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金融学会联合主办。
论坛现场,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围绕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展望。
全球经济面临五重挑战
在演讲中尚福林谈到,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严峻挑战,供给制约、需求不足问题交织,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从全球范围看,经济恢复普遍低于预期。
二是全球化遭遇逆流。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传统的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俄乌冲突使现行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受到极大冲击。美国等西方国家滥用制裁手段,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体系规则和国际金融信用基础。
三是全球债务创历史新高。全球在宽松政策刺激下,债务增速和规模均远高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宽松政策导致的过度负债,对新兴市场影响深远。特别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就面临债务压力的国家,许多国家正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60%的低收入国家和30%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债务压力,债务脆弱性正在上升,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给全球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
四是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挑战。许多国家在疫情期间采取了超常规财政货币政策,短期看对稳定金融市场,缓解流动性和信贷环境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赤字攀升,通胀达到数十年来的高位。
五是新兴市场受外部冲击加大。发达经济体为抑制通货膨胀正在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借贷成本增加压力,经济复苏前景将可能恶化。在这种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开始升温,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为应对上述挑战,尚福林认为,应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一方面,尚福林表示,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助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和潜力:“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国内循环的可靠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增强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的适应性、普惠性,激活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尚福林指出,金融要以对外开放为抓手,助力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和平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各国相互依存加深,经济全球化难以逆转。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对标国际规则,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积极应对外部冲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他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在这一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更应当发挥好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作用。
“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从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到开设沪港通,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接连取得突破。”尚福林表示,要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吸引更多境内外中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
“要扩大上海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示范效应,发挥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效应。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在金融开放方面先行先试,把上海建设成为资产管理领域的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更好满足国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尚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