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锂电池是赚得最多的产业之一。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去年赚了约 300 亿元、接近翻倍。锂矿场们更甚,融捷股份去年的净利润增长超过 30 倍,天齐锂业增超 10 倍,天华超净增超 6 倍。
但行业离产能过剩也不远了。
首先是上游的锂电原料。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主要锂电池材料到 2025 年的产能规划已全部过剩。其中,负极材料到 2025 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 5 倍,磷酸铁锂为 4 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都是 2 倍多,隔膜约 1.5 倍。高工产研称部分锂电材料已经供过于求。
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高位的 60 万元 / 吨回落两成。五矿证券预测,2023 年全球锂资源供给约为 113.4 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而需求约为 106.6 万吨 LCE,供需关系即将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接着是动力电池。
有机构预计,到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 1000 GWh 到 1200 GWh,而目前包括电池厂、整车厂和其他跨界企业的产能规划已经达到 4800 GWh,是前者的 4 倍。
去年 11 月的一场行业年会上,亿纬锂能的董事长刘金成说,最晚 2024 年,全产业链都会出现产能过剩,唯一不会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
差不多同一时间,国家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要求锂电行业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更早发出类似担忧,他在公司 2021 年度业绩会上说,锂电池行业号称的规划产能太大,将来只有优质有效的产能依然是稀缺的,同时会存在无效产能过剩问题。
终端需求也不会无止境地增长下去。去年 9 月至 11 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连续三个月超过了三成。但到了补贴即将退坡、各车厂加大营销力度的 12 月,该数字反而下滑至 29.5%。归根结底,汽车仍旧是普通人除了房子之外单次开销最大的消费品。
跟过剩担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那些发出警告的人在内,整个锂电行业仍旧在积极买矿和扩产。
亿纬锂能光是去年的规划产能就接近 300 GWh,总投资金额超过 800 亿元。今年 1 月 18 日,亿纬锂能又连发两个公告,宣布分别投资 100 亿元 和 55 亿元在四川成都和云南曲靖扩产。“天价锂矿” 斯诺威的竞拍,该公司也没有缺席。
去年 5 月,宁德时代宣布定增募资不超过 450 亿元用于扩充电池产能。宁德时代还在近日用超出市场合理预期的 64 亿元拿下了斯诺威矿业的全部股权。竞争越来越激烈之际,宁德时代在各生产基地之上增设大区结构,将决策权向上集中,为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竞争逐渐变得充分的市场,龙头公司往往具备更强的意愿和能力把别人挤出去,行业下行时更甚。
锂电行业注定很快迎来一场残酷的厮杀,仍在向里面大笔倾注筹码的公司,都相信自己会是最终活下来的 “优质有效” 的那部分。不会有人愿意相信自己会被击杀。企业家向来如此。(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