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苹果还能赚的日企,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

热点资讯2022-12-30 00:06:11智慧百科

这个比苹果还能赚的日企,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我们现在打开日本富豪榜单,会发现都是咱们的熟面孔。

一个快时尚巨头优衣库老总柳井正,一个软银老总孙正义。



但是,如果说这排名第二的滝崎武光,是不是很多人就懵逼了。

其实日本首富的位置,基本上就这三个人轮着坐。但是,江湖上却鲜有滝崎武光的传闻,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他也像一个谜一样。

滝崎武光是日本企业基恩士的创始人,而就跟这个创始人一样。基恩士也是 “一家裹着面纱不允许报道的公司。 “



但这个默默无闻的隐形大佬,却堪称日本最赚钱企业,是日本市值第二的公司,仅次于丰田。

基恩士的主要业务,是做自动化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测量仪、数字显微镜等工厂自动化领域,像是汽车、半导体、电子电气设备、电信等等都有它的应用。

而在机器视觉市场,基恩士和美国的康耐视,几乎垄断了全球 50% 以上的市场。

当然了,这 50% 的份额里,占大头的还是基恩士。。



但这些都不算重点,它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作为制造企业,毛利率却达到了可怕的 80% 。



啥概念呢?对于制造业这个行业来说,平均毛利率如果能达到 30%,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就比如日本三菱,它的电机业务毛利率最高也就 28.2% 。就连老大哥苹果,它的毛利率也只到了 42% 。

这么一比,你就能想象到基恩士到底是有多么地赚钱。。

苹果利润率情况 ▼



这样一家几乎完全没有新闻报道,但是却在制造业举足轻重的龙头,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因为创始人上一次接受采访,都已经是十年之前的事情。而与企业的相关报道,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差评君只能通过网上的各种信息,拼凑出这样一个日本巨头的发家历史。



要讲基恩士,就得先从他背后的大 boss 滝崎武光聊起。



滝崎武光并没有读过大学,他在念完工业高中的时候,就和当时的所有日本青年一样,在学校罢课、游行,对社会现状充满困惑。

没过多久,滝崎觉得光是学生的这些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于是,这个激进的少年干脆选择了——辍学

当时没有完成学业的滝崎武光,选择投身社会,用实业的方法来改变日本。

滝崎武光就读的尼崎工业高中 ▼



但是,梦想虽然很美好,可现实还是给了这个充满抱负的少年一记响亮的耳光。

高中毕业之后,滝崎武光先是去了一家做控制设备的制造商打工,积累经验和资本。

没过多久,在他 24 岁的时候,就尝试创办了一家电气设备的制造公司。但是,无奈生意不顺,公司经营不下去了。

之后,他又尝试为一家制造商开了家分包公司,最后也惨遭失败。

连续两次创业失败之后,已经年近 30 的滝崎武光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如果是一般人,恐怕已经认清了现实,灰溜溜回去上班了。



但是,顾不上伤感的滝崎武光,马上又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1974 年,已经 29 岁的滝崎武光,成立了励德电机公司( Reed Denki ),也就是基恩士前身。公司主要生产自动线材切割机和冷冻食品自动化生产的电子控制设备。



好在这一次,自动切割机的生意有所起色。尤其是自动线材切割机,它们稳定地给电线、汽车等制造商们供货。

这次的创业,似乎刚要冒出一点成功的苗头。

结果,这个时候,滝崎武光却选择——把这条已经占销售额 15% 的切割机工厂,全部卖掉。

说实话,差评君很难想象经历了两次破产的人,居然还敢就这么砍掉自己的一条 “ 胳膊 ” 。



之所以走出这一步险棋,一方面是因为切割机虽然生意不错,但是利润率只有20%。这个利润率,对于滝崎武光来说,太少了。

而另一方面,当时的丰田因为板材冲压事故非常困扰,昂贵模具总是因为钣金错误遭到损坏。

这个时候,滝崎站出来提了一个主意——用传感器来探测潜在的事故

他们专门为丰田研发了一种传感器,防止金属板的双重进给,预防模具故障。

在滝崎武光看来,传感器才是生产线的眼睛。只有把眼睛睁开,才能确保生产线的运行。

把自动切割机的产线全部砍掉之后,基恩士开始全线投入制作传感器。

基恩士视觉系统在 LED 产线上进行品质检测 ▼



而滝崎武光也正是在丰田的车间里,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传感器。并从此,成为了丰田稳定的合作伙伴。

之后,就像滝崎说的那样。当时的日本泡沫经济继续膨胀,拉动了当时刚刚苏醒的汽车、电子工业、半导体等制造业。

而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眼睛——传感器,自然也跟着日本经济一起起飞了。

就是借着这一股东风,滝崎武光扬帆起航了。把公司搬到了大阪,更名为基恩士,从此向着全球最强的传感器之王进发。

在转型后的第二年,公司就完成了敲钟上市。

而公司的客户从丰田,扩大到了 NEC 、日立、东芝、新日本制铁、武田药品工业等等大企业。



从之前的两次失败中,滝崎武光明白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没有必要打广告。

留住客户的唯一方法,就是信赖。这可能也是基恩士一直默默无闻的原因。

而第二件事,就是对于高利润的无止尽追求。

来自基恩士官网 ▼



当初决定关闭自动切割机工厂之后,基恩士还下令关停了手里其他工厂,只保留了 20% 的应急工厂线。

其余制造业务都交给了外包公司,让企业成了彻头彻尾的光杆司令

而这一切,为的就是不做低利润、低价值的业务。

这事放到现在来看,似乎并不稀奇,毕竟有苹果这样成功的先例。

但当时正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在那个年代里,不光是民众们,日本的制造企业也沉浸在梦幻泡影里。

它们不计成本地投入,盲目地扩张子公司,并且相信靠着经济增速,一切的付出都可以被收回来。



只有经历过两次低谷的滝崎武光始终谨小慎微,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关停工厂之后,基恩士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设计和研发看成自己的企业命根。

在大阪总部的走廊和会议室的巨大化石。

基恩士认为,如果公司不继续进化,也可能成为化石



基恩士有 70% 产品,都要做业界首创,出手就是一个世界最新款。并且产品售价,往往是同类商品的 5 倍以上。



如果是别人说,可能差评君会觉得在吹牛皮,我家二姨夫喝醉的时候,也不敢这么吹的。

但是,基恩士这套说法,却有的是说服力。因为下面这些,都是基恩士的成绩。。



而为了留住这些高精人才们,基恩士也打出了一张不能拒绝的王牌,那就是——高薪。

在 2020 年,基恩士员工的平均收入达到了1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一百一十万。是当时日经 500 指数中,拥有 100 名或更多员工的公司中最多的。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员工搞研发和工作队的热情。公司除了每月的奖金外,还将营业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奖金返还给员工。

真正地做到了多劳多得,为自己的公司产品,留住了人才。

有了扎实的高利润产品之后,公司的下一件事就是把这些高利润产品推销出去。

但是, “ 古怪的 ” 基恩士却把专业的经销商从自己的制造流程名单里,完全剔除了。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供给各个工厂。



大部分制造企业,用的都是经销商模式,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经销商,可以有效拓展客户,增加他们的购买渠道。

这样一来,制造商们可以专心制造,把销售的活丢给专业的人去做。



但是,基恩士士却觉得,只有他们自己的设计师才最了解自己产品的真正优势。

所以,基恩士的员工中,有 70% 的人员组成都是销售。

在基恩士的官网,差评君甚至找到了一个销售独有的板块 ▼



这些销售们都是理工科出身,并且对自己负责的几百种产品的技术了如指掌。

除了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里,他们还需要直接和各个工厂的工程师们对接,担任工厂们的顾问。



如果一次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下一次,销售们一定会带着工程师和解决方案来到工厂。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各个工厂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之所以能走这样的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产品的高利润,而另一方面,就是基恩士的速度和能力。

所有的工厂订单都能在一天之内,给到报价和方案,换作是其他制造商,起码需要一周。

更离谱的是,这些基恩士的订单,都能做到当日出货,并且最快在一天之内送到各家工厂手上。

目前,基恩士的这套直销直供模式,已经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分公司开设到了全球 46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230 个办事处。



有了得力的销售团队和扎实的产品铺垫,再加上自己的 “ 闪电物流 ” ,基恩士这个从日本泡沫时代中诞生的企业,硬生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特殊的路。

当初,关闭生产线、砍掉工厂,甚至是抛弃经销商,每一个决定看起来都过于疯狂。

但现在,已经获得结果的我们,知道滝崎武光当初断腕的决定,赌赢了。

自动化流水线的睛,也帮助这个当初的小镇青年,坐到了日本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位置。

而滝崎武光这几年已经辞去基恩士董事一职。原本就非常低调的他,更是从幕前彻底隐去了。

或许,之后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只会越来越少。

但是,人会消失在时间进程里。可那些正活跃在生产线上的一个个传感器,却能永远按照着既定程序运行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