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1月12日,有消息称,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将接替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出任小鹏汽车CEO一职。据相关人士表示,内部并没有收到相关消息,但何小鹏的确正在寻找CEO人选,因此不排除王凤英出任小鹏CEO的可能性。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小鹏汽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小鹏去年下半年启动组织调整,目前初见成效。调整仍在进行中,欢迎各界优秀人才加入小鹏。如有进一步信息,会及时与大家分享。”
从小鹏汽车的回复来看,虽未给出明确答复但并未否认上述消息。同时官方也透露出积极的信号——“公司将继续在何小鹏的领导下向前发展,何小鹏依然会是这家公司的最高负责人,热血造车,不会改变。”
“原本还想找一个 CEO。聊过很多人,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自己上。”何小鹏此前表示,“某种角度上我对于‘商’的能力不够强,但要找到一个我也认同他们也认同,又懂汽车又有新想法的人不容易。我觉得找钱、定战略可以跟董事长相关,CEO 最重要的是搭班子,带队伍,解决运营的事情,带领大家打胜仗。”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传言出任小鹏汽车CEO的王凤英于1991年正式加入长城汽车,负责公司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历任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兼任保定长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进入2022年,王凤英先后辞去了在长城汽车的多项职务。1月,王凤英辞去长城汽车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继续担任长城汽车公司总经理职务;3月不再担任长城汽车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7月辞去长城汽车总经理职务。2022年10月底,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宣布与王凤英及其汽车专家团共同组建全球汽车战略定位及品类创新服务团队。
有分析指出,汽车产品和互联网产品存在本质不同,在同样竞争环境下,与传统汽车新能源品牌相比,新势力整体规模较小,试错成本更高。当新势力依赖一至两款爆款车型规模起来后,需要从互联网方式及时回归到汽车企业组织模式,否则一旦出现换代和产品定义失误,风险将难以分摊。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G9上市风波暴露出小鹏汽车在产品、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现存问题,小鹏汽车从去年10月开始“动刀”组织架构,或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调整——小鹏建立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战略、产规、技术规划、产销平衡、OTA委员会)和三个产品矩阵组织(E、F、H平台产品矩阵),前者负责提升各条业务线的沟通和协作效率,后者负责打通端到端产品全业务闭环。
何小鹏本人将更多聚焦于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并大幅减少个人在生态企业的直接参与度。
其中五个虚拟委员会中前三个由何小鹏亲自挂帅,后两个分别由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何涛、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永海负责,两人直接向何小鹏汇报;E、F、H车型产品平台分别由小鹏汽车销售副总裁廖清红、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小鹏汽车车身以及内外饰高级总监矫青春负责,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也在重组品牌和营销团队。据何小鹏透露,未来在“(运)营”、“销(售)”、“服(务)”方面会开展更多创新打法,降低“销”方面的费用,提高“营”和“服”方面的投入。
最新消息显示,原吉利系高管易寒春节后将入职小鹏,出任营销副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工作。同时,易寒在个人社交平台更新消息,称目前已从吉利集团离职。
据了解,易寒曾先后在吉利、沃尔沃、领克、smart、雷达等品牌任职,在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均有销售和品牌管理经验,对于亟需营销与公关人才的小鹏汽车而言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出身传统车企、未有造车新势力工作经验,在小鹏汽车处于组织机构大调整的当下,易寒将为小鹏汽车带来多大助力尚未可知。
不过在小鹏汽车看来,“动刀”组织架构在销量上已有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13万辆,环比增长98%,连续低迷四个月后重回月销万台。当月小鹏G9销量首次突破4000辆,达到4020辆,环比增长160%。
“小鹏汽车过去太过于关注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最终服务于客户,所以在技术创新到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事情,但是没有做到足够好。”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给了我们很好的反思机会以及很好的时间去调整,因为我们还有非常多的‘牌’,所以现在的调整是不慌的,是稳定有序的。我们重新考虑了未来5年的规划,调整整个组织体系,今年也会继续。”