能指望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买卖双方就能在短期内实现博弈能力的基本均衡。因此在市场发展成熟之前,投行等中介机构实际需要承担更大压力,要切实履行好“看门人”责任,保障项目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国家所需亦是投行所能

券商中国记者:“三投联动”正在成为不少券商投行新的战略方向,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王治鉴:投资银行本质上是一揽子资本市场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方。注册制背景下,发行条件、审核机制、发行定价机制持续优化,多类型企业融资渠道不断通畅,上市指标多元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到发展所需资金,进而给投行带来增量业务和规模。

在此过程中,券商投行也需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进行业务研判,提前布局重点行业,挖掘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推荐上市,力争对好企业早发现、早服务。借此实现从“上市通道”到“三投联动”(投行投资投研)的转型,带动公司业务全面发展。

正因如此,注册制除了对投行尽职履责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研究、价值挖掘、尽职调查、资产定价、项目承销、市值管理等能力也日趋重要。预计未来投行将在业务网络、行业客户、内部协同、定价销售、金融科技以及合规风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专业突出、合规严要求的机构优势更加明显。

券商中国记者:为迎接全面注册制到来,招商证券投行特别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王治鉴:我们从多个角度全面强化投行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专业投行建设,以研究为驱动,重视对客户内在价值的挖掘和选择,持续提升投行执业专业能力,确保投行项目质量,同时结合行业、业务、财务、管理团队等综合判断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提高定价能力;

二是推行投行深耕行业、产品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提高在特定行业、产品或区域的竞争优势;

三是加强内部协同,人才队伍、组织机构和制度文化建设,构建体系化、平台化的综合实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此外,招商证券还非常重视主板的项目储备,除在审项目外,还重点着力于拟申报主板处于辅导备案阶段的企业的准备工作。今年我们也将利用全面实施注册制的契机,加强投行执业能力建设,推荐更多优质企业在主板上市。

招商证券有个口号叫做“国家所需,招商所能”,由此我们选择将投行业务经营发展放在国家战略中谋划推动,帮助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早期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助力快速发展。为此,招商证券将“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小科创企业”作为公司战略级项目推动,从企业成长期就提前介入,这就是我们的“羚跃计划”。

截至2022年末,招商证券“羚跃计划”入库企业已达300余家,在全方位赋能入库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力的促进和带动了公司投行业务的发展。招商证券近几年投行业务聚焦“硬科技”企业,助力芯原股份、概伦电子、拓荆科技、国博电子等一批优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近三年共助力天赐材料、珠海冠宇等一批与双碳环保等方向的绿色企业股权融资260亿元,承销境内绿色、碳中和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192亿元。


责编:桂衍民

校对:陶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