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昔日神车”订单来了。
12月18日,众泰汽车(000980)公告披露一笔近7亿元的汽车销售协议。根据协议,这笔订单数量达到1万辆。此次也算众泰汽车自重整后的首次“开单”。只不过,为众泰汽车代理销售的,仅为一家刚成立不足3个月的公司。
被各路游资打造成“牛股”的众泰汽车近期股价波动极大。在11月初“碰瓷”宁德时代(300750)后,众泰汽车股价在8个交易日内涨近九成。不过,该公司多名高管随后吃到摘帽后的首份罚单,股价在短时间内又跌逾35%。
销往中东 2023年交付
自去年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众泰汽车复产一直未见动静,这也引起投资者质疑,期间也传闻其造车资质被取消。不过,该公司否认了这一传言。该公司多次表示,公司复产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未发现有政策性障碍。
此次众泰汽车公告显示,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泰制造”)与律赛国际贸易(永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律赛国际”)于近日签署了《独家经销和服务协议》。
作为众泰制造在上述市场独家出口商和代理商,律赛国际将在中东市场为众泰汽车T300相关车型进行分销和提供售后服务。协议显示,律赛国际2022年-2023年的销售计划为10000台该车型,金额人民币6.9亿元。
不过,此次为众泰T300代理的律赛国际在今年9月20日设立,是一家成立不足3个月的公司。众泰汽车方面称,律赛国际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履约能力,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据悉,众泰汽车与律赛国际此前未发生过该类交易,本次合作系首次合作。
据了解,T300车型是众泰旗下一款小型SUV,此前售价在4.59万元至9.38万元之间,众泰汽车在“摘帽”前便密集在互动平台上为该车辆下线预热。10月18日,众泰汽车高调宣布复产。当时,众泰汽车方面称,计划于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第一批复产的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公司方面表示,T300为公司优先复产的车型之一,包括T300和T300EV两种车型。
记者注意到,此次订单两天前已有“剧透”。就在16日晚间,众泰汽车披露的《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申请文件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5日,公司汽车整车在手订单为10300辆,预计大部分将在2023年交付。
众泰方面还表示,公司汽车整车的生产周期较短,通常在获得订单后进行生产,目前在零部件齐全且正常生产情况下,永康厂区生产线可达到每小时生产约30辆,日产量约为240-300辆。
但蹊跷的是,今年10月20日,众泰汽车在永康基地高调举行第一批复产的T300车型下线仪式,有现场参观人士称,当天除了海外版组装车间,其他车间大门紧闭,厂区内没有物流运输。车间的电子屏显示,10月20日计划生产100台,参观日实际生产仅2台。
尽管如此,众泰汽车表现出的“野心”颇大。今年6月,众泰汽车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渠道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目前,该定增项目已获证监会受理。
前脚摘帽 后脚受罚
众泰汽车的前实控人为金华前首富应建仁。2019年初,众泰汽车及下属整车板块相关子公司逐渐陷入经营和财务危机,2020年6月公司步入ST阵营,2021年6月被法院裁定实施重整,江苏深商于当年10月出资20亿元成为公司重整投资人,并在年底完成了重整计划。
随着工厂的复工复产,众泰汽车开始启动“摘帽”申请工作。11月1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从11月3日开市起,简称由“ST众泰”变更为“众泰汽车”,在经历两年多时间后,终于完成了“摘帽”。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众泰汽车在“摘帽”后立刻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的不是复产,而是“碰瓷”宁德时代。
11月3日晚,有媒体报道,众泰汽车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从海外引进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并成立合资公司。目前双方正在更进一步洽谈中......但可以确认的是,我们的电池技术比宁德时代更加先进。”
该消息引起市场哗然。深交所在11月4日下发关注函,要求众泰汽车详细说明拟引进动力电池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比宁德时代相关技术更加先进的依据。
从后续公告可以了解到,11月3日晚,众泰汽车董秘杨海峰和品牌部负责人知晓上述报道后,向董事长黄继宏、总经理连刚汇报。11月4日,众泰汽车已核实被采访对象非公司员工,公司没有从海外公司引进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并成立合资公司事宜,报道中相关事项不属实。11月8日,众泰汽车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前先发布了澄清公告,对该报道内容予以否认。
不过,众泰汽车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更正澄清,在深交所问询后也没有及时说明公告,导致股价连续异动。浙江证监局近日下发警示函,对众泰汽车、董事长黄继宏、总经理连刚、董秘杨海峰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据了解,众泰汽车的新主黄继宏,也是庞大集团(601258)的实控人。“黄继宏显然是有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但他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整合能力,就不得而知了。目前,他对庞大集团的投资重整已经有三年,但后者至今没能理顺。”有市场人士称。
编辑:小茉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